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扫黑风暴》《理想之城》热播 现实题材正“红”:口碑剧回归

《扫黑风暴》《理想之城》热播 现实题材正“红”:口碑剧回归
2021年09月06日 17:34 新浪网 作者 新华网

  从已播完的《我在他乡挺好的》《扫黑风暴》《理想之城》《亲爱的爸妈》到正在热播的《乔家的儿女》等,这些口碑剧共同构成了现实题材播出矩阵。现实题材容易出好剧,也有巨大的收视潜力,爆款剧中现实题材剧集所占比重不断攀升,其创作手法、理念正在不断被关注和讨论。

  聚焦现实,关注社会变迁,书写人间冷暖,是现实题材剧的传统。这两年尤其是今年,更是现实题材爆款频出,该类剧回归除了政策导向下创作重心的转变,与国产剧艺术创新、工业化水平的提升以及观众的诉求等各方面都有关系。

  记者 师文静

  现实题材作品扎堆

  勇于聚焦社会问题

  今年4月-6月获准发行的国产电视剧共有46部,仅当代的现实题材剧就有28部,占比六成多。近期数据显示,符合国家广电总局重点网络原创视听节目制作相关规定的剧集共有485部,现实题材占比64.8%。而从暑期档和后暑期剧作播放来看,当代现实题材剧占据主赛道。从《我在他乡挺好的》《扫黑风暴》《理想之城》《亲爱的爸妈》到正在热播的《乔家的儿女》等,再加上今年上半年的《山海情》《八零九零》《小舍得》等作品,现实题材剧更加精细化、多元化。

  从最近的热播剧来看,当代现实题材剧集中在社会热点互动共生、温暖家庭、社会责任感、法治尊严等主题上。

  “滚雪球”式话题剧,广泛讨论社会问题。热度未消的《我在他乡挺好的》内容并不宏阔,讲的就是几位女性“社畜”的都市打工生活,该剧细节、人物扎实又不贩卖焦虑,但用细腻的笔触讨论了很多非常现实的问题,比如都市异乡人、职场梦、骨感现实的爱情、租房陷阱、白领月光族、网贷、生病等,话题越滚越大、越剖越深。剧中的年轻人被裹挟在困境中,但他们没有顾影自怜,而是勇敢面对。这部剧是拍给那些大都市中被焦虑感困扰的年轻人看的,因为感同身受,剧中几个女孩在职场、社会中的遭遇,会让观众产生真实感。

  《亲爱的爸妈》《乔家的儿女》《生活家》等温暖现实题材用人情味和烟火气解锁中国式家庭。《乔家的儿女》以社会变迁为背景,讲述乔家的五个孩子彼此扶持、相依为命的故事,讲的是家庭的纽带、羁绊,这也是家庭的意义。该剧前几集是苦难叙事,是为了强化兄妹情这种羁绊关系,但这部剧没有“痛而伤”,伴随苦涩的是兄妹之间的温情和“生活流”的治愈。《生活家》讲述的是一对“破产母女”的小人物生活,母亲幽默、直爽、勇敢,女儿懂事、踏实,小人物努力经营生活与生命,就会抚平生活伤口。只要你努力,生活就会呈螺旋式上升,变得越来越好。这部剧没有太多大起大落的桥段,但“温柔潜入夜”,浸润观众心。《亲爱的爸妈》讲的是重组家庭的原生态生活。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进入一个家门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夫妻、母子之间的矛盾有现实观照,最终落脚于家庭和睦、家和万事兴这个命题,传递出正能量。这部剧中的江天怀和柳碧云还是一对拥有现代家庭观念的夫妻搭档,拒绝为子女牺牲一切,尊重孩子个性成长,柳碧云是个独立自信、追求自我的妈妈,家庭生活一地鸡毛,不耽误她成为京剧名角,颇有当代职业女性的风范。

  《理想之城》《扫黑风暴》等现实题材剧落脚社会责任、法治尊严,都与时俱进,踏准观众需求。《理想之城》前半部分写尽了职场的波云诡谲,传统与现代、保守与开拓的两代建筑人精彩碰撞,规则、道德、人性互相角逐,最后落脚到建筑行业的时代发展以及“超级大企业需要担起更多社会责任”的主题上,以全员持股计划给出企业生存去路。职场剧扩大到社会命题,现代题材剧也扛起了应有的社会责任。《扫黑风暴》取材于扫黑除恶大案要案,“谁是好人、谁是坏人”的复杂网络中,正邪交锋,善恶搏斗,人物精彩,故事尺度激进,最后是回归理性、人性、法治、尊严。

