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乡村振兴|山西左权:激活资源资产 助推乡村振兴——左权县“五地一产”入市改革成效显现

乡村振兴|山西左权:激活资源资产 助推乡村振兴——左权县“五地一产”入市改革成效显现
2020年10月21日 09:20 新浪网 作者 中国网

  “百里画廊”育苗基地‍

  2020年国庆假期,左权县精心打造的龙泉乡温城“黄金谷”景区,吸引了诸多县内外观赏游客,来往车辆停驻,自驾游人不断,成为太行百里画廊“醉”美新景观。

  “黄金谷”项目全长58公里,是一条集“山水林田湖草、林道亭廊台池”于一体的金色生态景观廊带,业已形成快进慢游的太行旅游新走廊。该项目实现了“山坡增绿”“道路增景”“土地增值”“农民增收”,是全市“五地一产”入市改革战略性举措在左权落地生根的成功实践。目前,“黄金谷”正在申报省级特色花海基地,将成为全省面积最大、里程最长的彩化片区和花海基地。

  左权县全力推进落实市委、市政府在“三农领域”的重大战略举措,把“五地一产”入市改革作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一把“金钥匙”,推进农村资源激活市场化,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

  集成方法推进,统筹工作规划实现“五清”

  左权县在“五地一产”入市改革过程中,集成方法推进,采取“五坚持、五结合、五衔接”,做到了底数清、地类清、权属清、政策清、程序清。

  坚持清查摸底核准与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相结合,衔接去年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清产核资成果,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仅用两个月就完成了全部清查摸底工作。

  坚持清查摸底核准与部门确权工作相结合,衔接县自然资源、林业、农经等部门,对各部门已确权数字深入实地再核查,确保数据准确一致。

  坚持市级统一与左权实际相结合,衔接市级层面设计的清查摸底表,根据实际,对“五地一产”各类总量、存量、使用、收益等进行再细化,为入市改革奠定坚实基础。

  坚持新推入市项目与已入市项目相结合,衔接已入市项目,不推倒重来,只进行全面清查,按照从严规范合同、从严使用管理、从严收缴费用、从严财务管理的“四个从严”规定,进一步规范完善各种手续,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

  坚持深入调研和现场指导相结合,衔接前期清查、培训、宣传成果,集中开展20多天的大调研,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20余篇,为全县规范有序推进改革提供了重要参考。

  目前,全县已摸清集体非承包耕地3.95万亩,已入市0.68万亩;“四荒”地139.61万亩,已入市31.37万亩;林地116.9万亩,已入市31.7万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3.69万亩,已入市0.46万亩;宅基地2.75万亩,已入市0.39万亩;集体经营性资产总额7.68亿元,已入市2.55亿元。

  左权县乡村振兴廊带及产业布局规划

  深度挖掘项目,总结推广本土入市模式

  创新才有活力,方向至为关键。左权借鉴典型经验,深度挖掘项目,把农村闲置低效集体资源资产挖出来、统起来,大力总结推广本地近年来形成的整村搬迁、园区开发、文旅融合、生态庄园、特色产业等5种入市模式,推动地增值、企增效、村增财、民增收。共引进企业41个,引进资金25.5亿元,累计产值2.9亿元,集体增收1770.4万元,农民增收1220.5万元。

  黄金树海“醉”动人,生态治理美“颜”又增“值”。以打造“黄金谷”为突破口,通过“腾笼换鸟”盘活资源的方式带动林木产业开发,生态与生计并举,增绿与增收并重,把生态优势转变为“发展福利”和“民生福祉”,不仅唤醒了农村“沉睡”资源,更是探索出一条产业扶贫的“绿色通道”。

  龙泉乡温城岭“黄金谷”千亩育苗基地,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实施、市场运作”模式,对207国道通道两侧的土塌方、裸露段及荒地、荒坡、荒沟、荒滩实施绿化工程进行生态修复治理。统一流转土地,每亩地年租赁费用700元,集体年收益8万余元,农民直接收益64万余元。27支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联合育苗,吸纳1430余名村民就业,人均增收6000余元,有效破解了资金和管护难题,实现了“绿起来”与“富起来”的和谐统一。其中基地流转温城村撂荒地160亩。涉及村民70户、220口人,土地流转金达到14.7万元,人均可增收600余元。

