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留在德国还是彻底回国,哪里的幸福感更高?

留在德国还是彻底回国,哪里的幸福感更高?
2020年08月05日 00:29 新浪网 作者 中国网

  |此舒非彼叔

  在德国几年,来自亲朋好友最多的扎心三问是:什么时候回国?以后还回来吗?是不是要在国外定居了?

  一位国外的朋友直接把微信名改成了“XXX毕业之后不回国”。

  然而,当别人关心的声音散去,剩下自己扪心自问,回还是不回?仍是一个“ to be or not to be ”的存在主义问题。

  它不仅意味着你要选择哪一种生活方式,也意味着要放弃哪些带不走的价值和利益。即便是那些坚定留在国外的人,也一直处在两边权衡的选择之中。

  回国几个月了,趁着国内外生活的强烈对比还没消失,不谈中德之间经济、政治、社会差异,不对比职场、收入、教育(网上已经太多)。单单从个人幸福感上,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留在德国还是彻底回国,哪里的幸福感更高?

  自由自在(的代价)

  幸福感是很个体的经验,每个人感受到的方式不同,有人追求钱多活少,有人追求事业有成,有人追求爱情美满。而我,可能更自由随性一些,喜欢没有约束的生活

  刚到德国时,这一点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在水龙头接上一杯直饮水咕咚咕咚灌下去,注册脸书,用油管看视频……

留在德国还是彻底回国,哪里的幸福感更高?youtube网页截图

  脱离了国内社会的年龄评判、性别评判,无论在街上还是在大学,没有人轻易地用一个套子把你框住,对你评头论足。(很多外国朋友说我时髦,黑头发好看,介样的可以再来一打

  你可以决定自己花几年时间毕业,决定什么时候工作、结婚、生娃,所以很多人半工半读,一晃读书到30岁左右,再开始自己的事业和生活。

  我的一位伊朗同学,34岁,带着娃,工作几年后决定重新读一个本科,跟19岁的土耳其妹子坐在一个教室里。

  这在国内几乎无法想象,在很多岗位的招聘条件里,明确写着“硕士30岁以内,工作经验3-4年”,算下来人生链条要环环相扣无缝链接,才能挤进候选人的名列。

留在德国还是彻底回国,哪里的幸福感更高?网上常见的招聘要求

  在国内,什么年龄做什么事情,有一个标准化的模子跟着走,虽不轻松但很安全,跳出来,可能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不理解甚至指责。

  果你是一个对自己的人生有把握,想要自己决定怎么走的人,留在德国会比较自在。可以多花几年在学业上,尝试不同的方向,直到找到自己愿意付诸努力的终身事业。

  但很可能,会因为没有参照,等到跟国内同龄人坐在一起时,没房、没车、没娃,发现职位和收入都不如他们,恍觉在放飞自我的同时,错失了很多年。。。

  自由自在是很好,但要小心自己成了温水里的青蛙。

留在德国还是彻底回国,哪里的幸福感更高?

  人际关系(的羁绊)

  与周围的情感连接,也是幸福感的来源之一。

  在德国,很难与周边的人建立稳定的关系,德国人的朋友圈是从穿纸尿裤时代开始建立的,后来的人很难加入进去。可能一起朝夕相处很久,对德国人而言,你仍是一个熟人(Bekannte),而不是朋友(Freund)。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像德国大学食堂的茉莉香米(Jasminreis),一颗颗干净利落,互不粘连。如果不是规律性地见面聊天,你熟悉的那个人,可能很快就疏远了。有时度个长假回来,通讯录里一半的朋友都有了别的关注点,再也聚不起来。

留在德国还是彻底回国,哪里的幸福感更高?

  简而言之,你与周围的关系,是可有可无的。情感需求比较高的人,会常常感到空旷的清冷。偶尔能约到朋友小聚,是生活里为数不多的欣喜。

  这就导致在国外生活久了,多数人对寂寞的耐受力会非常强。可以三五天不说一句话,也可以一个人旅游,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吃火锅,甚至一个人去做手术~ 

留在德国还是彻底回国,哪里的幸福感更高?

