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重庆,跑起来!由重庆市体育局、大渡口区政府主办的“2023年第二届智跑重庆城市定向赛”,将于4月8日至16日在以大渡口区为主的7个中心城区分别举行。本次赛事涵盖了城市和乡村,将充分展现“公园大渡口、多彩艺术湾”的新发展和新面貌。在智跑中不仅能够锻炼身体,也能够收获知识与快乐,更为重要的是,在一路智跑中真真切切体验到大渡口城乡深度融合发展的独特魅力。
检验城乡深度融合发展的成色,有两个重要的标准。一个是,城市有没有让生活更美好;另一个是,乡村有没有让人更向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各地区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差异较大,需要因地制宜、彰显特色发展。位于重庆中心城区西南部的大渡口区,三面环山,长江绕城而过,是典型的山水美丽城市,在乡村全面振兴和城市更新提升双重背景下,正在按照“公园大渡口、多彩艺术湾“的目标定位,加快推动城乡融合。
山下是繁华都市,山上是美丽乡村,长江川流不息,四季田园牧歌……当前,大渡口正处在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转型发展不仅是城市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农村迫切需要破解的难题。在贯彻落实市委“一号工程“推进郊区新城中,大渡口发挥自身优势,着力从四个方面不断提升地区发展能级,其中包括了城市提升和乡村振兴,旨在加快打造具有大渡口辨识度的都市乡村振兴示范样板,丰富城市美好生活、提升乡村发展魅力。
一、把城市建在公园里,城市逆向发展之下的“土味”愈浓
实践表明,影响城市居民和乡村村民“双向奔赴“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市场距离,即城市到达乡村和乡村进入城市的交通距离。随着区域交通一体化程度提高,“逆城市化”趋势带动更多年轻人回到乡村,越来越多城市居民也到农村旅游度假,催生经济新业态。
近年来,在城市更新提质中,城市刮起了一股“田园风”,越来越多“接二连三“的农业让人们记住乡愁,越来越多的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田园风光。
与其他城市相比,重庆是别具一格的山水城市,特别是多条平行山脉把城市划分成多中心—多组团发展模式,穿越热闹繁华的都市,跨过狭长山脉在不远处就能遇见田野、乡愁与美好。今年重庆“新春第一会“召开的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工作推进大会,提出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建设一批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郊区新城。
在过去,大渡口的城市发展底色“偏硬”,被网民称为“钢铁侠”城市。随着重钢环保搬迁,大渡口着力围绕“五个一百亿“产业变道发展,在城市更新提质改造一系列组合拳的作用下,城市底色开始变“软“,越来越有文艺风、乡村风,越来越像农村。
近年来,大渡口大力实施城市有机更新,实施公园城市建设,推动“工园”变“公园”。精心编制了《“公园大渡口”建设规划》《绿地系统规划》等多个专项规划,制定“公园大渡口”建设实施意见和三年投资滚动计划,做好公园城市顶层设计。同时,从全域入手,围绕做好“山清、水秀、林绿、花香、景美“五篇文章,统筹城市各类功能用地,打造一批量质并举、功能完善的园林绿化示范精品,构建长江文化艺术湾区景观带、轻轨沿线风貌带、中梁山生态绿脉“两带一脉”为重点的城市绿地系统,推动“工业锈带”变身“人文秀带”。
数据显示,大渡口“十三五”期间新建公园35个,围绕重点道路打造绿色景观廊道,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24.29平方米,高出全国平均水平64.2%,目前全区共有各类主题公园64个,如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中华美德公园,以“体育”为主题的心湖体育公园,以“社区”为主题的沪汉公园,以及以“生态”为主题的大渡口公园等,基本呈现“出门见园”“绿道绕家”“多元特色”的发展成效。