  南山一片蓝色光伏海,北山满坡核桃绿树林。龙泉乡连壁村有160户394口人,土地1.38万亩,曾是全县最贫穷的村之一。从2011年始,连壁村党支部书记郭应林带领全体村民,弘扬情系群众、甘于奉献、艰苦奋斗、求实创新的“连壁精神”,从一笔34万元的土地流转款投入核桃树种植艰难起步,通过引进能人、引进企业、引进资金、引进项目、引进技术的“五引进”,实现了荒山变金山、资源变资本、农民变工人、穷村变富村。

  连壁村能人张国忠回村创办了龙鑫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将其发展成为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吸纳社员760余户,本村在村居住农户全部入社,成为带动村民增收的龙头。引进嘉耀光伏发电有限公司,租赁2400亩荒山,年租金30万元,集体分红10万元,村民分红20万元,直接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3000元。2019年,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达1369.49万元,全村人均纯收入9600元。郭应林自信满满:“昔日的荒草山、石头山,如今变成了金山银山。村集体经济壮大了,村民富裕了,家家有余钱,真正过上了小康生活!”

  全县141个村把产业扶持资金入股光伏企业,今年以来收益分红2100余万元,惠及贫困人口25570余人。辽阳镇将6个自然村组易地扶贫搬迁拆旧复垦土地发展养羊和光伏产业,村集体年增收13.32万元。石匣乡马家庄村将2400亩荒山荒坡流转给光伏企业,村集体增收174万元。县城区将80余亩耕地流转给企业建设车辆综合服务中心,预计年收益160余万元。全县“五地一产”入市改革的红利正在强劲释放。

  集中体现效能,建立交易平台“资产”变“资本”

  左权县在土地资源交易上动脑筋、做文章,在全省率先试水“新土改”,创新性地建立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开展农村土地物权抵押信贷,让农民的土地“活”起来,变“资产”为“资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采用“公司+集体+农户”“集体+新型经营主体+农户”等模式,将农村各类资源资产资金有机整合,市场化运作,推动农业产业开发,实现集体经济“提质增效”,农民群众稳定增收。

  今年五月的樱桃园采摘活动成为红色麻田一道诱人的风景。在园区务工的麻田村妇女魏雪兰高兴地说:“在樱桃园务工,每月有1500元的工资,还不耽搁家务。”

  “大樱桃”红了麻田镇,生态农业秀出小康景。麻田村与山西省五月红生态旅游开发公司共同投资810万元,通过“五地一产”入市改革,流转村民土地发展特色产业建设樱桃园,既促进了农民增收,又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165亩樱桃园,今年产量达到了2万余斤,销售收入100余万元。3年后达到盛果期,产值超2000万元。上口村采取“公司企业管理+村委会+农户”的基地种植模式,流转土地200亩建设樱桃生态园,完成樱桃种植1.2万棵,全部挂果后可实现收入800万元。

  辽阳镇黄家会村将农户38亩荒地和集体250亩荒坡荒沟一起流转给返乡创业能人张世存,农户每年每亩租金收入100元,集体租金2600余元,增加了农民和村集体收入,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承租人对荒山进行分片整合,种植黄芩、连翘、防风、柴胡、紫苏等多种中荮材,实现了“一地多赢”多渠道创收。

  全国文明村——左权县桐峪镇上武村

  桐峪镇上武村在荒山荒坡共种植连翘1000余亩,群众通过连翘采摘可实现户均增收800至1000元,使荒山荒坡绿化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利用村集体闲置建设用地,投资89万元,建设了100KW村级分布式光伏发电站,项目年发电量约为10万度,年直接经济效益达10万元。通过盘活资源,发展产业,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基层组织建设物质基础日渐坚实。

  据了解,今年以来,全县共确定“五地一产”项目26个,总投资10.1亿元,已开工22个,完成投资5.1亿元;激活农村集体耕地1227.7亩、林地37005亩、四荒地8808亩、荒山荒坡5400亩、建设用地461.6亩、宅基地150.9亩、经营性资产741.16万元。

  唤醒农村“沉睡”资源,激活农村发展活力,“五地一产”入市改革改出一座座“金山银山”,既壮大了集体经济,又富裕了当地百姓。新动能催生新变化,绿水青山、环境优美、五谷丰登、富裕幸福的新农村小康画图,在辽州大地上徐徐展开,美不胜收!(作者单位:左权县委新闻中心)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