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张小龙、华为余承东、京东数科陈生强:厉害的人,从不在最牛的时候吃老本

腾讯张小龙、华为余承东、京东数科陈生强:厉害的人,从不在最牛的时候吃老本
2019年12月13日 08:03 新浪网 作者 互联网er的早读课

01

  一家帮人养猪的数字科技公司

  2019年,长白山的一家养猪场,京东数字科技的工作人员,为猪栏里安装了24小时监控仪器。

  这些仪器,自带“猪脸识别”技术,可实时监控每一头生猪的生长数据,通过识别猪的咳嗽声,及时发出疾病预警,并汇报给兽医和饲养员。

  腾讯张小龙、华为余承东、京东数科陈生强:厉害的人,从不在最牛的时候吃老本

  腾讯张小龙、华为余承东、京东数科陈生强:厉害的人,从不在最牛的时候吃老本

  众所周知,京东数科,原本擅长做金融科技,帮助银行、基金等金融机构做信贷,做财富管理。

  如今,它却孕育出中国最擅长养猪的数字科技,这听起来有些魔幻。

  一个在原本的航道上活得好好的公司,为何愿意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做这种看似“不务正业”的事情呢?

  其实,留心观察一下商业圈,就会发现这种“离经叛道”的事比比皆是:

  早年的诺基亚,主业是伐木、造纸;

  拍出《纸牌屋》等爆款美剧的网飞公司,起初做的是DVD租赁业务。

  靠一种业务“从一而终”活下来的公司,反倒没那么常见。

  书单君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书,就与这个现象有关:《第二曲线》。

  腾讯张小龙、华为余承东、京东数科陈生强:厉害的人,从不在最牛的时候吃老本

  作者查尔斯·汉迪是英国知名管理哲学家,他在书中写道:

  任何一个有机体,无论是动物、人或是由人所创造的产品,最终都难逃“生命周期”的自然规律,从诞生、成长、衰退,到最后结束。

  一家企业,想要逃出“生命周期”律,就必须不断迭代和创新,找到第一增长曲线之外的“第二曲线”。但这对一般的大型企业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

  因为,这要求企业走出“舒适区”,在处于巅峰状态时,就开始寻找另外的活路。

02

  厉害的人,从不吃老本

  值得留意的一个现象是,在今天中国互联网行业,京东数字科技并不是第一家在主业鼎盛期,就着力培养“创二代”,开创“第二曲线”的企业。

  2011年,国内进入智能手机时代。

  那一年,小米正式发布第一代互联网手机,取得领先优势,而迟疑多时才进入手机行业的华为,却还在为运营商定制低端机。

  意识到智能手机时代的来临,时任华为欧洲区总裁的余承东,主动请缨,希望以内部创业的方式,扛起华为智能手机重担。

  任正非一开始相当犹豫,但决定进入后,便毫不犹豫大手笔支持。

  他的支持,并不只是给钱这么简单,而是放手放权,让余承东独立于华为主线业务之外开拓新天地。

  腾讯张小龙、华为余承东、京东数科陈生强:厉害的人,从不在最牛的时候吃老本

  上任不久,余承东就大刀阔斧砍掉了运营多年的贴牌手机业务,定位中高端品牌。这引起了内部的争议,欧洲运营商甚至一度要挟终止服务。

  但跌跌撞撞一路走来,如今华为手机业务,终于做到国内老大,再过三年,甚至有可能成为全球第一,从中获得的收入更是占据公司收入的半壁江山。

  事实证明,在主线业务鼎盛之时,放手放权培育出公司新的增长点,是极其明智的。

  设想,假如华为并没有进入手机行业,留恋在旧的舒适区,就不可能取得今天的地位。

  余承东之于华为,就相当于陈生强之于京东数科。

  腾讯张小龙、华为余承东、京东数科陈生强:厉害的人,从不在最牛的时候吃老本

  2013年,京东数字科技成立,由陈生强担任CEO,当时这只是一个20多人的小团队,目的也只是为了服务于用户的金融需求。

  但CFO出身喜欢数字的福建人陈生强,却硬是带着团队,走出了一条数字科技的巅峰之路。

  开头提到的用数字科技帮助养猪,其实只是京东数科的创举之一。

  前不久,它在广西南宁火力发电厂的技术实验,也取得了突破,不仅大幅节约能源降低能耗,又能够为环保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但当初大概没有谁会想到,数字科技能这么广泛运用于实体经济。

  同样是2011年,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在依靠QQ这个主要流量入口活得倍儿滋润的腾讯,也感到了一丝丝危机。

  顺应移动互联,是直接将QQ打造成移动版,还是另寻新路?腾讯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关口。

