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谈谈举办中国地名文化文物展的必要性

谈谈举办中国地名文化文物展的必要性
2020年07月14日 14:04 新浪网 作者 中国网

  地名文化是一个地域历史的浓缩和文化的凝结,其载体众多,散布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这些载体携带有大量的历史地理、民风民俗、宗教信仰、社会经济、生活方式等文化符号,是一种丰富而珍贵的文物资源。这种文物资源不仅是彰显我国文化基因多样性和生动性的重要保证,也是我国文化产业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见证。因此,怎样让这些文化载体“活起来”是地名文化传承的应有之义。

  让文物“活起来”的方式多样,展览无疑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作为一种综合运用各种媒介、通过现场展示来传递信息、展现形象的传播活动,展览汇集了几乎所有的媒介形式,实现了媒介的全息化、综合化,传播集中高效、生动直观、参与度高、体验性强,吸睛效果好。

谈谈举办中国地名文化文物展的必要性

  2017年5月18日晚,“故宫社区”发布会在京举办。本次发布会以“当故宫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为主题,通过博物馆新型数字生态社区的探索性建设,将故宫丰富的文化资源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为观众提供更为开放和有趣的互动体验,营造一个“故宫式”的线上生活空间。 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

  因此,举办中国地名文化文物展可以让观众零距离接触附着地名文化符号,解读地名文化密码,合理开发其历史价值、科研价值和艺术价值,充分发挥其文化功能和形象功能,这不仅有助于中国地名文化深入人心,也有助于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现实意义十分明显。

  一、中国地名文化文物展有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大文化传承

  我国拥有历史悠久、保存完整的地名文化体系,形式多样、异彩纷呈的地名文化符号凝结着先人的智慧与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特有价值理念与精神内核。过去,在口传心授的传播方式之下,一些相对脆弱的地名文化犹如断线风筝般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因此,中国地名文化要想在当前的文化格局中占据一席之地,必须加大地名文化的传播力度,实现文化的增质增量,形成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强大支撑。

  前不久,《中国地名大会》的热播为地名文化传播开启了一扇窗口。该节目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为依托,以跨媒体模式进行内容生产,坚持专业性与大众化并重,注重竞赛性与娱乐性相融,形式多样,角度新颖,设计巧妙,实现了地名文化的创新性传播,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地名文化的饕餮盛宴。从地名看文化,从文化看中国,《中国地名大会》生动展现了我国的多样地理、悠久历史和丰富人文,通过现代表达实现了中国地名文化的“美美与共,和而不同”,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仅据前两期节目统计,电视观众累计超过6750.5万,新浪微博相关话题内容阅读量达1.9亿,抖音播放量则超过了2亿次。

  同理,文物展览也应该是中国地名文化的一种有效传播方式。在这一文化传受过程中,不仅实物媒介、口语媒介、印刷媒介、电子媒介等传统媒介功能可以得到充分发挥,AR、VR、幻影成像、虚拟讲解、多媒体故事墙、3D4D影院等高新技术也可以被大量运用。在身临其境的传播环境之下,实物展品、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和现场活动等文化符号齐备齐全,应有尽有,文物展览的吸引力也随之倍增。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发掘好、利用好丰富文物和文化资源,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应有之义。就此而论,中国地名文化文物展无疑是一种有效举措。中国地名文化文物展以现代的视角,用很“燃”的方式,让文物“说话”,让传统文化“活”起来,这有助于打破文物阳春白雪的传统印象,激发文物的再生能力,让中国地名文化符号从一种小众化的存在变成一种大众化的普及,实现中国地名文化数量上的倍增,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二、中国地名文化文物展有助于助推旅游产业升级,打造文旅品牌

  近年来,随着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提升,文化旅游强势兴起。由于投入少、见效快、关联度强、带动性大,在经济属性和文化属性高度渗透的基础上,文化旅游表现出了一业兴而百业旺的突出优势。