  创作主题拓展

  艺术表达不断突破

  在口碑现实题材剧集中回归之前,除了偶尔的高分大剧,市场更多的是《亲爱的翻译官》《谈判官》《我的真朋友》《幕后之王》《完美关系》《恋爱先生》《精英律师》《我在北京等你》等披着职场、现实的“伪现实”作品,悬浮、注水、浮夸,假人物、假故事。很多观众对好的现实题材作品的评价多是“接地气”,而该类题材作品如何接地气并没有创作规律,它不像仙侠剧、宫斗剧、都市偶像剧等有明显的规律性表达手法。但优秀的现实题材作品,一直不断地在主题、艺术表达甚至技术应用上拓展自我。

  故事题材不断拓展。最近的现实题材作品越来越注重讲述宏大命题故事,现实质感更加强烈。讲述脱贫攻坚的《山海情》,呈现改革大潮的《大江大河》系列,都为大题材剧探索出新可能。更多的现实题材剧落地大众生活、社会话题,比如《小欢喜》《我在他乡挺好的》《理想之城》聚焦的是当代社会各行各业、各类问题。待播的现实题材剧还有很多,比如聚焦海军医疗船“和平方舟号”赴海外救死扶伤的《和平方舟》、聚焦汽车行业国企改革的《大博弈》、聚焦禁毒工作的《冰雨火》、聚焦企业改革的《突围》等等。

  出现了真正的底层劳动者角色。在《欢乐颂》《我的前半生》《都挺好》《北辙南辕》中,主要女性角色是多金、高智商、海归、职场高层等形象,她们没有奋斗经历,没有在底层劳动过,却在职场上占据高位、如鱼得水,生活中则富贵有闲,满足了一些观众对“女强人”的想象。到了《理想之城》,苏筱以“职场小人物”之姿出场,有专业技能,工作勤恳,怀抱理想,在传统建筑行业中从底层慢慢成长。剧中苏筱的每一次进步和成长,都是她工作和能力的开花结果,而非“宠爱从天而降”。《我在他乡挺好的》中的都市小人物加班到深夜,辛苦完成的工作方案成为别人的果实,生活中则租房被骗、无处安身,都是让观众很有代入感的都市劳动者,小人物接地气的故事才更抓人。再比如,《生活家》中的邱晓霞是在同类国产剧中比较少见的人物,她是底层劳动者,没财产,甚至没固定工作,只有一个相依为命的女儿,但她却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打各种各样的工,生活简陋但不放弃追求美、追求爱情。这些剧中的“她们”的个人生命被粗粝的现实不断地摩擦,却找到了一点“理想之光”。

  踏实的创作方式回归

  工业化助推精品剧

  想要了解当下优秀的现实题材剧为何如此好看,还需要了解他们的创作过程。与“闭门造车型”的IP改编有很大不同,优秀的现实题材作品创作更追求真正的现实主义,观察生活,深化生活,而非肤浅地模仿生活甚至胡编乱造。

  踏实的创作方式回归。以《山海情》为首,今年的当代现实题材剧在创作方式上,越来越尊重创作规律,以专业、敬业的态度扎根现实进行创作。《理想之城》能把建筑行业这种偏门选题写得好看,是因为创作者向现实取经,尊重现实。《理想之城》中的苏筱、陈思民、陆争鸣等人物都取材于现实原型。该剧编剧到一些企业走访、调查中,找到了陆争鸣这样的分公司中层管理员、徐知平这样的集团决策层高级管理者,以及剧中很多同类职位的人,了解他们的困境与难题,把真实故事融入剧中。在剧本修改过程中,市政规划、银行金融、建筑投资以及房地产等各行业近百位专业人士还为该剧提供了咨询支持。尊重现实,这让剧中很多事件的真实性、职业的专业性等都有所保障。

  再比如,《扫黑风暴》的编剧们认真研究了中央政法委提供的将近20个典型案件,选择将操场埋尸案等四大案件糅合在一起,同时研究调研了非法贷款、行业垄断和暴力催债等社会痛点,挂在主线大案周围,让这部剧的内容更加丰富。在该剧创作过程中,检察院等单位派人陪同编剧实地采风,开机前还展开剧本围读,最终拿出一部口碑剧。从这些剧可以看出,现实题材作品创作中的“非虚构”越来越成为趋势。

  影视手法的创新,工业化助推现实题材剧创作。《山海情》等剧之所以服化道、场景搭建等都很真实,质感爆棚,与影视拍摄日益精细的工业化流程分不开。很多人以为《理想之城》是实景拍摄,其实该剧拍摄中搭建了两万平方米的专业棚,使用LED屏两千平方米,天科、赢海集团,甚至苏筱家阳台的外景都不是实景,是LED屏。这样的拍摄避免了引发聚集,有助于疫情防控。工业化水平的提升让影视作品的制作水平不断提高,让精耕细作制作质感剧有了可能,表演、布景、摄影等方面都越来越精益求精。《理想之城》这种头部剧还有专属的智能化品控系统,可以控制投资成本比例、预测市场占有率等,大数据服务于艺术创作。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