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瑞士钟表经历了哪三次危机?什么策略让他们逢凶化吉,化危为安?

瑞士钟表经历了哪三次危机?什么策略让他们逢凶化吉,化危为安?
2020年10月19日 21:49 新浪网 作者 腕表部落

  今天的瑞士钟表,俨然已经成为一种高端钟表的代名词。

  关于“Swiss made”的使用也有着严格的要求,比如瑞士产的零部件必须占到60%以上的比例。此外,还要满足以下3个条件,才可以在手表上使用“Swiss made”、“Swiss”或其它含“瑞士”一词的表达方式。

  1、机芯为瑞士产。

  2、组装在瑞士完成。

  3、生产者的最后检测在瑞士完成。

  历经上百年的风雨考验和时代变迁,瑞士钟表依然是世界钟表业一座屹立不摇、难以逾越的大山。

  第一次,机械化大生产带来的冲击。

  中世纪时期,因为宗教迫害,大批法国新教徒迁徙至瑞士,其中不乏手艺精湛的钟表师,据说有上千名,这些制表“先驱”的到来为瑞士钟表业的繁荣打下来了良好的基础。况且,加尔文的新教还禁止佩戴珠宝,却提倡佩戴手表。以瑞士为中心的钟表业,迎来一个大发展时期。今天的很多钟表大牌都是诞生在那个年代。

  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推进,机械化大生产逐渐代替手工业,瑞士钟表业迎来第一次冲击。19世纪中下旬,美国人琼斯从波士顿来到瑞士沙夫豪森,创了万国表(IWC),制表工艺采用了美国的工业生产流水线,因此产量大幅攀升,手表的价格也就降下来了。这次冲击主要来自产出效率的提高,不过后来很多钟表大牌采取“错位发展”的战略,瞄准中上层消费者,进而稳住了瑞士钟表的市场地位。

  

  第二次,石英机芯带来的冲击。

  除去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世界钟表行业在平稳发展了100余年后,又遭遇了一次刻骨铭心的大冲击,这次的主角是石英机芯。

  1969年,日本人发明了石英机芯。卡西欧、西铁城、精工等日本表在这一时期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甚至一度有吞并整个瑞士钟表业的势头。相比机械机芯,石英机芯走时更准了,续航时间也更长了,最关键是也更加廉价了。经历这次冲击,一些瑞士钟表品牌“销声匿迹”了,有的品牌直到90年代才在资本的驱动下“借尸还魂”。

  当然,为应对这次危机,瑞士大牌以不变应万变,采取的策略仍然是“错位发展”,紧紧抓住中高端消费市场不放。

  

  第三次,智能手表带来的冲击。

  相比前两次冲击,这一次我们很多人将亲身见证。苹果、三星、华为等国内外通讯行业巨擘都在智能手表上倾注不少精力,除了不断抢占传统手表的市场以外,智能技术迭代更新的速度也是非常之快,甚至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这次冲击主要源于通讯技术或网络技术的巨大进步,对于钟表行业而言,不管是传统的钟表销售渠道,还是人们对手表功能的认识,都有了一个崭新的突破。瑞士钟表行业如何有效应对这次冲击,当然还是要坚持“错位发展”的思路不变,至于结果如何,我们继续拭目以待。

  不过,即便在疫情影响的情况下,个别定位精准的瑞士钟表大牌,依然在逆势上调手表价格,由此可以对历经风浪洗礼的瑞士大牌的淡定和泰然可见一斑。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