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申康党委系统医务专家廖美琳:勇当中国肺癌研究领域排头兵

申康党委系统医务专家廖美琳:勇当中国肺癌研究领域排头兵
2021年06月21日 13:50 新浪网 作者 中国网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为回顾党的百年历程中上海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和文汇报联合开设“申康党委系统医务专家口述历史”专栏,进一步挖掘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展现一代代医务工作者在党的领导下赓续光荣传统,践行医者使命,锐意进取、砥砺前行的精神风貌,绘就一幅幅党旗在市级医院一线高高飘扬的动人画卷。

  口述人:廖美琳(上海市胸科医院首席专家)

  我是1957年进入上海市胸科医院工作的。当1970年胸科医院开设全国首个肺癌专科病房时,只有少数化疗的药物。不论是诊断还是治疗,医生的“武器”都很少。如今,肺癌治疗既有靶向治疗还有免疫疗法,而胸科医院正是国内最早开展基于基因检查的肺癌规范化靶向治疗的单位之一,已经形成了一整套靶向治疗的临床策略。

  同时,医院还积极主导或者参与了诸多国际多中心、国内多中心的靶向药物临床研究,在相关研究领域作出重要贡献。

  一路走来,胸科医院从未停下过创新的脚步。

  从医护面对肺癌的手足无措到治疗“武器”年年出新

  上世纪70年代,我刚开始接触肺癌患者时,大部分人的癌细胞病灶都像馒头、大饼那么大,当时在老百姓的印象里“生肺癌就是得了绝症”。早在1958年,胸科医院就开始探索肺癌的早诊断,成功改进了痰液瘤细胞检测方法。在上海首次报道阳性病例后,60年代阳性确诊率达到76.1%,有效提高了肺癌的早期发现率。

  但是,当时的化疗药物仅有环磷酰胺和五氟脲酰胺,因其疗效低,副作用大,患者往往很难完成治疗。而且患者白细胞指数一旦降低,我们便手足无措。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各种不同作用机理的新药涌现出来,同时,人们也不再把化疗作为晚期癌症的姑息治疗手段,而是当作进攻癌症的主要方式。患者的生存率比70年代提高了至少两倍。

  与此同时,多学科治疗(MDT)也开始进入大众视野。治疗前,外科、内科、放化疗、影像科、内镜中心、核医学等多学科医生集思广益,为病人制定最佳治疗方案。2000年以后,靶向药的出现使肿瘤治疗进入下一个飞跃时代。

  在医学上,肿瘤治疗绝不是有了新方法就把前面有效的治疗方法丢掉,而是互相结合,发挥更大的作用,未来晚期肺癌也可能成为一种慢性疾病。

  填补空白,早诊断早治疗推动中国肺癌诊治事业发展

  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胸科医院肺内科在肺癌防治方面就不断取得新成果,团队研究成果《肺癌诊治规范》成为全国肺癌的诊疗规范。

  1972年,胸科医院成为上海市肺癌研究协作小组组长单位后,开展肺癌防治网工作,利用防治网与肿瘤所协作进行中美肺癌病因配对调查的课题研究,牵头完成的肺癌流行病学的调查报告填补了我国肺癌流行病学的空白。

  1982年,启动课题“高危人群中肺癌计划防治的探讨”,普查了3万多人次。从中发现了8个早期癌症病人,课题于1987年12月通过成果鉴定。与此同时,以吴善芳、黄偶麟两位教授为主,在国内领先开展“扩大肺癌手术适应证的研究”,建立的新术式突破了手术禁区,手术对象扩大到高龄、小细胞肺癌化疗后手术、隆突重建、气管受侵、心肺功能不全、胸膜转移侵犯等患者,有效提高了5年生存率。

  这一成果获得1985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我于上世纪70年代末,在全国首次提出了小细胞肺癌化疗结合手术的多学科治疗,80年代将小细胞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从10%以下提高到36.3%,由此改变了以往小细胞肺癌不能手术的观点。

