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能控股集团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奋力谱写脱贫攻坚精彩篇章

晋能控股集团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奋力谱写脱贫攻坚精彩篇章
2021年02月26日 12:44 新浪网 作者 晋能控股集团

  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是中华大地五千年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壮举。

  2020年9月29日,山西省委、省政府新设成立晋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之初,在全力推进整合重组工作的同时,晋能控股集团坚持把精准扶贫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最大民生工程,紧扣农民增收这个核心任务,量化扶贫指标,优化扶贫方案,落实扶贫措施,奋力谱写脱贫攻坚精彩篇章。

  担使命勇作为 咬定青山不放松

  按照党中央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决策部署,在省委、省政府、省国资委的有力指导下,晋能控股集团积极务实推进,不折不扣落实,细化帮扶措施,确保真正帮到点上、扶到根上,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扶贫”先“扶志”,“扶志”必“扶制”。在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帮扶的天镇县,第一时间建立了常委包点、各矿包村、第一书记驻村的“三位一体”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同时,明确日常督导、重点检查、效能问责的督导考核体系,组建了忻州、朔州、天镇三个区域包村工作队,进村入户了解驻村工作队帮扶情况,及时协调解决相关问题。晋能控股电力集团驻村工作队严格执行“五天四夜”工作制,入户调查摸底,考察帮扶项目,与贫困群众同吃同住,围绕精准扶贫积极开展工作。为进一步加强贫困户帮扶责任人帮扶工作,晋能控股电力集团在原有《党员干部结对帮扶管理办法》的基础上,还印发了《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工作细则》,并按季度制定下发帮扶责任人到村入户时间计划,确保帮扶工作落实落细。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按季度召开扶贫工作例会,专题研究驻村帮扶工作,动态掌握扶贫工作进展情况,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各结对帮扶单位根据贫困村实际情况,提前制定年度帮扶工作计划,并按计划有序推进落实,保障驻村帮扶工作顺利开展。同时,按照“十项清零”行动要求,积极征求工作建议,切实推进问题整改,共排查问题六大类39项,已全部整改完成。如今,在晋能控股集团的大力帮助支持下,所帮扶的贫困村已旧貌换新颜,扶贫产业的正常推进运行让贫困村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原晋能集团党委制定下发了《晋能集团党员干部结对帮扶管理办法》,明确了帮扶责任人的推荐选派、工作职责、管理规范、保障措施等内容,调动帮扶责任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完成各项脱贫攻坚工作任务。原晋煤集团党委按季度召开扶贫工作例会,全体驻村工作队员、农村第一书记、结对帮扶党员干部深入走访贫困户,积极征求工作建议,切实推进问题整改。结对帮扶党员干部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入户帮扶,并在《扶贫手册》上填写帮扶情况。

  

  立下愚公志,啃下硬骨头。晋能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郭金刚多次到天镇县南河堡乡上畔庄村调研,提出了“将村里的剩余劳动力、黄土资源与矿井发展有机结合”的产业模式,确定了制作矿用炮泥、编织矿用袜子和加工金属网三个项目,项目建成后既增加了贫困户收入,又服务了矿井所需。

  截至目前,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已累计提供帮扶资金1800余万元,至2020年6月底,负责帮扶的15个省级委派和27个市县级的223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5069人已全部脱贫摘帽;晋能控股电力集团在吕梁市石楼县和忻州市河曲县共帮扶15个村,至2019年底,建档立卡的贫困户1437户4187人全部脱贫摘帽,实现整村脱贫;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2016年至2020年累计提供帮扶资金1510万元,共结对帮扶武乡县和岢岚县16个贫困村,累计结对帮扶贫困村劳动力务工就业729人次,贫困劳动力技能持证633人,目前16个对口支援贫困村已全部实现脱贫摘帽。

  上项目挑大梁 打造扶贫“聚宝盆”

  发展实体产业,助力脱贫致富。原同煤集团不断加大产业扶贫投资力度,因地制宜选择实施产业扶贫项目,发展实体产业,帮助贫困农民稳定增收。帮扶李家沟和斜坡两村分别建起了传统大梁榨油坊和水磨坊,发展特色旅游产业;帮扶河西村、东寺村建设“泽林源香菇种植合作社”、小型鱼塘、小杂粮加工车间,帮助贫困户发展农副产业;帮扶前马仑村修建农家乐,发展旅游项目。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四台矿驻大同市天镇县南河堡乡下夭村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孟利成,于2018年帮助下夭村筹建了小杂粮加工厂,当年种植户户均增收1500元左右,村集体增收2.3万元;在黄岭村,利用当地具有药用功能的“毛健草”开发的“黄岭山茶”成为山西省重点推荐的药茶品牌;在侯家夭村,应村民要求的800亩旱地改水浇地项目等成为农民长久增收的典型;在贾家窑村、李家沟等9个贫困村发展牛、羊、驴特色养殖项目;薛辛窑村的肉羊养殖项目经过几年的持续帮扶,养殖规模逐渐扩大,现已存栏600余只。因地制宜选择产业扶贫项目,积极发展实体经济,全力帮助贫困农民实现稳定增收,是精准扶贫攻坚的一剂良方。

