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山西石窟与摩崖造像的前世今生

山西石窟与摩崖造像的前世今生
2023年06月14日 16:38 新浪网 作者 港视零距离

  

  “五千年文明看山西”,看的是山西的文化和历史,山西可以说是“宝藏”众多,特别是地上文物更是占到了全国的近70%,但是有很多“国宝”级的地上文物我们却知之甚少,今天老杜就带您了解山西石窟寺与摩崖造像的前世今生。

  

  了解山西石窟寺与摩崖造像还得缘与著名考古学家、文博大家张庆捷的一次邂逅说起,6月10日有幸在晋中市博物馆倾听了张庆捷先生“山西石窟寺与摩崖造像”讲座,让老杜对石窟寺与摩崖造像在山西的现状有了充分的认知,同时也深入了解了佛教文化在山西的发生、发展历程及其对历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

  石窟寺是我国极具代表性的重要文化遗产,它集造像、壁画、建筑与一体,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而且反映了中华文化特征、中外文明交流和多民族国家统一的历史。山西古代石窟遗存较多,类型丰富,分布与全省11地市。

  

  根据最新专项调查统计,全国共有石窟寺2155处,摩崖造像3831处,共计5986处。山西省调查登记石窟寺(含摩崖造像)485处,其中,石窟寺279处,摩崖造像206处。全省11市分布分别是,大同20处,朔州7处,忻州49处,吕梁33处,太原25处,阳泉44处,晋中135处,临汾45处,长治78处,晋城46处,运城3处。

  开凿年代(部分石窟有多个年代的造像,故总数大于485)为南北朝的221处,隋唐的119处,五代的1处,北宋的46处,南宋的8处,元代的18处,明代的80处,清代的26处,另有47处至今无法考证,具体年代不详。新发现石窟寺(含摩崖造像)58处,其中,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23处(石窟寺17处、摩崖造像6处),省级文化保护单位12处(石窟寺9处、摩崖造像3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48处(石窟寺96处、摩崖造像52处),登记文物点244处(石窟寺132处、摩崖造像112处)。山西省调查的481处石窟及摩崖造像中,窟龛数量总计6574个,造像数量总计85639尊。

  

  山西485处石窟寺(含摩崖造像)中,有37处石窟寺(含摩崖造像)作为旅游资源加以开放利用,其余454处石窟寺及摩崖造像均未对外开放。其中云冈石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已成为享誉世界的旅游胜地;此外还有太原天龙山石窟及龙山石窟已建成著名的旅游景区,在省内外有较大的影响力;还有一部分石窟,也已成为省内及当地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旅游景区,如晋中的石马寺、晋城的羊头山石窟等。

  山西石窟寺开凿始于北魏武周山石窟,至唐代时达到顶峰,宋、元、明、清时期也陆续均有开凿,形成比较完整的石窟造像艺术序列,呈现出公元5世纪以来中国佛教石窟造像艺术的清晰脉络。山西古代石窟,分布范围不同,时代也有差别。从规模讲,大致可分为三级,第一级是大型石窟群,有代表的就是云冈石窟,名列全国三大石窟之一,无论石窟数量、佛像数量以及各种佛教题材故事的雕刻,或是体量,均为全省第一。

  

  云冈石窟始建于北魏文成帝和平初年,由昙曜主持,即著名的昙曜五窟,为云冈第一期石窟;之后迁都洛阳开凿的为第二期;迁都后至北魏正光年间开凿的为第三期。这是山西石窟之源头,其他地区的石窟,都是云冈石窟之分流。

  云冈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约一公里,依自然山势分为东、中、西三区。现存主要洞窟45个,附属洞窟209个,雕刻面积达18000余平方米。造像最高为17米,最小为2厘米,佛龛约计1100多个,大小造像59000余尊。云冈石窟佛教艺术按石窟形制、造像内容和样式的发展,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

  

  云冈早期(第一期)石窟有五个,即所谓“昙曜五窟”《魏书·释老志》记载:“和平初(460) 年….…昙曜白(文成)帝于京城西武州塞, 凿山石壁, 开窟五所”,亦即今云冈第十六窟至第二十窟,开凿时间是自和平元年至六年(460-465年)。此五窟皆为单室大像, 有近椭圆形平面、穹隆顶、模拟草庐形式的窟室;窟内的巨大佛像,主像形体高大,占据窟内面积的大部分;佛像是三世佛(过去佛、当今佛和未来佛)和千佛 ;以及佛像的姿态、布局和浑厚磅礴的造型等。

  中期(第二期)自和平六年至太和十八年迁洛阳(465-494年),中期石窟指云冈石窟的第七、八窟,第九、十窟, 第十一至十三窟,第五、六窟和东端的第一、二窟与第三窟等。

  

  这一期石窟平面多方形,多具前后室,个别的类似第一期的椭圆形草庐形式,窟顶多雕出平棋;且多双窟并开的组窟:有的窟内中部立塔柱;窟内壁面上下分层、左右分栏地排列,内雕龛和本生、佛传题材,后者并附雕榜题,出现造像题记;大像少,但形象的题材多样化,流行雕出世俗的供养人行列,附有题记;凸起式的衣纹,逐渐被简化的断面作阶梯式的衣纹所代替。

