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附中校长刘小惠:推动基础教育发展,人大附中要成为众人取暖的“拾柴人”

人大附中校长刘小惠:推动基础教育发展,人大附中要成为众人取暖的“拾柴人”
2019年07月17日 14:02 新浪网 作者 中国网

  7月13日至18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联合学校总校、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联合举办的“2019暑期教职员工岗位培训会议”在人大附中举行。会议以“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推进基础教育现代化”为主题,来自全国各地的大中小学校长教师、专家学者和人大附中、人大附中联合学校总校各成员校的教职工共1700多人参加了会议及相关交流讨论。

  人大附中校长刘小惠在会上发表主题演讲,她从五个方面,对人大附中及中国基础教育建设发表了诸多见解。

  做国家需要和人民满意的教育

  会议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因此刘小惠认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宏观上讲,就是要循着国家的教育方针,作为实践者,去履行这份国家交予我们的责任。微观上讲,就是为老百姓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培育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对于我来说,是用一种‘拼出来的教育人生’,用心做教育。”

  人大附中校长刘小惠:推动基础教育发展,人大附中要成为众人取暖的“拾柴人”

  人大附中校长刘小惠在发表主题演讲

  “如今在国家的教育方针引领下,我们应该关注三个问题: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她强调:“党的十八大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指出要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家的教育方针对这三个问题做出了解答,为教育者指明了方向:立德树人就是告诉我们‘怎样培养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就是‘为谁在培养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是‘培养什么人’。“

  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我们的教育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我们的教育要办成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那么,教师应该怎么做?

  刘小惠认为,我们的教育应该具备“四有”教师,具备“四个领路人”,做到“四个相统一”,确保“六个方面”,即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守信念、心无旁骛。

  脚踏实地的人大附中精神

  “尊重个性、挖掘潜力,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祖国的腾飞,一切为了人类的进步”,这是人大附中的办学理念;人大附中的校训是“崇德、博学、创新、求实”,以“国际一流,国内领先,创世界名校”为办学目标,努力把学生培养为“全面发展+突出特长+创新精神+高尚品德”。

  因此刘小惠强调,人大附中把“引领和担当”作为职责与使命,以改革、创新的办学模式与教学模式,促进人大附中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和共享。她说:“通过创新实践,探索创办熔铸中外精华、具有中国特色、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未来教育。最大限度的帮助更多的学校,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曾经,刘彭芝校长(前人大附中校长)曾经对校长们提出12点要求,刘小惠认为作为人大附中人也应该符合这12点要求:有一颗热爱教育的事业心;心怀理想、目标高远;是一位有中国心、中国情、中国梦的人;具有永不言败的奋斗精神;坚持爱与尊重;善于解放学生;努力培养学生学会尊敬他人,成为受人尊敬的人;勤学习,善思考,细分析,勇创新;拥有博大的胸怀;认真研究,科学地按教育规律办教育;永不满足、不断进步;长于实践,教育家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她表示,“人大附中将继承和发扬刘彭芝校长创设的人大附中办学理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营造开放、和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使人大附中成为中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一个品牌。”

  积极传播人大附中的教育理念

  在全力办好自己学校的同时,刘彭芝校长更多地思考了整个国家的基础教育。

  刘小惠表示,从2002年起,人大附中就开始帮扶其他学校,研究探索将“爱与尊重”等系列教育理念让更多的学校、校长、教师,特别是学生受益。思考将人大附中优质教育资源向周围辐射。通过培训优秀校长优秀教师、远程服务等方式,最大限度的帮助更多的学校,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如今经过10年的探索,人大附中联合学校总校已于2012年正式成立。2014年,人大附中作为唯一一所普通中学获得国务院颁发的“全国扶贫先进集体”称号。

  人大附中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着引领与担当?刘小惠认为:“我们派出管理团队、骨干教师,在各成员校承担起核心力量;通过集体备课、联合教研、集中培训、项目共享,输送优质教学资源,解决教育办学难题。”

  到目前为止,人大附中联合总校的成员校一共有27所。

  充满艰辛的办学历程

  走出去的过程是非常艰难的,对人大附中本部、对派驻者、对所到学校来说,都是非常艰辛的过程。刘小惠以人大附中翠微学校和人大附中通州校区为例,讲述了其中的的艰辛。

  “翠微学校是北京市距离长安街最近,也是最薄弱、最小的学校,教育资源匮乏,办学空间狭小,学校整体办学水平、教育教学质量一直上不去。2014年人大附中承接后,我和支教的老师们开始了真真切切的帮扶办学。

  经过5年的努力,今天的翠微学校彻底变样。办学空间扩大了一倍,有了300人的剧场,有了青年宿舍、阅览室、3D影院。课程逐渐丰富,开出了富有特色的综合实践课程、公益课程、研学课程。办学规章制度完善,重大事项民主决策。从学生报名人数看,2019年住宿生名额38个,报名人数却超过6000,而五年前该校的初三毕业生只有40多名。中考体育成绩两年获海淀区第二名。近年来,翠微学校是海淀区获得荣誉最多的一所学校。”

  在翠微学校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新的任务又不断到来。2016年,刘小惠被派往人大附中通州校区,同时担任两个成员校的校长。“通州校区是一所农村学校,距离海淀60多公里,我每次往返需要4个小时。学校大门紧邻一条大路,没有红绿灯,没有人行横道;教学质量薄弱;校园内管理混乱;食堂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三年后的今天,学校发生了显著变化,在通州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变成了通州人向往的地方。保安、食堂员工、保洁员成为我们“最美读书人”中的一员;来自德国的外教除了外语课,还为学生开设足球课;学校举办运河文化节、电影节……”

  说起过往,刘小惠无不感概良多。

  未来教育充满机遇和挑战

  在人大附中工作26年后“转战”翠微学校,从翠微学校工作3年后去到人通,从人通又回到人大附中,这个成长的过程让刘小惠真正理解了刘彭芝校长纯粹、纯净的教育情怀,也真正理解了人大附中人担当和引领的精神。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们持续要做的工作。展望未来,我们应该继续禀承人大附中的办学理念,办好人大附中,办好人大附中联合总校,办好人大附中联合总校的所有成员校。我们的支教团队越来越大,走出去的人看到了人民对优质教育的迫切需求,在一所所挂有人大附中牌子的分校逐渐成长起来的同时,我们又开始了新的征程……”,这是刘小惠的对自己和人大附中的未来期望。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