  

  探索创新模式,享受阳光“伏”利。晋能控股电力集团积极探索光伏扶贫模式,自2016年开展脱贫攻坚光伏并网发电工程以来,与临汾市安泽县政府共同为全县建成40个贫困村村级光伏电站,总容量4800千瓦;41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安装分布式屋顶光伏电站,总容量1890.042千瓦。光伏电站并网电量所产生的收益会每月定期结算,切实让贫困村民享受阳光“伏”利。

  近年来,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帮助郭村镇发展光伏发电及肉羊养殖项目;结对帮扶贫困村开展光伏发电、圈养羊、牧养鸡等主导产业,重点扶持了庭院木耳、玉米仓储中心等特色产业,积极推进电商扶贫和劳务输出扶贫等新型产业;帮助黄道川村改造饮用水管路,修建蓄水池,帮助玉龙村建成打谷场,完善张家村村两委设施。

  谋创新寻突破 推广多种扶贫模式

  选一人,强一村,活一片。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驻村工作队是晋能控股集团党委打造的“钢筋铁骨”,是扶贫攻坚的急先锋。

  创新破难,消费扶贫“显身手”。为解决疫情带来的农产品“滞销卖难”问题,原同煤集团产业扶贫办公室第一时间研究对策,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和村组干部一起积极行动,当起农特产品的“推销员”和“代言人”,打通贫困地区农产品上行“最后一公里”。

  原同煤集团扶贫工作队进驻对口帮扶村天镇县薛辛窑村后,因地制宜开展产业扶贫,对青储玉米种植进行规范引导,开展专题讲座、技术指导,帮助村民掌握生产技术,科学选种育秧、规范田间管理、定向收购、定点加工销售,形成一条优质的青储玉米产、供、销产业链。在扶贫工作队的大力帮扶下,薛辛窑村绿色产业快速发展,村集体经济收入持续稳定,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村民幸福指数稳步提升。

  2016年至2020年,原晋煤集团积极开展助销帮扶村农产品活动,结对帮扶单位通过“以购代捐”等形式,累计结对帮扶贫困村销售农产品219.1万元。

  原晋能集团党委积极探索“以购助农”的消费扶贫新模式,鼓励机关单位采取“以购助农”“以买代帮”等方式采购贫困户产品;引导帮扶村贫困户发展绿色农产品,农货走上“高速路”,贫困户昂首阔步奔小康。

  

  2019年4月,原晋能集团扶贫工作队员武晨欢来到山西省吕梁市石楼县参加扶贫工作,针对个别村吃水难的问题,他将省里派发的第一书记补助和工作经费2万元用于修水工程,帮助村民们吃上放心水、干净水。如今,他已变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下河人”。与武晨欢一样,2015年4月起主动请缨到扶贫战线开展工作的晋能控股电力集团驻石楼县包村工作队长刘金虎,扎根石楼县近6年,积极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帮扶村实现整村脱贫作出了积极贡献。目前,晋能控股集团扎根扶贫一线的工作人员达500余人,他们中有人瞄准企业痛点做功课,有人不遗余力推广特色扶贫产业模式,有人为畅通农产品供销渠道尽心尽力……他们不忘初心,扎根在扶贫一线,与群众同甘共苦,不松劲、不懈怠,啃下扶贫的“硬骨头”,用实际行动书写责任担当,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智慧和力量。

  兜准底子,驻村帮扶;啃下“硬骨头”,根治山中贫;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种山药、养土鸡、放牛羊;科技扶贫解民忧,文化下乡为民乐;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扶贫攻坚的路上一环扣一环,走出一条流金淌银之路。

  晋能控股集团在奋力书写脱贫攻坚“收官答卷”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取得了经验与成果,实现了突破与超越,磨砺了精神与作风,这些必将融入三晋大地“精神航道”,为打造世界一流高科技、高效率、智能化、环境友好型现代能源旗舰劲旅贡献力量。(文/王力 任文生 责编/张起帆)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