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晋能控股集团生产原煤10121万吨,增幅7.5%;火电机组发电量完成104.8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4%;装备制造产业营业收入累计完成250.57亿元,同比增长11.37%。
聚焦山西省委“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和工作矩阵,晋能控股集团以“排头兵”的责任与担当,顶住疫情影响压力,上下同心戮力,严格风险管控,狠抓安全生产,强化经营管理,全力推进新项目建设,全方位提升智能化水平,大力发展绿色清洁能源,使企业蹚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2021年,晋能控股集团排名跃居世界500强第138位、中国企业500强第44位。作为山西省最大的煤炭企业,晋能控股集团切实履行国有企业责任,坚定扛起能源保供重任。2021年元旦、春节期间,该集团煤炭各环节员工全力奋战,保障煤炭稳定供应;2021年迎峰度夏期间,该集团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打出了保供稳价的“组合拳”;2021年三季度末,面对紧张的煤炭供应形势,该集团勇挑保供重担,圆满完成了对全国7个省区市的煤炭保供任务。
2021年,晋能控股集团严格执行电网调度指令,做到发电机组应开尽开、应发尽发,以占山西省四分之一的省调火电装机完成了山西全省三分之一的省调火电装机发电量;承担了2.28亿平方米供热面积的供暖任务,占山西全省热电联产机组总供热面积的30.4%;建成6项输变电工程,实施农网升级改造,加强设备检修维护,全面做好负荷预测,滚动调整电网运行方式,进一步提高了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2021年全年发电量同比增幅达14.2%,供热量全年完成9173.6万吉焦,增幅18.4%。全年未发生拉闸限电情况,圆满完成了12个县区2.24万平方千米296万人口的保供电任务。
2021年以来,晋能控股集团加快推进绿色转型,积极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奋力谱写高质量绿色发展新篇章。
2021年,晋能控股集团111座煤矿进入先进产能序列,深入推进绿色开采,63座矿井113个工作面实现小(无)煤柱开采,116座矿井195个工作面实施停采煤柱优化,共计多回收资源1410万吨。全面开展智能建设,塔山、同忻两座矿井列入国家级智能化示范矿山,麻家梁煤业公司列入山西省智能化示范矿井,建设完成了“50+15”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值得一提的是,智能矿山创新实验室成果暨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发布,标志着全国煤炭行业首个科研创新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建成。
同时,晋能控股集团持续推进生态治理。积极开展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固废治理,新建4座污废水处理厂、4项中水回用工程,淘汰190台1523蒸吨燃煤小锅炉,完成84台气化炉的间接冷却改造,以及18座矸石山综合治理工程和20座矸石山附属设施建设。
晋能控股集团还在清洁能源领域持续发力。按照“大力发展、拓展发展、快速发展、效益发展”的定位,大力拓展光伏、风电、地热能发电、风光储能等15个发展方向。截至2021年年底,晋能控股集团清洁能源已累计与当地政府签订项目合作开发容量3344万千瓦,入库容量2049万千瓦,已取得19个项目总计194万千瓦建设指标。沁源抽水蓄能项目列入山西省“十四五”重点实施项目,大同新型储能电站项目列入山西省能源局“新能源+储能”示范项目名单。
今年,晋能控股集团将继续推进绿色开采,积极开展“三下”开采、矸石返井充填开采、废弃巷道压缩空气储能等绿色开采方式,实现低碳发展。加速智能化项目集群建设,将完成王家岭等6座智能化示范煤矿建设,并在2021年基础上,再建设150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包括40个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和110个智能化掘进工作面;打造马脊梁、王家岭2个智能化洗煤厂样板;建设13个无人值守变电所、4座无人值守压风机房等智能化、无人化配套项目;对70座矿井监控或通信系统启动升级改造;启动信息化、智能化系统流程再造工作,实现9个系统的内外部兼容、“一张网”运行;智能化装备产能将达到8900万吨。
在清洁能源方面,晋能控股集团已先后开工建设了长治沁源300兆瓦光伏项目等11个清洁能源项目。今年计划建成投产19个项目,力争在年内装机规模达到1000万千瓦。根据相关规划,到“十四五”末,晋能控股集团清洁能源装机将达到3000万千瓦,力争达到4000万千瓦,占比达到总装机容量的50%以上。(转自:新华财经)
作者:邱美|蒋亚春
责编:王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