  汉魏以来分层分段附有榜题的壁面布局、汉式传统的建筑形式及其装饰,日益增多;佛像的服装,在第二期晚期也出现褒衣博带的样式;出现利用已开凿的石窟壁面,雕造小龛的做法,有单像龛、并列像龛以及重层的像龛;都与前期情况异趣,显然这是石窟日趋与汉族文化融合的演变。

  

  晚期(第三期)石窟, 主要在云冈石窟西部,还有的是二期大窟的附窟。时代始于迁洛(494年)前后迄于正光年间(520-525年)。云冈晚期石窟的特色, 主要表现在没有成组的窟,中小窟多,布局多样的小龛遍布云冈各处。三期石窟可以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塔庙窟、千佛龛、三壁三龛式洞窟和四壁重龛式洞窟。窟口外面的崖面上出现了券面和力士等雕饰,这种雕饰愈晚愈繁缛。佛像都渐趋清秀,下垂衣襞折叠增多,菩萨帔帛出现交叉穿璧装饰等,也多展现于晚期。飞天形式也由第一、二期的露脚变为不露脚。

  第二级是中型石窟,如太原天龙山石窟、高平羊头山石窟、祁县子洪石窟、昔阳石马寺石窟等,时间晚于云冈石窟,北朝至唐代,少数到了明代,石窟数量、佛像数量、各种故事题材,或像窟体量,都远远小于云冈石窟,但是又大于其他石窟。

  

  天龙山石窟分布在天龙山东西两峰的悬崖腰部,有东魏,北齐、隋、唐开凿的24个洞窟,东峰八窟,西峰十三窟,山北3窟。各窟的开凿年代不一,以唐代最多,达十五窟。第九窟“漫山阁”中的弥勒大佛坐像高约8米,比例和谐,容貌端庄凝重;下层观音立像。

  

  羊头山石窟,有的分布在山巅,有的在山腰,有的为窟,有的为龛,原有规模及顺序已不可考,现状可分为九区。较大窟龛二十多个,小型佛龛八十多个,窟洞平面多为方形。还有千佛碑一通。时代早至北魏,晚至唐代。山巅山腰雕石塔六座,北魏至唐,高度4--6米不等,平面方圆两种,高者七层,密檐式,低者两层,楼阁式,形制古朴。

  

  “子洪石窟”,位于祁县古县镇子洪村东的昌源河左岸双泉山山崖上,石窟坐西朝东,最早开凿于北朝(从造像的最早风格推断,当是北魏)时期,后历经隋、唐及明代续凿并修葺,始成今日之规制。子洪石窟现残存各式窟龛约二十处,大小造像百余尊,明代题记两处,石碑两块。在石窟背后的山凹里就是圣觉寺遗址,寺院已片瓦无存,只残留明代建造的喇嘛式舍利塔一座。

  第三级是小型石窟,或几个一组,时代或早或晚,或是单窟,数量与体量都小。但是这类石窟最多,遍布全省各地,有的也很精美,如釜山石窟。

  

  

左权井沟石佛寺石窟。

  山西的石窟主要分为如下几类:一、雕镌大型佛像的大像窟;二、模仿佛教殿堂的佛殿窟,也称为方形窟;三、窟内设中心塔柱的塔庙窟;四、僧房窟中专为禅行的小型禅窟;五、涅槃窟;六、主要为僧人生活起居的僧房窟。

  一.大像窟大像窟是指窟内雕凿高大佛像的石窟。如云冈前期的“昙曜五窟”。北朝晚期也有大像窟,如高平定林寺大像窟。

  二.佛殿窟(方形窟)此类洞窟,平面多作方形,故研究者将其称为方形窟。因其使用功能与寺院佛殿相似,也被称为佛殿窟。这是中国石窟中最具典型性的窟型,遍布各地石窟,其流行使用的时间也最长。洞窟平面一般为方形,或横长方形。洞窟形制的差异和变化,主要表现在窟顶上。其式样有:券形(纵券和横券),穹隆形,覆斗顶形等。

  三.塔柱窟、塔庙窟学界根据其洞窟的形制特点,也称其为中心柱窟。窟中心的塔是其主要特征。如云冈第六窟等。

  四.禅窟,是一个汉语词语,是指禅师窟,即修禅者所住之窟或禅修窟,为僧尼持戒、禅慧、安心坐禅修道的场所。这种窟内一般没有造像和装饰,仅有石榻和禅坐,有的是真正“洞徒四壁”,仅可容一人躺卧或坐禅。在高平就有这种禅窟。

  五.涅槃窟这是专为安置涅槃像而开凿的洞窟,是佛殿窟的变异形式。洞窟平面为横长方形,窟顶有覆斗顶、梯形顶、横券顶等式样。涅槃像安置在正面壁的涅槃台上。左云县马道头乡元坪村睡佛寺石窟,现存洞窟5个,主窟位于窟群中部,坐北朝南,内雕睡佛1驱。

