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张漠寒们”的家暴困境:有人跳楼求生

“张漠寒们”的家暴困境:有人跳楼求生
2020年11月25日 17:02 新浪网 作者 中国网

  “我不得不说的话。”24日晚,知名短跑运动员张培萌在微博发长文回应家暴事件。此前,张培萌的妻子张漠寒在网上自曝被家暴,引发舆论关注。至此家暴事件俨然成了罗生门,谁是谁非仍需下一步的举证。

  在知名短跑运动员光环下,张培萌家暴事件被广泛关注。与张漠寒不同的是,更多女性遭遇家暴时不敢发声、不能发声,甚至即使发声也不会被外界所知。

  11月25日是“国际反家暴日”,根据世卫组织曾发布的报告,全球有30%的女性遭遇过来自亲密伴侣的家暴行为。其中,只有7%的女性选择了报警。

  近处的哭声与远处的沉默,你所熟悉或陌生的女性都有可能遭遇或者正在遭遇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

  家暴下的女性:跳楼求生与被虐亡

  2019年8月13日,丈夫窦某某在刘女士的服装店里对她进行了家暴。为了逃生,她从二楼跳下,双下肢截瘫,被鉴定为轻伤一级。“我不是自杀,我是逃生。”

  经过一年多的治疗,刘女士才勉强可以站立行走。如今,“那个场景下唯一的逃生选择”,仍给她的身体带来巨大痛苦。回想跳楼的举动,她对着记者说:“我不后悔。”

  刘女士以一种近乎决绝的方式得以离婚,脱离家暴的漩涡。然而,另一位遭遇家暴的女性就没那么幸运了。

  2019年1月31日,山东德州平原县方庄村女孩方某洋被虐待致死,年仅23岁。在媒体的调查中,让人们得以窥探她生命的最后时光。

  “天冷了,她时常被勒令在院子里罚站,有时穿单鞋,有时穿半棉鞋,隔三岔五罚一次,一站就是半个多小时。一旦没按要求干活,轻则被掌掴,重则被木棍抽打。刚开始被打,她还会反抗,后来被打骂怕了,经常有意躲闪。”在家人、邻居、村民的描述中,一个女孩被家暴的经历可见一斑……

  全国妇联曾做过两次大型抽样研究,2000年的结果显示,全国29.4%的家庭存在家庭暴力;2010年的调查则发现,婚姻生活中,24.7%的女性遭受过各种形式的家暴,其中5.5%涉及明确的肢体暴力。

  囿于环境、经历与认知,被家暴的女性,往往不能及时得到救助。

  女性走进婚姻,本该是通往幸福,它不能成为一场家暴的豪赌,更不能成为女性的噩梦。

  家暴的后遗效应:暴力成为代际遗产

  比家暴新闻更令人痛心的是,除了施暴者的暴力,被施暴者之后的“踢猫效应”也让下一代生活在恐惧之中。

  作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生活在暴力阴影下的妈妈们对暴力深恶痛绝。但是,当面对弱小的孩子时她们很容易摇身一变成为施暴者——时常因为小事对儿女拳打脚踢、暴力相加。

  在家暴阴影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都严重缺乏安全感。他们一方面迫切寻求“爱”以重建安全感,一方面又因为童年阴影,对亲密关系充满怀疑和焦虑。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M.Ehresnsaft教授通过20年的调查研究发现:如果孩子曾经长期经历家暴,他们的潜意识里就会认为,暴力是被允许的,暴力是解决问题的方法。目睹家暴,比自身被家暴带来的心理伤害更大。

  此外,根植于亲密关系的家暴,往往更难以脱离。美国临床心理学家雷诺尔·沃科在对数百名受暴女性进行研究后发现,很多经受家暴的妇女会变得难以离开受害人,她把这种特殊的心理与行为模式称为受暴妇女综合征。

  家暴,让年轻人恐婚情绪再度蔓延。越来越多的女性用“日常恐婚”、“感谢枕边人不杀之恩”来表达对于现实婚姻的无奈和恐慌。

  如何识别家暴?

  认识家庭暴力的重要方内容是认识施暴者。有家暴倾向的人并不会把家暴二字写在脸上,那么如何鉴别对方是否有家暴的倾向呢?

  国家职业资格认证二级心理咨询师毛蓓认为,施暴者往往具有一些偏激的性格特点:好猜疑、冲动、凡事持否定的态度、苛求;攻击性强并且有暴力的倾向;缺乏自我控制;对伴侣和婚姻有不切实际的想法;担心对方比自己更有能力,视对方如同自己的财产;如果对方无视自己的要求,就会产生敌对、攻击及残暴的情绪和行为。

  需要注意的是,施暴不取决于施暴者的学历、收入、种族和职业。实际上,高知人群的暴力行为可能更加隐蔽,因此及时的取证与验伤便格外重要。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在中国,尽管家暴多半与“打老婆”等同,但纵观世界各地,承受暴力的一方并不总是女性,部分男性也会成为家暴受害者。美国疾控中心2010年发布的一份关于亲密伴侣与性暴力调查显示,美国有28.5%的男性曾在亲密关系中遭受过强奸、肢体暴力或者跟踪;据日本警方统计,2015年接到丈夫被妻子严重家暴案件7557起,与5年前相比增加了9.5倍。

  遭遇家暴后,怎么办?

  如果在家庭中遭遇到严重的暴力,你可以:

  1、制订保护自己和孩子的安全计划:

  ①增强安全性:不要呆在家里较危险的地方(如厨房);不要在没有出口的房间争吵;靠近离门近的地方以便逃脱;把施暴者会使用的器具藏起来;将孩子转移到安全的地方或提示孩子离开家。

  ②离家一段时间:把需要带些什么,如何可以安全搬出,以及搬往何处提前想好备好。如果被迫立刻离开家,随时可取用。

  ③当暴力发生的时候,不要试图和施暴者讲道理(对方处于不理智的状态);不要生气或侮辱施暴者(这会越发的激怒对方);保护自己,尤其是头部和肚子;打电话求救或尖叫,尽力离开不安全的环境。

  2、寻求适当的帮助:

  ①不要将暴力事件保密,把它说出来,向邻居或朋友求助。想想可以给谁打电话,记住这些人的电话号码,如果安全的话,将他们的号码存入电话中。约定邻居如果听到你家中传出打斗声,可以报警。

  ②获得医疗帮助,治疗伤害的身体,留下暴力的证据。

  ③了解相关的法律政策。

  北京大学社会公益管理硕士、资深性与性别教育工作者谭雪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最重要的是让人们意识到,一旦对方有过暴力行为,即使对方跪地求原谅,一旦原谅,不久后依旧会继续发生,这就是所谓的“亲密关系暴力循环”,从甜蜜,到冲突,到暴力爆发,再求原谅,和解,而后甜蜜一段,又继续循环。谭雪明认为,一旦出现暴力行为,就要及时地反抗、求助,结束这段关系。

  家暴只有零次和无数次的区别,每一次沉默,都是对家暴的纵容。

  本文综合整理自超级育儿师、央视新闻、三联生活周刊、心探索、澎湃新闻、ELLEMEN睿士。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家暴张培萌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