  而在国内,人际关系像东北大米做出来的米饭,即便分开了还带着饭黏子。哪怕几年十几年不见,只要搭上线,很快又可以活络起来。

  跟朋友同事的关系如此,跟父母的关系就更紧密了。不否认有很多年轻人是为了逃避催婚催生去了国外,家人离得远,够不着。而且大部分时候,照顾好自己就行了,家里的事有父母在操持。

  但这种“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维持不了太久。父母到了一定的年龄,心里似乎越发空落,需要子女的陪伴和在身边的情感羁绊,能偶尔叨叨你几句,给你做做饭,他们也蜜汁幸福。

  我回国后陪妈妈住了一个多月,打算把生活费给她,在德国浸润久了,对“啃老”有种抗拒心理。我妈眉头一皱,手一摆:“哎呀,你跟我分那么清楚干吗?我的就是你的。

  那理所当然毋庸置疑的口气,让我瞬间泪目。

  中国父母对子女的无私,放在德国是无法理解的。帮忙买房买车带小孩的德国父母,少之又少~

  当我们选择了自由和独立,自主选择时,也就脱离了与家人的情感羁绊而接受了他们的付出,也要承载他们的期待,没错,回来后准备好很快被催婚催生吧。

  所以,茉莉香米还是东北大米? 你选哪一个?

留在德国还是彻底回国,哪里的幸福感更高?
留在德国还是彻底回国,哪里的幸福感更高?

  好山好水(好寂寞)

  国外生活环境更好,无疑是当下的现实。

  忘不了在巴黎的游船上,塞纳河的日落将秀丽的小桥渲染成金色;慕尼黑周边的湖泊和雪山,在晴朗的蓝天下如同一幅画。

留在德国还是彻底回国,哪里的幸福感更高?

  住在德国大城市,看到的是窗外几栋造型各异的小别墅,几棵大树的春夏秋冬,外面偶尔经过几个人,大多数时候,周围安静到可以听见耳朵里血液的嗡嗡声;

  回到国内,对面是高高直直灰色橙色的楼,几条高架桥和几个建筑工地。打开窗户,车辆呼啸,工地使劲敲,隔着大门,邻居家的熊孩子在楼道里跑闹,同样让人耳鸣。

  刚回来的时候,感觉每天活在噪音里投诉了老居民楼下开着大喇叭叫卖的菜贩,让邻居把在公共楼梯道玩耍的小孩弄回家。但也只能影响小范围的环境,大环境的嘈杂无章只能接受。

  不过,任何事情都有两面。

  国外有好山好水,但很多人说“好山好水好寂寞”,人际关系稀薄,生活空间空旷,八点以后就关门的商店,碰不到也没怎么交流的邻居……纵有好风景,找不到一起欣赏的人,徒增寂寞。

  相比之下,国内是“好吵好闹好快活”,充满了烟火气。也许哪天,你临时缺个土豆,发现楼下的菜贩热情又亲切,下楼就能买到很方便;或者在电梯里偶遇邻居,那个平日吵闹的熊孩子,一脸可爱地对你说“你好”。

留在德国还是彻底回国,哪里的幸福感更高?

  那一刻,你一直维持的金钟罩般的距离感,瞬间崩塌。

留在德国还是彻底回国,哪里的幸福感更高?

  生活便捷度(真香)

  如果说国内外的自由度、人际关系、生活环境各有好坏,不分伯仲,那在生活便捷度带来的幸福感上,国内绝对胜出!

