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网红骗子,竟然又火了!

网红骗子,竟然又火了!
2022年02月26日 22:20 新浪网 作者 吐槽电影院

  2017年,发生了一件震惊纽约的假名媛诈骗案

  一个外籍草根90后,谎称自己是富豪女儿,以办艺术基金为由,试图完成空手套白狼的巨额融资。

  听起来是不是很荒唐?

  更荒唐的是,她只靠修图和撒谎,就把投资人、画家、名媛、时尚设计师骗得团团转。

  差一点,就拿到2200万美元的银行贷款

  这个骗局,历时4年才被戳破。

  期间,她频繁出入五星酒店和奢侈品店,在网上炫富晒图,成为备受瞩目的网红。

  由于生平实在太抓马,网飞花32万美元买下她故事的改编权,拍成了美剧。

  最近,这部剧开播,她又火了——

  《虚构安娜》

这个骗子,本名安娜·索罗金(以下简称安娜)

  1991年出生在莫斯科。

  父亲最早做卡车司机,母亲经营小型便利店,后来成为家庭主妇。

  出身平凡的安娜,从小就没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常自顾沉浸在时尚杂志构造的奢华氛围里。

  2012年,大学辍学的她先后在公关公司和时尚杂志实习。

  这两家公司,是她成年后仅有的“工作经验”。也是因为这段经历,安娜学会了如何包装自己,以及怎样跟时尚圈打交道。

  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虚荣心被无限放大。

  为过上杂志报道的名媛生活,她给自己起了个“安娜·德尔维”的假名,虚构了德国富豪女继承人的身份,计划去纽约诈骗寻金。

  虽然学习不咋地,但不能否认安娜确实很聪明。

  时尚杂志的实习机会,让她看到了上流阶层的交友法则——人脉和关系

  于是,她费尽心机混进纽约时装周。以坐拥6000万欧元资产的假名媛身份,结识了模特、策展人、建筑师、艺术收藏家和《名利场》杂志编辑。

  她会不定期举办派对,让这些“人脉”不断给她介绍其他名流。

  派对的主题,基本都是吹嘘自己花了多少钱,穿了哪些名牌衣服,开上什么豪车等等。

  但奇怪的是,每次要结账的时候,安娜都会以各种理由推脱,比如说自己在欧洲的资产被冻结或遇到麻烦。

  次次都是名流们帮她买单。

  想混名流圈,不能只靠吹嘘。

  安娜很懂这个道理。

  于是,她编了一个谎,称自己想办“安娜·德尔维艺术基金会”的社交俱乐部,为全世界优秀的艺术家们搭建合作桥梁。

  为此,她还像模像样地做了项目策划书,以及虚假的银行对账单和其他财务文件。

  靠着不断扩展的名流人脉,她又相继认识了律师和投资人,并以筹办基金会的名义,向银行申请了 2200 万美元的贷款。

  期间,她甚至说服了银行,先给她提供10万美元的临时透支贷款。

  为啥要先透支10万美元

  为了买奢侈品,住高档酒店,办派对,出国游玩……过上她梦寐以求的名流生活。

  这些高奢生活的照片传到ins上之后,她粉丝暴涨,成为了美国名媛网红。

上:现实中的安娜

  下:《虚构安娜》中的女主安娜

  2017年,安娜的谎言被戳穿,遭到警察逮捕。

  因为涉嫌诈骗银行、酒店、私人飞机运营商共计数十万美元,安娜被判4-12年的有期徒刑,支付近20万美元的赔偿金,同时面临2.4万美元的罚款。

  事情发生后,她那些所谓的名流朋友,大多都选择闭嘴。

  因为——

  谁都不想承认,上流社会的精英们竟然被一个草根女孩骗得团团转。

  以上,就是大众能从新闻报道里获知到的真相。

  除此之外,这个案子残留诸多疑点:

  安娜是怎么诈骗成功的?

  名流们又为啥相信她?

  网飞拍摄的《虚构安娜》,进一步揭露了安娜实施诈骗的细节内容。

  也让观众看到,更完整的安娜是个什么样的人。

  她从小拿时尚杂志当圣经拜读,被训练出不错的时尚品味。对于品牌、风格、色彩、搭配,她累计了一定的知识储备。

  这也是她为啥要从时装周入手去认识纽约名流。

  那她为何后来又要做局骗钱呢?