  

  

阳泉市盂县上文村摩崖造像。

  历代石窟遗存

  1.北魏石窟遗存:山西有多处北魏石窟遗存,其中武乡良侯店石窟和太谷水库石窟是北魏孝文帝迁都前的石窟,相当于云冈石窟第二期。其他的都是迁都以后的遗存,相当于云冈第三期甚或更晚。

  2.东魏石窟遗存:东魏石窟如天龙山石窟东峰的第2、第3窟,形制为方形、覆斗顶、三壁三龛,佛像身着褒衣博带式大衣,佛和菩萨裙下部皆为八字形裙摆,面相清瘦,与东魏造像中常见的面相丰圆、身体健壮的形象有所区别,因此该石窟时代应该是北魏到东魏。高平市高庙山石窟、平定开河寺石窟第二窟等,也属东魏时期,形制约为方形,穹窿顶,左右壁和后壁有坛,坛上雕一佛二弟子像。左右壁有像有龛。佛像身着双领下垂式袈裟,裙摆略短,呈水平状展开。后者顶部为四角撰尖顶,三壁三龛,题材为一佛二弟子或一佛二菩萨。佛像身体健壮,双肩比高庙山的较宽,身着双领下垂式袈裟,衣纹单薄,裙摆略短,呈水平状展开。

  3.北齐石窟遗存:齐佛教石窟和摩崖造像存在不少,遍布全省,或大或小。这时期洞窟的主要特点是,形制为方形、覆斗顶、三壁三龛,帐形龛较多。从造像特点看,佛像肉髻有馒头状高肉髻、低平肉髻、螺发低平肉髻,面相分清瘦和较丰圆两种,身体健壮,衣纹做双阴线。佛像的服饰除褒衣博带式外,还有以双领下垂式或袒右式袈裟,菩萨像装饰的华丽程度超过以往,原先帔帛在胸腹间呈“x”形交叉穿壁的样式依然存在,又出现了腹部前挺、帔帛沿身体两侧下垂的造型。造像题材以一佛二弟子、一佛二菩萨居多,此外还有思惟菩萨、维摩文殊和各种形式的供养人侍佛形象。

  4.隋唐石窟遗存:西隋唐时代的窟龛也有不少,分布在忻州、太原、晋中、阳泉、临汾和晋东南的长治和晋城,数量不次于北朝。就这些石窟特征看,三壁三龛的洞窟形制仍然继续沿用,平面近方形,覆斗顶很流行,佛像和菩萨像面相更加丰满慈和,佛像流行双领下垂式袈裟,菩萨服饰更为华丽、出现了弯腰扭胯的动作。如沁源县王和镇贾郭村东,石窟群最东端1号窟,原有窟檐,现已损坏,前壁原有题记,多已破坏,现存13行,50余字,从内容看为当时开窟造像人的题记。石窟外门两侧有两个力士,窟内为方形,穹窿顶,三壁是一坛二龛,窟深112厘米,宽112厘米,高114厘米。后壁又一坛,坛上有阁,阁高85厘米,宽75厘米,上有鸱尾,阁内有一佛二菩萨,后面两侧满铺千佛龛。西壁有一龛,内为一佛二菩萨。东壁也有一龛,为一佛二菩萨。前壁也是千佛龛。

  5.宋辽金元石窟:阶段石窟数量较少,该阶段石窟多见于大同、朔州、忻州、长治一带,且数量较少,共30余个。该阶段的典型石窟,一是沁源县灵空山宋代净身窟,一是见于怀仁县何家堡乡清凉山辽金石窟,还有浑源县千佛寺窟。元代石窟最好的是太原龙山道教石窟。

  6.明清石窟遗存:量最少,见于大同、朔州、吕梁、忻州、阳泉、长治、晋城等,总数约50多个,分布较多的是忻州。

  

  

太谷白大石石窟。

  山西石窟寺包括摩崖造像类型较多,分布广泛,延绵不断。北朝至隋唐,数量最多。上到皇家和各级官僚,下至民间百姓,都参与开凿。遗存主要是礼拜性质的和发愿纪念性质的,是研究石窟寺演变和佛教传播的珍贵资料。

  云冈石窟是山西石窟寺之源,北方中小的石窟形制、特征和佛教艺术,在云冈三期基本形成,以后的石窟,虽然有所变化,各有其时代特征,但也深受“云冈模式”的影响。

  山西石窟寺分布受交通路线影响。北魏时,平城至洛阳交通要道上,石窟较多,如祁县子洪镇石窟、武乡良侯店石窟、高平羊头山石窟,都在道路附近。北朝中后期,晋阳至邺城交通要道两侧,也有不少北朝晚期石窟。晋阳至邺城交通分南北两道,两道沿线都有许多石窟。

  本文整理自张庆捷先生“山西石窟寺与摩崖造像”讲座

  图片来源于:人民日报文艺、云冈石窟官网、《中国文物地图集·山西分册(上)》第18-19页

  博主正在组建山西游学季有兴趣的网友可以添加WX158616294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来自于:山西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