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安澜将军有什么功勋?壮烈殉国后,毛主席亲自为他写诗

戴安澜将军有什么功勋?壮烈殉国后,毛主席亲自为他写诗
2020年11月26日 16:07 新浪网 作者 历史客栈

  1943年,毛主席在百忙之中,专门为一位殉国将领写了一首诗,是这么写的——

  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

  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

  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

  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毛主席赞颂的这位殉国将领,既不是八路军将领,也不是新四军将领,而是一位国军名将:戴安澜。

  戴安澜将军为什么能得到毛主席的如此重视,还得从他的生平说起。

  

  【一】少年英才,投笔从戎

  戴安澜1904年11月25日出生于安徽无为县,因家境还算不错,从小就熟读四书五经,还曾拜桐城学派名士周绍峰为师。

  周绍峰学问大,脾气也大,对学生非常严厉,但是每次提到戴安澜,都会称赞不已:“此子天赋优异,学必有成!”

  后来,戴安澜又师从更著名的“平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跟随陶先生学习新文化时,也接触了很多新思想,在他的心里产生了很大的波澜。

  当时正值军阀割据,民不聊生,很多有志青年都考入了黄埔军校,报效国家,戴安澜也毅然南下,报考黄埔军校。

  戴安澜原名叫戴炳阳,为了表达自己“挽狂澜于既倒”的雄心壮志,就改名为“戴安澜”。

  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自己踌躇满志报考黄埔军校,第一次考试竟然没有被录取。

  当然,戴安澜在文化方面是没问题的,问题是出在体能上,当时,黄埔军校录取学生有体能测试,而戴安澜还是一个文弱书生,结果就没有通过体能考试。

  

  但是戴安澜没有沮丧,而是投笔从戎,先去部队里当兵,锻炼自己的体魄,第二年再次报考黄埔军校,这次顺利通过,成为黄埔军校第三期学生,与王耀武、黄公略、方先觉、李天霞、陈奇涵、郭化若等人成为同学。

  从黄埔军校毕业后,戴安澜参加过北伐战争、长城抗战,荣获云麾勋章。

  全面抗战爆发后,戴安澜更是迎来了巅峰时刻,先后参加过台儿庄战役、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保卫战、昆仑关战役等等重大战役,立功无数。

  【二】少将师长,傲视群伦

  1939年1月,戴安澜升任第5军200师少将师长,请注意,第200师是当时中国唯一一个机械化师,足见蒋介石对他的器重。

  戴安澜深知,自己指挥的是国军精锐中的精锐,荣耀自不必说,但责任也很沉重。

  当时,如何战胜日军机械化师团、找到机械化部队最适合的战术,成为戴安澜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在当时国军内部,没有人懂,戴安澜没有任何经验可循,于是就决定亲自去第一线,近距离观察日本军队的战术。

  戴安澜躲在第一线的掩体中,日军弹如雨下,他却岿然不动,仔细地数着日军的枪炮声,终于弄清楚了日军机械化部队的火力配比和步坦协同情况,拿到了第一手资料,为日后跟日军的作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戴安澜将军不光打仗厉害,在培养青年将领方面同样非常出色,青年军官从黄埔军校毕业后,只要来到200师,戴安澜都会把他们下放到基层,从最基层开始锻炼,跟战士们打成一片。

  他有一位部下在日记中写道:“戴长官经常教导我们,身为青年军官,从军校毕业后,应从野战部队的排长做起,与官兵生活在一起,同甘苦,亲历训练和实战磨练,增长练兵带兵用兵打仗的本领。”

  这些青年军官想要晋升,还必须要通过戴安澜为他们准备的考试。

  考什么呢?首先就是要学会使用各种武器,尤其是捷克式轻机枪。

  捷克式轻机枪原产于比利时,后来被中国买回来并仿造,在当时的国军中大量装备,该机枪重约9.6千克,理论射程1500米,理论射速500发每分钟,可以说灵活机动,是战场上不可或缺的火力支撑点。

  光学会使用还不行,戴安澜还要求青年将领必须要会拆卸和组装捷克式轻机枪。

  在军中,戴安澜将军对军官难度最大的考核,就是要蒙上双眼,在规定的时间内拆卸出机枪的每一个零部件,不能有任何遗漏,然后再重新组装,其中但凡有一点生疏或是紧张,多半都会考核失败。

  戴安澜将军的治军之严厉,可见一斑。

  

  当然,戴安澜将军也不是一味的严厉,他也很关爱下属,平时哪怕再忙,只要有空闲,他都会到基层去看望部队,与士兵同吃同住,士兵受伤后,他还会亲自去医院慰问。

  针对当时很多士兵不识字的现状,戴安澜总结出了一套“三不打战术”,即看不见不打,瞄不准不打,打不死不打,非常简便易懂,即使是再笨的士兵,也能看明白。

  戴安澜严谨细致的治军,也让200师成为国军中的模范,在国军年度考核中勇夺桂冠。

  【三】血战昆仑,名声大噪

  1939年,全面抗战进入第3个年头,国民政府已经丧失了东部几乎所有的重工业区和工商业城市,收入锐减,要想维持抗战,不得不依靠国际援助,而在当时,同盟国所运来的物资,85%都要经过昆仑关。

  因此,对于中国来说,保住昆仑关,关系到抗战的整个大局,而对于日军来说,占领昆仑关,就可以切断中国的输血通道,所以,双方都押上了家底,势在必得!

