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9岁男孩疫情期间发明自动洗手机!养出天才还是蠢货,全在父母

9岁男孩疫情期间发明自动洗手机!养出天才还是蠢货,全在父母
2020年05月28日 15:58 新浪网 作者 亲子教育第一课
9岁男孩疫情期间发明自动洗手机!养出天才还是蠢货,全在父母

  在全球疫情形式依然严峻的当下,一个9岁的孩子能做什么呢?

  这台名叫“无冠区”的发明装置,或许可以带给你答案。

9岁男孩疫情期间发明自动洗手机!养出天才还是蠢货,全在父母

  “无冠区”是一台无接触洗手装置,由脸盆、水箱、踏板、支架等组成,不需要用手接触水龙头,只需利用脚踏板就可以控制出水和洗手液。

  它的创造者是年仅9岁的肯尼亚男孩史蒂夫·沃穆科塔。

9岁男孩疫情期间发明自动洗手机!养出天才还是蠢货,全在父母

  “无冠区”完成后,村民们纷纷前来体验。

  史蒂夫很高兴,他希望借助“无冠区”,早日遏制新冠病毒的传播。

  既有聪明才智,又有情怀抱负,小小年纪的史蒂夫赢得了网友们的一片赞扬。

  其实,“无冠区”的诞生,也有史蒂夫父亲的一份功劳。

  史蒂夫在电视上看见工厂正在组装玩具车,因此受到了启发,便把制作洗手装置的想法告诉了父亲。

  父亲得知后,白天忙完工作,等到下班回家,就帮着史蒂夫一起组装这个大工程。

9岁男孩疫情期间发明自动洗手机!养出天才还是蠢货,全在父母

  有网友说“我九岁敢把脸盆弄成那样,我肯定要被打死。”

9岁男孩疫情期间发明自动洗手机!养出天才还是蠢货,全在父母

  看似自嘲,却也道破了生活中的真相--能有多少父母,可以像史蒂夫的父亲一样,经得住孩子这般“胡闹”呢。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时不时就要做出一些让父母抓狂的行为:

  他们会把奇思妙想画在墙壁上,把求知欲用来拆解玩具,把好奇心藏在翻箱倒柜里…

  这是因为随着孩子行动能力的发展和自我意识的萌发,他们想要了解更多的事物,什么都要自己摸摸试试。

  所以 “胡闹”既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天性,也是孩子向世界问好的方式,更是孩子对探索世界的渴望。

9岁男孩疫情期间发明自动洗手机!养出天才还是蠢货,全在父母

  胡闹,是孩子创造力的强烈征兆

  一位母亲曾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诉苦,说她家孩子才七八岁,就敢把新买的手表拆了,将来大了恐怕要连房子都拆了。

  为此,她结结实实地打了孩子一顿。

  陶行知揽过孩子,问他:“你为什么要把妈妈的新表拆了呢?”

  孩子怯生生地答道:“我听见表里有嘀嗒嘀嗒的声音,想拆开看看是什么东西在响。”

9岁男孩疫情期间发明自动洗手机!养出天才还是蠢货,全在父母

  陶行知听后带着孩子去了钟表店,观摩钟表师傅如何拆表、处理零件、组装修理。

  当手表重新发出清晰的嘀嗒声时,孩子高兴极了。

  临走时陶行知又买了一块旧表送给孩子拆装。

  并对孩子的母亲说:“孩子拆表是因为好奇心,孩子的好奇心其实是一种求知欲,原是有出息的表现。

  你打了他,不是把他的求知欲打掉了吗?与其不分青皂地打一顿,不如引导他去把事情做好,培养他的兴趣。”