  徐昌文、吴善芳教授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孙燕教授共同主编出版的国内第一本肺癌专著《肺癌》,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已更新到第三版,对指导和规范中国肺癌的诊治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本书还获得1982年度“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其中,我有幸与周允中教授共同主编了《肺癌》(第3版)。

  近年来,“肺部小结节”成为大家越来越关心的话题。2016年,我们团队出版了《微·小结节肺癌》指导国内临床医生如何面对千变万化的肺部小结节诊治。这是国内第一部系统阐述“微·小结节肺癌”的专著。

  推动肺癌治疗的“多学科综合诊治”

  在肺癌治疗上,内外科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要走“多学科综合诊治”的道路。我的两位恩师徐昌文、吴善芳教授正好是一“内”一“外”。

  上世纪80年代,胸科医院就成立了上海市肺部肿瘤临床医学中心(以下简称“中心”),集合了一支由胸部肿瘤内外科、放疗科、病理科、放射影像科等专家组成的多学科诊治团队。通过多年临床实践,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肺癌诊断及治疗方法,建立了以5年生存率为考核指标的分子生物学预后指标。中心还建立了以病人为中心的全新组织结构和运转模式,成立肺癌日间化疗病房,解决术后患者化疗住院难问题。

  2013年中心更名为肿瘤科,依旧贯彻肺癌多学科规范化诊治的理念,在国内率先建立肺癌多学科诊治团队,开展靶向、免疫等新辅助治疗,内外多学科联合治疗,充分体现个性化治疗。

  为顺应疾病谱变化,2013年医院新设小结节专题门诊,每周四下午由呼吸科主任主持,病理科、胸外科、放射科及放疗科多位专家共同参与。随着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新治疗手段的诞生,医生手里的“武器”越来越多,患者的生存期也越来越长了,活五年,一、二十年的病人真不少。

  把肺癌变成慢性病的“理想”,一点点在成为现实。

  要实现肺病“慢病化”,首先要重视筛查。2013年,胸科医院尝试把重点慢性病防治、分级诊疗和肺癌早诊早治相结合,和徐汇区卫健委合作,共同开展“社区肺癌早期筛查”项目,在徐汇区多个社区运用低剂量螺旋CT开展肺癌规范化早期筛查,提出了一套符合中国人群特点的肺癌筛查“高危指标”。

  2020年,胸科医院和徐汇区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起开展“肺癌早期筛查及防治一体化项目”,打造肺癌防治的全程医疗服务链。现在,社区卫生中心与医院之间实现了影像检查、诊疗、健康管理信息等服务数据共享,打通了肺癌高危人群“初筛-转诊-CT筛查-诊疗-随访”的全程管理流程。也就是说,肺癌筛查“只跑一次”就够了,多方便啊!

  真心希望我们在社区推进多年的肺癌早筛及分级诊治新模式未来得到推广,造福更多的患者和高危人群。

  除了前端做好筛查,创新研发肺癌新药和新技术,也是推动肺癌“慢病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2018、2019年,医院专家发布了两项国产肺癌新药临床研究成果,获得了新药上市,引起国内国际医学界关注。这两项国产靶向药物的研究成果,对深受晚期肺癌折磨的患者来说,既有了获得更好治疗效果的希望,又可以减轻经济负担。

  一是肿瘤科主任陆舜教授领衔的国内首个、世界第二的肺癌第三代EGFR靶向药“阿美替尼”在2019年成功获批上市。这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EGFR靶向药,打破了晚期肺癌治疗耐药后只能依赖一种进口药的困境。

  二是呼吸内科主任韩宝惠教授领衔的一项研究,打出“国产免疫药+国产靶向药”“组合拳”。研究中的信迪利单抗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创新PD-1抑制剂,是免疫类药物;安罗替尼是中国自主研发并已获批上市的靶向药物。

  我们医生们做的这些努力,正一点点推动着肺癌“慢病化”进程,让更多患者有生存的希望和质量。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