  坐在家中即可“掌”控世界,外卖、快递送到楼下,有三四个代收点,可以随时去取。而在德国,DHL送快递不打电话不发短信,工作时间随机上门,十有六七不在家去邮局取也要瞅着点儿,否则不是关门就是还没入库。

  曾经为了一个包裹跑了几趟邮局,结果因为技术问题(technische Probleme)关门了,告示说货被送到另一个邮局放几天,等抽空去了另一个邮局,又说设备已修好,包裹送回家附近那个点了。你们耍我呢~

留在德国还是彻底回国,哪里的幸福感更高?

  前阵子在天猫上买东西,两天就到,去楼下菜鸟驿站取。出货的小哥搬出一个大箱子,往旁边的小拖车上一放,转身进去给别人找包裹。

  我赶紧问:“这小拖车是给我用的吗?”

  “对呀!”他头也没回忙去了。

  哇噻!!!这服务,这信任~

  虽然只是一个小细节,但生活的幸福感不就来源于这些琐碎的细节吗。

  另有一次,家里的抽水马桶坏了,当天去建材中心看了一款新的,下了订单,三个小时后送货到家,维修工第二天中午上门装好,全程不超过24小时,速度之快,让人惊讶。放在德国,从发货到安装,恐怕至少需要一周。

  更不用提预约医生、外管局延签、装网络等等了。有在网上预约Termin的时间,在国内可能已经做完了一个小手术。

  德国和中国,像极了一个慢性子一个急性子。选择留德还是选择回国,就像选择跟谁结婚,漫长的性格磨合期过后,才能安于长相厮守。

留在德国还是彻底回国,哪里的幸福感更高?

  异域想象偏差

  很大程度上,在留下还是回国的纠结中,我们都存在异域想象偏差

  国内的朋友看在国外的人,吃喝玩乐旅游,帅哥美女嗨翻天,心存向往。国外的人看国内的朋友,事业有成,美食相伴,艳羡国内机会多,食材丰富。。。

留在德国还是彻底回国,哪里的幸福感更高?

  这往往是因为,我们能看到的,都是彼此生活最好的一面。失去了身在其中的体验,通过社交网络或者媒体传达的信息,人们无法真正感知异域生活中的苦乐酸甜。

  几年前,德国媒体大肆宣扬中国成为了世界强国(Weltmacht),中国企业买下了很多德国公司,高新技术弯道超车,让海外中国人对生机勃勃的祖国充满热情和向往。

留在德国还是彻底回国,哪里的幸福感更高?

  2018年,我在深圳坐出租车,跟出租车司机说, “你知道吗,你现在生活的地方是以后世界的龙头。”

  他苦笑一声:什么龙头,还不是得使劲活下去。”也许,我们只看到了国内巨头企业的崛起,对高企的房价物价,普通人艰难的生活没法感知。

  而另一方面,国内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正在改变曾经的很多顽疾。除了越来越多的高楼,我也看到越来越效率的办事体系,越来越人性化的管理方式。但这些日常生活中好的转变,总是没有不好的案例传播的远。

留在德国还是彻底回国,哪里的幸福感更高?▲ 这样的爱心驿站越来越多

  比如我对国内的印象还停留在出国前,所在的城市夏天内涝,堵车严重,但经历了最近几次暴雨后,发现近几年排水系统好了太多,积水点少了,新修的高架桥连接了几乎所有的商圈,堵车概率小了一倍。

  出国待久了,对国内的想象也同样存在认知偏差。

  国内和国外的差距正在缩小,幸福感的体现也各有不同。对左眼看国内,右眼看国外的人而言,最重要的,不是在犹犹豫豫的选择和权衡中,放大所在之处的缺点,看到别处的优点。而是享受当下,过好眼前。

  一旦回国,就会发现,吃腻的Müsli(牛奶麦片)成了网红早餐,香肠和果酱翻了几倍价格,麻雀变凤凰般出现在高档超市的货架上,国内的商圈变着法儿地模仿意大利、法国、德国建筑。

  别人,也正在羡慕你的生活。

  撰文:此舒非彼叔,一枚被困在身体里,随时想要裸奔的自由灵魂

  校对非严肃De说 团队

  扫码关注 德语达人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