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今年秋包伏,热得哭!防病解暑小妙招了解一下

今年秋包伏,热得哭!防病解暑小妙招了解一下
2020年08月07日 18:38 新浪网 作者 人民健康官方微博

  俗语说,伏包秋,凉悠悠;秋包伏,热得哭。今年的末伏,在立秋之后,称之为「秋包伏」。

  何为伏包秋、秋包伏?

  所谓“伏包秋”,就是在立秋那天正好是末伏,也就是立秋和末伏是同一天。伏包秋在立秋后只有10日是伏天,亦即“秋里十日伏,伏里十日秋”,热的时间较短,所以说“伏包秋,凉悠悠”,而“秋包伏”指的立秋以后才开始进入伏天,意思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才开始进入末伏,说明立秋还是处于中伏,也就是一年最热的阶段,说明天气很热,而且中伏是20天,整个夏季三伏天整整有40天,所以说秋包伏热得哭那是一点也不假。全国多地出现持续晴热高温天气。

  立秋也要防中暑

  入秋之后,虽然感觉早晚清凉了,但午间依然高温暴晒,天气反复,气温甚至可能比夏天还要高,正是人们常说的“秋老虎”。在这样的天气里,从事高温作业的作业人员,要特别防范高温中暑。

  吹空调降温也有难言的“苦”

  高温天气,人进入空调环境“一冷一热”。空调是风寒之源,夏季炎热,人体毛孔处于打开 状态,很容易受风寒之气侵袭,出现感冒症状:头痛身重、四肢酸痛等,外加暑湿天气,肠胃不好的,内湿重的人,就更容易出肠胃问题: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

  给您支招的时候到了

  1.补充足够水分。

  夏天爱身体的方式,就是多喝水。不仅能预防结石,还能避免水分不足、血液浓稠引起心肌梗塞及脑中风,尤其是常待冷气房或是爱喝咖啡的人,难以感受到水分流失,更应注意补充水分。

  2.午后小睡,补充元气。

  夏天阳气旺盛,早起最能吸收饱满能量。吃完午餐不妨午睡一下,天热容易耗损身体的气,休息一下才有续航力。如果家中有老人、小孩,更需提醒他们注意中场休息。夏天切忌熬夜,太晚睡或熬夜会增加身体的燥热上火,更难耐高热天气。

  3.热浪来,减少户外活动。

  天气太热如热浪来袭时,最好减少户外活动,尤其老年人和小孩。孩童的汗腺功能尚未健全,老人则随年龄渐长不易出汗,对温度感知迟钝,非常容易中暑。也不要把孩童和老人单独留在车内,即使开了窗,车内的温度仍很高,增加中暑危险。

  4.准备酸梅汤、绿豆汤解暑。

  酸梅汤生津止渴、绿豆汤清热排毒,是夏天解热除烦闷的必备饮品。绿豆不仅帮身体降温,还能缓解腹泻及肠胃道发炎,“绿豆外皮有清热功效,”。

  5.进空调房前先把汗擦干。

  预防冷气病,首先冷气不要调太低,通常摄氏26~28度最适当,以免内外温差大,身体无法调适。进冷气房前最好先把汗擦干,让身体稍微冷却一些再进室内,减少温差大对身体的冲击。进入冷气室内,别为了贪凉猛灌冰水饮料,因为身体还热呼呼地就被当头浇灌冰水,再强壮的人也受不了。

  准备薄长袖及丝巾覆盖肩颈部,避免温度下降造成肩颈僵硬,引发头痛及肩颈酸痛。久待冷气房的人要长裤、袜子及外套保护手脚,因为末梢神经是最容易受寒的地方。

  另外,入夜后人体代谢变慢,体温降低,因此冷气最好调成摄氏26~28度,以免太冷晚上难入眠。

  6.准备常用避暑防暑药品。

  夏季建议储备、携带防暑药品应急,如果中暑或者吹空调后导致的头痛昏重、胸膈痞闷,亦或是喝冷饮吃生冷麻辣导致的脘腹胀痛、呕吐泄泻可以服用一些太极藿香正气口服液、十滴水、人丹等,有助于祛暑解毒、化湿和中。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