  日军派出来的是第5师团,日军最精锐的部队之一,而中国派出的是杜聿明的第5军,同样是王牌中的王牌,其中自然也包括戴安澜的200师。

  昆仑关,注定要被鲜血染红!

  

  1939年12月,战斗打响了,一开始就进入到了白热化阶段,中日双方的军队在这里争夺着每一寸土地,日军动用了飞机、大炮、坦克猛烈轰击,甚至动用了毒气弹,整个战场一片焦土。两天时间里,昆仑关反复易主数次。

  在危急时刻,戴安澜数次组织敢死队,用集束手榴弹炸毁日军的坦克,塞进日军的碉堡,用血肉之躯硬抗日寇的大炮坦克,虽伤亡惨重,但始终坚守阵地,寸步不让!

  日军第5师团21旅团长中村正雄在日记中哀叹道:“第5师团之所以在日俄战争中被灌输以钢军的称号,是因为我们的顽强战胜了俄国人的顽强,而在昆仑关,我遇到的是比俄国人意志更顽强的中国军队。”

  昆仑关大捷后,戴安澜及其麾下的200师一时名声大噪,举国欢腾,蒋介石也盛赞戴安澜为“当代之标准青年将领”。

  战后,日军哀叹道:“这是中国事变以来,日本陆军最为暗淡的年代。”

  【四】出征缅甸,扬威海外

  戴安澜将军不光在国内妇孺皆知,甚至还率领200师扬威海外,受到了美国、英国等盟国的赞誉。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组建远征军,远赴缅甸作战,戴安澜的200师作为精锐中的精锐,自然也在出征之列。

  出发前,戴安澜将军心潮澎湃,作诗一首《七绝·远征》——

  万里旌旗耀眼开,王师出境岛夷摧。

  扬鞭遥指花如许,诸葛前身今又来。

  策马奔车走八荒,远征功业迈秦皇。

  澄清宇宙安黎庶,先挽长弓射夕阳。

  但是,谁都没有想到,豪情万丈的戴安澜将军,竟会就此殒命他乡,200师也几乎全军覆没!

  戴安澜的200师作为开路先锋,率先进入缅甸,与英军一起协同作战。

  但是,缅甸战场的英军却毫无斗志,更别说联合作战了,在关键时刻,戴安澜将军组织部队,在同古连夜构筑工事,在敌军实力远胜于我的情况下,血战了12个昼夜,使日军的伤亡在我军的两倍以上,创造了防御战的典范,蒋介石也盛赞道:“中国军队的黄埔精神,战胜了日军的武士道精神。”

  

  同古虽然大捷,但局部的胜利根本无法改变大局,英军更是加速撤往印度,甚至未将这一部署通报远征军司令部。等到发现英军撤退后,独木难支的中国远征军下令撤退,却有些晚了。

  戴安澜从同古撤退后,200师已经疲惫不堪,急需休整,但此时戴安澜又接到了收复棠吉打通退路的命令,只好又带着部队星夜兼程赶往棠吉。

  200师不愧是王牌部队,仅用一天时间就收复了棠吉,但是,自己的退路也被日军切断了。

  【五】壮烈殉国,举国悲痛

  这个时候,英国人却打起了如意算盘,他们希望戴安澜的200师撤退到印度,增加保卫印度的实力。英国人的无耻让戴安澜怒不可遏,他对部下说:“我生为中华军人,死为中华军魂,绝不到印度去听洋鬼子使唤!”

  戴安澜自知凶多吉少,就给妻子王荷馨留下了一封遗书,其中写道:“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

  在撤退途中,200师要经过两道河流、三条公路,共五道包围圈,每通过一道封锁线,都要与日军血战一场,杀出一条血路。

  在战斗中,戴安澜总是身先士卒,结果不幸被日军的子弹击中,因缺医少药,再加上缅甸炎热潮湿,戴安澜将军于1942年5月26日壮烈殉国,年仅38岁。

  据他的部下回忆,戴安澜将军在临终前,让大家把自己扶起来,面朝祖国的方向,至死都没有闭上眼睛。

  

  戴安澜将军的遗体被抬到云南昆明时,全城几十万百姓沿街祭奠,哭声震天。

  几天后,蒋介石为戴安澜将军举行了隆重的国葬,并亲写挽联:“虎头食肉负雄姿,看万里长征,与敌周旋欣不忝。马革裹尸酹壮志,惜大勋未集,虚予期望痛何如?”

  毛主席也在百忙之中赋诗道:“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另外,周恩来送的挽联为“黄埔之英,民族之雄”,朱老总、彭老总联合挽联为:“将略冠军门,日寇几回遭重创;英魂羁缅境,国人无处不哀思。”中缅印战区美军总司令史迪威将军也评价道:“立功异域,扬大汉声威第一人。”

  新中国成立后,戴安澜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并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