  值得庆幸的是,就像华为有余承东,京东数字科技有陈生强,腾讯有张小龙。

  这位当今中国最知名的程序员,几乎是以完全独立的身姿,打造了一个低调、简约的新产品,这就是微信。

  和QQ喧嚣的特点不同,微信处处充满了文艺内敛的性格,那张孤独的蓝色星球开机画面,成为了永恒的经典。

  在刚刚推出的前3个月,微信表现平平。但站在时代的风口,推出语音对讲、查找附近的人、摇一摇、支付等功能之后,微信最终还是取代了QQ,成为腾讯最重要的业务板块。

  其实一直到今天,QQ的流量都还是不错的,腾讯就算不做出改变,估计也能活得很好。

  但腾讯的厉害之处,是它在最有资本吃老本的时刻,保持着危机感、饥饿感,从而抓住了未来十年乃至二十年的“第二曲线”。

  在主营业务如日中天之时,将整个公司的业务倾斜到一个陌生的领域,必须具备眼光长远的最高决策者,以及勇猛的冲锋陷阵的将士,二者缺一不可。

  原因是,就像一个人掉入蜜罐不愿意轻易出来,一个企业在原来的业务上发展得很顺利,也会没有任何动力自我革命。

  所以,有时候优势也会成为一种陷阱,就是这个道理。

  腾讯张小龙、华为余承东、京东数科陈生强:厉害的人,从不在最牛的时候吃老本

  一般来说,很多原有业务顺风顺水的企业,在发展一项新的品类业务时,往往会拖泥带水。

  比如,一般的企业,会将原来的优势,平移到新品类之中,不愿意主动切割、独立发展新品类——按照这样的逻辑,对于腾讯来说,就是把QQ打造出一个新的移动版。

  但这种平移,看似聪明取巧,却多以失败告终。

  这是因为,一个成功的业务板块,会聚集大量包括运营、销售、产品经理、设计等等在内的既得利益群体,让他们放弃现有的利益,或做出改变,几乎不可能。

  如果要在新的品类中赢得胜利,只有痛下决心,与过去优势彻底分割,放手让新事业新领导独立发展。

  从京东数字科技,到华为的手机,再到腾讯的微信,以及相对应的三位“创二代”,莫不是如此。

  用查尔斯·汉迪在《第二曲线》一书中的话说就是:

  在生活中为了向前发展,有时候彻底的改变是必要的,这意味着开辟一条与当前完全不同的新道路,这通常要求人们对熟悉的问题拥有全新的视角。

03

  找到你的“第二曲线”

  中国这几家互联网企业,知道如何在巅峰时期迅速转身,但在商业史上,有太多沉迷在过去的余晖中而无法自拔的企业。

  1998年,柯达公司内部,已经感觉到了传统胶卷业的萎缩,但它依然沉醉在传统产品的市场份额和垄断地位。

  直到2003年,传统影像部门销售利润已经从2000年的143亿美元锐减到41.8亿美元,柯达才下定决心转型,放弃胶卷业务,进攻数码产品。

  可惜时机已过,来不及赶上对手了,它的市场地位最终被佳能等品牌取代。

  腾讯张小龙、华为余承东、京东数科陈生强:厉害的人,从不在最牛的时候吃老本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实柯达早在1975年就已经发明了第一台数码照相机。

  由此可见,掉进蜜罐里,就算已经知道危机来临,甚至已经拥有进入新时代的技术门票,都有可能转身不及。

  这是因为,一个人、一个组织,只有在自己安稳的时期,才更有资源和精力去找寻下一个安稳区间,等到巅峰过去,安稳不再了,临时转型,往往为时已晚。

  这就是查尔斯·汉迪说的:

  当你知道该走向何处时,你往往已经没有机会走了。

  他给出的建议是:

  任何一条增长曲线都会滑过抛物线的顶点(增长的极限),持续增长的秘密是在第一条曲线消失之前开始一条新的S曲线。

  腾讯张小龙、华为余承东、京东数科陈生强:厉害的人,从不在最牛的时候吃老本

  这或许也是为什么,在华为最如日中天的时候,任正非先生反而会说:

  华为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成功会蒙蔽人的眼睛,越成功,就越是难以割断固有的成功模式,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又何尝不是失败之母?

  从这个角度来说,腾讯的张小龙、华为的余承东,京东数科的陈生强,都堪称了不起的厉害角色。他们通过企业内部“二次创业”,开创的事业,也相当值得敬佩。

  《左传》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国家如此,企业如此,个人的发展又何尝不是如此?

  从兴衰成败的商业案例里,相信各位“书米”也能得到关于自身发展的启示。

  来源 | 书单(ID:BookSelection)

  作者 | 书单君;编辑 | 鱼丸汤圆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张小龙华为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