新浪新闻客户端

石家庄元氏县东韩台村:好日子就在家门口

石家庄元氏县东韩台村:好日子就在家门口
2020年08月15日 12:22 新浪网 作者 新华网

  8月14日,夜幕降临,记者来到元氏县东韩台村的汉风小镇,只见道路两边停满了车子,络绎不绝的人们从四面八方赶了过来,三五成群,扶老携幼拥向了汉风小镇。随着石家庄市第六届旅发大会的成功举办,这里成了众多市民的“打卡”之地,更让一方百姓端起了“旅游碗”,吃上了“美丽饭”。

  游客夸赞特色足

  村民争说发展好

  行走在汉风小镇的长廊上,廊道顶端悬挂着数不清的暖黄色灯笼,东西两边是绘着彩色图腾的柱子。汉代特色的街巷里,叫卖声此起彼伏。

  踩着青石铺就的小路往里走,特色名吃让人食欲大振,手工挂面、巧手坊等特色手工商品店更是让人眼界大开。市民刘立军胳膊上挂着一袋苦荞片,正捧着手机拍照。“这里不仅环境好,而且特色足,非常适合城里人来郊游。”刘立军说。

  面店的女服务员董红娟正在招呼客人。她说:“俺就是东韩台村的,以前在工厂打工,离家远不说,一个月到手也就挣千八百块钱。现在在家门口打工,不仅一个月能挣两千多块,还能照顾老人孩子。”

  而同村的牛亚静则在小镇上摆了个摊位,“每天傍晚游客络绎不绝,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如今牛亚静的收入比之前打工也高出了不少。

  特色景点连成片

  利益联结向民心

  “现在,这个小镇项目已经成了俺们村的摇钱树、聚宝盆。”东韩台村党支部书记许位海乐呵呵地介绍说,由于游客较多,商户的效益都不错,还带动了用工需求。他们村集体还在东韩台汉风小镇景区管理有限公司持有一定比例的股份,小镇经营得越好,村集体分红就越多,以后村民们的日子也就越来越好。

  不光是汉风小镇,该县借石家庄市第六届旅游发展大会的东风,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结合乡村振兴建设,打造汉街十八景、汉文化体验中心、汉码头和汉韵音乐公园等九处汉元素旅游景点。

  在汉街,共建设了集韩信点将台、泜水之战、韩台夕照、常山帮郡、封龙汉碑等汉风格景观小品十八个,提取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及汉文化元素,将其融入汉街提升工程中,致力于将其打造成为元氏县城汉文化集中展示地,使得汉文化在元氏县成为旅游文化的新亮点。

  许位海介绍,“韩台夕照”早在明朝便作为元氏八大景之一记载在县志中。近年来,元氏县借助韩信点将台遗址以及“韩台夕照”等文化底蕴,打造乡村振兴韩台文化片区。

  游客的认可,就是对该县汉文化特色景区的肯定。同时,汉风小镇围绕“夜市、夜景、夜娱、夜秀、夜演、夜节”六大夜间活动形式,引入酒吧、茶舍、民宿等现代休闲业态,举办各种夜间文化演出活动,例如烧烤音乐节、灯会等,提升夜间游玩吸引力,与槐河湿地、万花山等景区形成联动发展,有效填补元氏县夜间旅游产品的空白。

  践行绿色发展

  实现乡村振兴

  8月14日一大早,66岁的许献林打理好自家庭院里的花草,便步行来到距离村庄不远的槐河附近。

  槐河水清岸绿,崖沙燕时不时在空中飞舞。许献林悠然自得地在岸边散步。

  “老支书,天天遛弯、赏花,还挺准时呀?”路边,带着工人打理花草的村民许建国跟许献林打招呼。

  许献林笑着朝许建国和其他村民招了招手,又指了指附近的荷月廊桥,说道:“看着村里美了,河水清了,打心眼里高兴啊!”

  原来在村里当了25年村党支部书记的许献林,说出了东韩台村众乡亲的心里话。

  看着车水马龙的红火场景,许位海感慨颇多。他告诉记者,其实,村子之前不是这样的景象,以前村内环境差,槐河沿岸沙坑遍地,偷挖盗采严重,满目疮痍。原来的道路通行也很不方便,难以忍受煎熬的村民纷纷搬到了元氏城区去住。

  “环境的变化得益于村里大力发展生态绿化,也得益于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许献林说,该村将韩台路、033省道两侧及槐河北岸实施绿化工程,栽植国槐、法桐、白蜡、紫叶李、丁香等。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绿树环抱村庄,形成了绿树青草做衣裙、朵朵白云做头巾、鸟语花香的特色景观带。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和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提升,吸引了项目纷纷落地。此外,该村还注重挖掘文化积淀,培育文旅融合新业态,着力构建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的旅游产品体系,不仅满足了游客的需求,更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满足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特色之路。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