  很简单。

  维持奢华生活,需要高额消费做支撑。

  她有一套强大的逻辑——认为自己配得上,也值得拥有所谓的名流生活。

  说白了,她对于名利和浮华生活的追逐,已经刻在骨子里。为了过上高奢生活,道德、善良、仁义都可以不顾。

  所以,她才把创办基金会这个幌子当成一番事业去维护。因为,只要骗过银行,贷款到手,她就是真名媛了。

  然而,用尽平生所学去构建这个谎言,最终还是败在了这个滑稽、空洞的出发点上。

  剧中,曾获艾美奖的朱莉娅·加纳扮演了假名媛安娜。

  通过她的表演,观众们才知道,原来安娜本来就很“怪”

  她说话总是仰着头,以蔑视的眼神秒杀一切;语气也充满骄傲和不屑,仿佛生来就是受万人宠爱的公主。

  直到入狱,她都活在用谎言打造的人设里,觉得自己蒙受不公。

  剧中有两条线并行叙事:

  第一条,是安娜的自述第二条,是记者的调查

  现实生活中,安娜骗局被拆穿后,《纽约时报》发布了一篇文章,首次公开她金钱交易的细节,引起轩然大波。

  这条记者线,就是讲媒体人 Jessica Pressler 如何采访安娜,以及探访她周边名流的故事。

  也正因为剧集加入了采访细节,才解开安娜不断施展骗局的关键性因素。

  具体来说,她同样利用了名流们的虚荣心

  名流被她富豪女继承人身份的吸引,进而渴望通过加入她的俱乐部,获得更广的人脉和更高的知名度。

  安娜则把这些穿金戴银的男男女女们,分为对象和金主两大类,有针对性地去交往。

  过程中,安娜从艺术家朋友里挑了个男生处成对象,所有吃穿用度都由他来买单。

  后来,借着男朋友的推荐,她又认识了金主诺拉。

  她费尽心力讨得诺拉的欢心。最终,对方给她介绍了一系列华尔街投资人,帮助她融资创业。

  安娜一度膨胀到,相信自己可以在纽约金融界横行。

  但最终,她败给了资本

  她用尽心机和手段,去结识、讨好、维护名流人脉。却没有足够的智慧,去应对华尔街的金融精英。

  那个圈子,无法容忍小聪明和谎言的半点试探。

  这个上流社会的寄生虫,最后还是败给了自大和无知。

  讽刺的是,人们本以为安娜被抓捕之后,故事会就此落幕。

  但还记得前面说过的吗?

  安娜对名利的欲望远超常人想象。

  即使“进去”了,依然在考虑如何出名、赚钱。

  于是荒唐的事出现了——

  每次开庭,安娜都拒绝穿囚服,必须要有专属造型师给她搭配大牌服饰才行。

  更绝的是,她的朋友在ins上创办了一个新号,专门记录安娜出庭搭配。

  凭借每次不同的出庭穿搭,安娜又火了一把。

  甚至舆论的焦点也因此从犯罪女孩转移到了出庭穿搭。

  被判入狱后,安娜还与网飞达成合作,用32万美元的收益卖掉自己故事的改编权。

  随后,关于她的纪录片、舞台剧,也提上日程。

  与此同时,她还在写自己的监狱回忆录

  Emmm……安娜这次彻底出名了。

  安娜的故事有太多角度供人解读。

  最广为人知的角度——安娜是“美国梦”的受害者

  确实,她对主流杂志宣扬的“美好生活”深信不疑。

  所以,她把骗局视为美国梦一样看待,相信只要敢拼、努力就能获得所有。

  直至把自己的骗局当成一番了不起的事业。

  在这个过程中,原生家庭、学校教育的缺席,让她的道德观和价值观逐渐脱离轨道,越来越扭曲。

  对上流社会的盲目慕强,最终泥塑了这样一个畸形少女。

  

  不得不承认,安娜的“传奇”还在继续。

  据悉,安娜与Bunim/Murray Productions签署了一项演出协议。出狱后,她将火速加盟一档狱后生活真人秀

  她到底还能“出名”到什么程度?

  拭目以待。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时尚杂志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