  对待孩子的顽皮捣乱,很多人都像这位母亲一样缺乏耐心。

  殊不知,顽皮背后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孩子发明创造的原动力。

  你的不耐烦,也许正在不经意间扼杀孩子的未来。

  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驭风男孩》,讲述了14岁的少年威廉拯救村庄的故事。

  威廉出生在贫穷的马维拉,干旱和饥饿折磨着这片大地上的人民。

  若是能制造出一台风力发电机,就解决村民抽水灌溉的难题。

  于是威廉向父亲请求拆解家里的自行车,当做发电机的原材料。

  父亲勃然大怒,一把将他掀翻在地,警告他不要再想这些蠢东西。

9岁男孩疫情期间发明自动洗手机!养出天才还是蠢货,全在父母

  然而饥荒越来越严重,不作为便只能等待死亡。

  最终威廉的母亲说服了父亲,拆解了自行车,一起帮威廉完成了风力发电机。

9岁男孩疫情期间发明自动洗手机!养出天才还是蠢货,全在父母

  当风车的扇叶开始转动,清澈的井水喷涌而出时,村民们沸腾了,威廉和父亲也激动地抱在一起。

9岁男孩疫情期间发明自动洗手机!养出天才还是蠢货,全在父母

  村民得到了拯救,威廉也因此获得奖学金,得以完成学业,出国深造。

  很多父母总是将孩子的奇思妙想,当做异想天开的白日梦。

  稍有不满,便会横加阻拦,甚至训斥打骂。

  允许孩子胡闹,多给孩子一些自由,去体验生活,去想象未来,去感受妙趣丛生和天马行空,是呵护孩子创造力的不二法宝。

9岁男孩疫情期间发明自动洗手机!养出天才还是蠢货,全在父母

  胡闹,是孩子对自我价值的挑战

  还记得那个骑行12天开学报到的清华学霸吗?

9岁男孩疫情期间发明自动洗手机!养出天才还是蠢货,全在父母

  去年夏天,17岁的少年孟繁锟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老老实实地乘坐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去学校报到。

  他选择骑自行车,从安徽老家直奔北京。

  出发前,他通过打工赚取了路费,查阅大量资料制定路线,做了很多方案以防万一。

  足足1600多里地,一路下来,孟繁锟经历了车胎爆裂、突降大雨、修路绕路以及身体上的酸痛。

  同时也见识了什么叫“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体验了各地真实的生活状态;欣赏到了以前不曾领略过的风景。

  这场骑行,不仅磨砺了他的意志,更开阔了他的眼界。

  孟繁锟说:“骑行上大学,就是要磨砺自己执着、不畏艰险的精神。

  清华校训里有‘自强不息’,我用一路骑行,表达我对清华的崇敬和之后我们四年甚至更长时间相处的期待。”

9岁男孩疫情期间发明自动洗手机!养出天才还是蠢货,全在父母

  对于孟繁锟骑车去清华的想法,孟繁锟的父亲非常支持。

  但儿行千里,做父亲的难免担忧孩子的安危,与其待在家里提心吊胆,不如陪着孩子一起闯荡。

  父亲的支持和陪伴,不仅培养了一个成绩斐然的学霸,更是培养了一个身体力行的探险家。

  父母对待孩子“胡闹”的态度,能够决定孩子的人生高度。

  一味打压,强迫孩子循规蹈矩,往往会适得其反,让孩子变得乖张叛逆。

  而尊重孩子,对孩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给予充分理解,更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还能增强亲子之间的情感连接。

9岁男孩疫情期间发明自动洗手机!养出天才还是蠢货,全在父母

  陪孩子一起长大一起胡闹

  毕加索说:“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问题是怎么在长大之后仍然保持这种天赋。”

  有这样一个实验:

  1.假如你是个7岁的孩子,今天学校不上课,你可以有一整天自己的时间,你会做什么?去哪里?去见谁?

  2.你可以有一整天自己的时间,你会做什么?去哪里?去见谁?你的答案会有什么不同?

  做完这个测试之后,两组人又分别做了几道关于创造力的测试题。

  结果发现,之前想象自己是个7岁孩子的人,在之后的创造力实验中,分数远远高于那些正常的成年人。

  由此可见,激发创造力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自己想象成孩子。

  父母将自己想象成孩子,跟孩子一起探索世界,才能跳出自己固有的框架,避免用大人的思维束缚孩子的想象力。

  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在《小王子》的开头描写了他的童年经历。

  六岁的时候,他画了一幅大蟒蛇吞吃猛兽的画,并把自己杰作拿给大人看,问他们:“我的画是不是让你们很害怕?”

9岁男孩疫情期间发明自动洗手机!养出天才还是蠢货,全在父母

  大人们不以为然,觉得一顶帽子有什么好怕的。

  为了让大人们看明白,他又把蟒蛇肚子里面的样子画了出来。

9岁男孩疫情期间发明自动洗手机!养出天才还是蠢货,全在父母

  但是大人们看过之后,劝他不要再画蟒蛇了,还是专门学地理、历史、算数和语法吧。

  就这样,他在六岁时放弃了画家生涯。

  摧毁孩子的自信心和创造力就是这么的简单,只需用大人的认知,打破他的幻想就够了。

  当你不理解孩子行为时,不妨试着重新长大一次。

  当视角开始转变,新奇的世界也将向你奔涌而来。

  希望更多的父母,可以在新的世界里,尝试和孩子一起“胡作非为”,

  探索更多的新大陆,解锁孩子的别样人生。

  *作者:朝葵,教育签约作者。来源:教育致力于为1~12岁儿童打造前沿、权威的家庭亲子教育平台,通过解读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跟进教育部政策,为家长提供有指导价值和意义的内容。本文由教育编辑部原创,转载请联系微信号(ID:judushu)授权。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