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数”说教育|马宏伟:扎根东莞大地 办好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

“数”说教育|马宏伟:扎根东莞大地 办好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
2020年08月03日 19:45 新浪网 作者 新华网

  

  新华网广州8月3日电(王航帆)东莞是粤港澳大湾区关键节点城市,打造“湾区都市、品质东莞”,既要雄厚的产业实力和经济基础,也需丰富的城市文化和气质。8月1日,东莞理工学院院长马宏伟接受新华网专访表示,“东莞理工学院扎根东莞大地,要发挥高端智库、科创服务等功能,加强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打破传统办学模式桎梏,与城市和产业共生共荣,一体化参与东莞的城市建设。”

“数”说教育|马宏伟:扎根东莞大地 办好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东莞理工学院院长马宏伟。新华网 朱皓 摄

  引进700多名高层次人才 优化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

  东莞理工学院自2015年启动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以来,至今累计引进700多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优秀青年博士,为学校师资补充了三分之一的“新鲜血液”,学校整个师资队伍的结构、能力、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马宏伟介绍,东莞以散裂中子源为代表的世界级大科学装置集群、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集群正在加速形成,对东莞理工学院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我校是个年轻的大学,与许多建校上百年的传统名校相比有不少差距,我们要快速发展、变道超车,必须走新的道路。”马宏伟表示,学校不断优化机构设置,进一步健全“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社会参与”的治理体系,规范权力运行机制。建立二级教学机构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探索优化资源配置一揽子方案。通过持续的深化综合改革,学校各项工作整体效能显著提升,建设发展事业快步前进,学校已成功跻身地方高校“第一方阵”,在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2020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中,位列第183位。

  以学生为中心 引领“三全育人”走实

  “每天学生学习8小时,休息8小时,那还有8小时怎么安排?”马宏伟介绍,学校积极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创新,在“十育人”基础上,发挥社区育人、朋辈育人功能。其中,成立了“学生社区知行学院”,打造了约400门知行课程,充分使用“另外8小时”,以“服务管理社区化、价值引领生活化、素质养成场景化”模式进行育人,推动“三全育人”走新走实。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东莞理工学院自2016年就布局“东莞理工学院—文华在线数字化课程中心”的重要作用凸显。该中心近年来通过协助教师开发优质的数字化课程资源,推动混合式教改实践,在视频微课建设、大规模电子试题库建设、在线课程建设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的在线教学资源。同时主动开展多样化的线上教学技能培训,仅今年以来就牵头组织了31场“在线教学技术赋能”活动,参加学习教师近3600人次,为疫情期间在网络上实现全部课程应开尽开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线教学监测数据显示,学生对本学期在线教学的762门课程的满意率超过94%。

  “我们已投入1000多万元建设学生创新创业的物理空间,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复合型多面手人才,鼓励本科生‘三进’(进课题组、进项目团队、进实验室)锻炼动手能力。”谈起创新创业,马宏伟用“润物细无声”来形容。顺应新工科、新文科的发展,学校不断探索和实践拔尖创新班、人文实验班、卓越计划班等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尤其是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已经成为国内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亮丽品牌,丰富了学生跨学科、跨专业学习体验,使他们获得成长成才的有力支持。东莞理工学院建校28年来,培养各类人才约12万人,约80%毕业生留莞就业创业,在东莞各行各业发挥了骨干主力的作用。“这些毕业生还有个特点,就是极少跳槽、非常稳定。”

  加快示范校建设 打造三大学科专业集群

  “我们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新材料等产业布局,聚焦打造智能制造、绿色低碳、创新服务三大学科专业集群。”马宏伟介绍,学校以建设一流学科为契机,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以高端科研平台建设为基础,在遵循学科建设规律性基础上把握特殊性,强力推进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建设。“建设一流学科,我们要做到一流的培养有痕迹,一流的技术有引领,一流的专业有贡献,一流的课程有支撑,一流的服务有身影。”

  马宏伟表示,接下来,东莞理工学院要扎实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以建设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为契机,全方位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现代产业体系布局,努力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国内一流、代表东莞形象的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