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暴力伤医犯罪的防范措施

暴力伤医犯罪的防范措施
2020年11月27日 00:00 新浪网 作者 湘湘xv

  近年来,无论是在日常的诊疗过程中还是在疫情防治期间,针对“白衣天使”们的暴力侵害层出不穷。暴力伤医犯罪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严重社会问题。对于该种犯罪,需要标本兼顾,辩证对待。一方面在个案中应依法处理,另一方面要依托相关制度与法律规则进行有效的防范,具体可从强化法治宣传、增强保障防范与推进医疗改革三个层面进行。

  一、从潜在犯罪入手,强化法治宣传

  暴力伤医犯罪的始因在于医患纠纷解决的不当,终致犯罪人通过诉诸暴力的方式宣泄心中不满。事实上,对于医患纠纷的解决,我国法律能够提供切实依据的除民法典外,还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规章存在。可见思考暴力伤医犯罪的重点并不在于法律是否存在缺陷与漏洞,而在于如何使得法律效果真正落到实处,为此需要加强合法途径解决医患纠纷与暴力伤医犯罪法律后果的双重宣传。该种宣传不能简单汇流入一般法治宣传的大类之中,而应“专事专办”,对前者的处理流程与法律后果,配合案例与实践操作进行细致地介绍。宣传渠道可在传统媒体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配合时事政策进行宣传,在新媒体平台上以更为浅显易懂的方式,如短视频、漫画的形式进行教育。

  二、从医院安全入手,增强保障防范

  医疗卫生机构安全防范措施的不到位是暴力伤医案件屡发的外因,在法治宣传业已展开的前提下,不能排除一时冲动而知法犯法的情况。增强医院的安全防护措施,提高医务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仍有相当的必要。就医院安全防护而言,美国犯罪学家奥斯卡·纽曼所提出的“防卫空间理论”认为,通过环境的设计可以有效减少犯罪发生的几率。具体地说,在医疗卫生机构中,可以进行所谓“信道控制”的做法:通过设置栅栏或守卫的方式防止未经许可的人员进入限制性区域。此外,还可以采取“观察控制”的方式:在各医生办公室等伤医事件高风险区域设置监控摄像头,尤其是在医院入口处对有“医闹前科”或形迹可疑的人员及时发现。在上述区域还应安装“一键求救”装置,使得医护人员在伤医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传递求救信息。同时还应培养医护人员对于患者的共情能力,努力在合情合法的框架下解决或不发生医患纠纷,并组织医护人员学习常用的自我保护技巧,安排相关知识的培训和指导,医院应定期进行“医闹”、伤医事件处置的演练,做到防范于未然。

  三、从医患关系入手,推进医疗改革

  排除个别极端暴力犯罪的情况,医患纠纷背后的利益冲突是暴力伤医案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我国医疗医患纠纷中的冲突主要由“看病难”“看病贵”与纠纷解决成本较高组成。就前者而言,对基本医疗服务实行分级诊疗制度势在必行,通过分化医疗资源,可以有效引导轻症患者前往分流等级较低的小型医院或地段医院接受治疗,使大医院有更多的精力诊治重症患者,由此不但医护人员的压力减轻,治疗效果提高,他们同患者及家属的交流也通畅与便捷,医患关系将趋于和睦。同时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及大病保险中的财政投入也应提高,在患者因病致病、因病返贫的局面扭转之后,汹涌于医患纠纷背后的利益纠葛自然药到病除。而就纠纷解决成本较高的问题,首先应杜绝对“医闹”等不合法途径网开一面,避免“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恶性循环出现。其次应使医疗过程透明化,在实务中,医患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往往使得患方处于不通过法律手段就无法取得相应补偿,通过法律手段又缺乏相关知识、数据与渠道以准确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最后导致人财两空的两难境地。患者求助无门是多次暴力伤医背后的最大催化剂。所以,本着纠纷有效解决的要求,应使患者及其家属有知情权和信息对称的权利,并且相关鉴定、诉讼费用应有条件地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之中。暴力伤医事件并不只是由患者的不理智导致,应从原因入手,从制度中寻求根本的解决办法。

  【来源:江苏法制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犯罪法律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