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辽宁丹东,英雄城市的英雄故事,记一位93岁的抗美援朝老战士

辽宁丹东,英雄城市的英雄故事,记一位93岁的抗美援朝老战士
2023年11月28日 09:20 新浪网 作者 行影135

  辽宁丹东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丹东是祖国战略后方的最前沿。英雄的精神已融入丹东人的血脉,战旗的鲜红是丹东永不褪却的底色。

  

  

  

  最近,第十批25位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归祖国,祖国人民永远怀念那些最可爱的人。山河已无恙,英雄归故里,挥泪迎忠骨,水门慰英灵!一幕幕激动人心的画面令人热泪盈眶,也让我们对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们肃然起敬!

  

  

  

  李东明老师是我在凤城摄影协会认识的一位好朋友,前不久听说他正在采访健在的志愿军老战士,于是约定整理好一定拿给我,发在多个平台上,把英雄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让英雄的精神继续传扬。接下来,请听我转述李东明老师关于这位志愿军老战士的故事:

  

  

  

  在我工作生活的小城,有一位93岁的抗美援朝老战士——陈景堂,一位身体健康,慈眉善目的老人。我认识陈景堂老人是在2023年的9月24日。那天,我与好友丁振华一起为老英雄游览鸭绿江断桥和抗美援朝纪念馆拍照。

  

  

  

  断桥上,看到这位老战士,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们争相与老人合影,留下敬慕的目光。一位年轻的退伍军人和儿子向老人敬礼。一群孩童恭敬的问候老人,老英雄也郑重的向孩子们回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人们自发的陪伴在老人左右,走在岁月沧桑的桥上,就像一幅永不褪色的画卷,留在鸭绿江上,留在这座英雄城市的记忆里。弹痕累累的铁桥做背景,五星红旗和游人簇拥着老战士,我双手颤抖着,眼眶湿润着,拍下了这一幅幅激动人心的画面。

  战火洗礼过的鸭绿江,与英勇的中国军人、伟大的中国人民一道,共同筑成了铜墙铁壁,让山河永无恙!

  

  

  

  陈景堂老人出生在凤城草河乡下堡村一组的陈家堡子。1947年9月10日在凤城县大堡乡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当兵那年,因为年纪小,部队不收,后来一位山东口音的参谋长特批他到部队当通讯员。参军后,他先后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过黄河,渡长江,历经枪林弹雨战火硝烟,至今左肩上还有弹片留下的伤痕,时不时的隐隐作痛。

  

  

  陈景堂老人告诉我,参军后他第一次经历惨烈的战斗是打天津,战斗持续了几天几夜,打得昏天黑地。营长命令他找回一支失联的连队,他冒着生命危险,在枪林弹雨中奔波了十几公里完成了任务。至今说起这次经历,他依然唏嘘不已,那年,他只有十八岁。

  

  

  1950年10月11日,他随42军126师37团3营从朝鲜江界市过江,参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一过江就与美军的坦克部队交火,双方损失都很惨重。 每次战斗,营部的通信员几乎都在炮弹坑和密集的弹雨中执行任务。他个子高,不时成为敌人枪弹的目标,好在他机灵、胆子大,每次都能顺利完成任务,还屡立战功。一谈到那些战争,老人就会沉默良久,他在怀念那些老战友,那些好兄弟。他说,与他一起参军的十几个同乡同学,很多人都没有回来。

  

  

  在老人家里,我们看到一幅老照片,被他细心的珍藏着。那时的他英姿飒爽。那是在安阳战役期间,五月割麦子季节留下的照片。老人的儿子说,年少时不懂珍惜,偷走了一些奖章换冰棍,现在后悔莫及,老人听到这些,只是淡然地笑笑。祖国没有忘记,人民没有忘记,这些健在的老兵,还有那些为祖国献出生命的战士!

  

  

  1953年7月13日,朝鲜战争签订了停战协议。陈景堂于1953年10月随部队回国,休息两天后,就又马不停蹄的进关备战解放台湾。1961年,陈景堂老人转业回到凤城,先后在凤城县政府工业科、房产、化肥厂、供销社、煤炭局工作到离休。如今,陈老的家庭温馨和谐,儿子儿媳都很孝顺。

  

  

  我们不会忘记,今天的和平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我们的幸福是无数英雄用生命铸就的!我为我的家乡能有这样的英雄而自豪,更希望有更多的人感恩关注那些还健在的志愿军老英雄们,他们都已近百岁了!他们的故事,是激励后辈奋进不竭的强大动力,他们的记忆,是这座英雄城市宝贵的精神财富。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来自于:辽宁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