按照相关规划,在城乡融合一体跃升上,未来大渡口将聚焦中梁山、金鳌山两座绿水青山,加快推进中梁山康养、金鳌田园、石林生态旅游等农商旅融合项目,以重庆小面产业带动特色产业发展,完成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农房风貌提升,努力成为都市乡村振兴示范点、市民休闲旅游好去处、外来考察交流好平台,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金山银山高质量。
此外,爱情公园品质提升、渝铁社区口袋公园建设、完成蒲公英体育公园建设……在2023年大渡口重点民生实事中,建设“城市公园”被划重点,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市民能够充分享受到公园城市建设带来的红利。
二、乡村美景里享受城市生活,探索都市型乡村振兴新实践
一块块“城市田园”悄然兴起,将城市与乡村的功能融合为一体,俨然成为重庆乡村全面振兴和城市更新提升融合发展的新时尚。
从“硬件”看,无论是村容、环境、道路、通信、物流等,还是住宿、餐饮、娱乐、休闲、康养等,乡村都已经变得更加现代化,特别是具有乡村特有的美景,对在都市“水泥森林“打拼、有美好生活强烈需求的城市居民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如今城里人上山下乡,不是简单的回归,更不是去吃苦,而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方式,在田园风光里享受城市慢生活。
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对于城市化率高达97.8%的大渡口来说,关键是要发挥乡村“四两拨千斤”作用,在产业振兴中让城市的资源、资本、人才更加高效集聚,推动农文旅融合,积极探索具有大渡口特色和影响力的都市型乡村振兴新实践。
近年来,大渡口下足功夫打响“两个品牌”,在“都市牌”上发力,积极发展体验式乡村旅游,在跳磴镇石盘村、金鳌村、沙沱村、南海村、鳌山村、山溪村等六个村范围里,按AAAA景区标准化建设“金鳌田园”综合体项目,围绕“吃、住、游、购、娱”,以改建、修建、扩建等方式发展中高端民宿、农家乐、打卡点等,成为深受游客青睐的近郊游、周末游、假日游热门目的地。同时,逐步完善的餐饮、民宿、果蔬采摘、农事体验、农场手作DIY等场景,不断丰富和完善都市型乡村振兴的产品供给和产业形态。
以重庆主城中心城区最近的乡村“金鳌田园”综合体项目为例。该项目以“体验乡情、寻找乡愁”为主题,致力于打造成中心城区乡村旅游新作品,围绕着“食住游购娱”的全产业链构建,通过打造一批中高端民宿和农家乐、打卡点,正在成为都市乡村振兴示范点,成为深受游客们关注青睐的中心城区网红打卡地。
另一个备受瞩目的都市型乡村振兴项目——跳磴镇云新路的蒲公英成长酷玩营地,集亲子互动、趣味研学、露营度假为一体,得到国家体育总局认证、是全国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基地,作为主城区最近的亲子户外营地,特别是八大公共娱乐区域满足各个年龄段群体需要。比如,在球类运动场,大家可以尽情挥洒汗水,释放童年活力;在音乐大草坪,大家可以逃脱城市灯火,在大自然感受乌托邦夜晚灯光亮起陶醉在旷野的旋律之中;在森林健身房,大家可以在大自然里锻炼身体,愉悦身心……
又如,距离蒲公英成长酷玩营地不远的蜂窝坝村,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培育文旅产业,打造乡村旅游新品牌,试点运行了民宿、蜂窝叠石火锅、柴火鸡、山地摩托等项目,逐渐扩展圈林养鸡、露营基地、沙滩摩托卡丁车等业态,探索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新模式,2022年集体收入首次突破百万元大关,先后获得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美丽巴蜀宜居乡村先导村,重庆市第二批美丽宜居乡村,重庆市第三批乡村旅游重点村,重庆市首批“万企兴万村”行动示范村,具有较大的名气、较强的人气。
错落有致的庭院小景,层层叠叠的绿色小麦梯田,成片的桃花林,整洁宽敞的乡间小道,热情淳朴的村民……一幅“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乡村画卷不是梦想而是现实。这样归园田居的惬意生活,其实不必“远游”,在公园大渡口就可以实现。越来越像“农村”的现代化都市大渡口,既可以在城市里享受田园风光,又能在田园风光里享受城市慢生活,城市与乡村在“双向奔赴“中变得更加令人期待!
部分素材由民进大渡口区委会 、大渡口区新专联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