  地名文化作为一种区域文化的凝结,地名由来、命名原则、名称寓意背后往往携带着该区域历史地理、社会经济、社会生活、社会心理、风俗习尚、宗教信仰等诸多文化信息。因此,作为一种重要的吸引物,通过满足游客对异质文化的探古求知体验,满足游客对异域风情的审美和浪漫情怀的享受,地名文化已俨然化身为一种特殊而宝贵的旅游资源,正日益成为旅游经济的重要支撑。

  一方面,在文化旅游兴起的大背景下,中国地名文化文物展本身就是一种旅游产品,是旅游经济的一个新兴增长点。在全新表达之下,地名文物不再是尘封的古董,而是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载体。直观真实、形象生动的地名文化文物可以极大地满足观展公众探古、探奇、求知的心理需求。因此,在走进展馆、品鉴文物正成为公众休闲的热门选择背景下,中国地名文化文物展通过文物展示、多媒体互动、文化活动拓展、文创产品延伸等途径讲述文物故事,传播人文历史,让公众近距离解读文化密码,感受地名文化的韵味,不仅有助于拓宽地名文化的传播渠道,扩大地名文化的存在基础,推动地名文化的横向传播和纵向传承,而且有利于推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

  另一方面,随着文化旅游的勃兴,中国地名文化文物展更是塑造文旅品牌的一种有力手段。作为时间的记忆和历史的浓缩,地名社会认同度高。它不仅是一个地理符号,也是情感的寄托和乡愁的守望,更是地情的名片和文化的精萃。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深厚的文化内涵是文旅品牌的灵魂和核心竞争力,有之则能如虎添翼,缺之则会黯然失色。通过生动叙述地名故事,合理开发其当代价值,文化旅游产业链可以得到更大延伸,旅游目的地形象可以得到显著提升,地方旅游经济可以得到充分发展。因此,地名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整体形象品牌要素,是打造文旅精品工程和实施文旅品牌战略的重要抓手。

  三、中国地名文化文物展有助于提升地域文化影响力,树立文化自信

  作为一种具有独特地域烙印的文化,地名文化不仅是区域文化身份和文化记忆的重要构成,反映着区域文明程度和发展程度,而且还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灵魂,是区域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外来文化和市场经济的冲击,欠发达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的文化边缘化趋势明显,一些文化样式濒临失传。作为区域文化重要构成的地名文化也是如此。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尤其城镇化快速推进,大量古县名、古乡镇名和古村落名被废弃,文化断裂和历史断层现象十分严重。据统计,从1986年以来的近30年,我国已有6万余个乡镇名和40多万个建制村名被废弃。

  需要指出的是,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推动社会变革和发展的最基本、最持久的动力。因此,要改变这种文化的弱势地位,克服自我贬损的文化认同心理和增强受众的文化自豪感是破解此难题的治本之策。而要实现本土文化发展壮大,必须开展对区域文化的宣传、推介和普及,展示本土文化的特色与精华,培养民众对本土文化的兴趣,在现实生活中自觉运用、发展本土文化。

  地名文化历史积淀深厚,富含精神基因,传播力强,生命力持久。古老地名背后的精彩故事、古老传说、辉煌历史或时代印迹,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十分丰富。它不仅是一个地方的靓丽名片,也是一种无形资产,还是区域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源泉,更是公众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

  就此而论,举办中国地名文化文物展,让文物说话,让民众体验地名之美,感受地名之趣,不仅是抢救式保护地名文化的一种自觉行动,更为发展区域文化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激活方式,为展现地名文化价值提供了绝好的展示平台。对于唤醒地名文化意识、坚定文化自信、激发民族自豪感和提升民族凝聚力来说,这一举措意义十分明显。

  本文作者:郑自军,湖南工业大学副教授;王殿彬,中国地名学会副会长、秘书长。

  特别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网发布,不代表本网看点或立场。

  中国网《智观地名》栏目简介:

  地名,是一方地域的文化记忆,也是了解一方水土的重要窗口。地名文化应成为坚定民族文化自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牵引。我们用理性的声音回望传统,用睿智的见解讲述中国。聚焦地名文化,讲好地名故事,欢迎社会各界积极投稿、交流,携手规范地名管理,传承、保护和弘扬优秀的传统地名文化。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智观地名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