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50岁以后,日常做到“五不贪”,身体健康,易长寿

50岁以后,日常做到“五不贪”,身体健康,易长寿
2022年06月22日 23:43 新浪网 作者 健康生活八十年

  俗话说,人过五十,知天命。

  的确,很多人到了50岁以后,便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什么对于自己来讲,才是最重要的;

  知道了理想实现的艰难,故而做事情,努力便好,不再追求刻意的结果;

  知道了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能健康地活着,才是最大的赢家!

  

  那么,50岁以后,日常应该如何养生呢?

  50岁以后,日常做到“五不贪”,身体健康,易长寿

  一、不贪快

  1、起床快

  

  人在睡眠的时候,血压通常比较低,刚苏醒时,血压会快速上升。

  因此,在早上醒来后,不要起床过快,最好是先静躺3分钟左右,伸伸懒腰,在慢慢起床。

  这样做,有助于避免因体位忽然变动,造成的头晕,以及血压波动引起的病症等。

  2、排便快

  

  排便,反映出一个人肠道健康与否,也是衡量身体健康的重要标准。

  50岁以后,人体肠道蠕动的功能会慢慢下降,加上粗纤维摄入过少,很容易引起便秘等不适。

  因此,排便,尤其是便秘的时候,一定要慢一些,不能心急,否则容易给脑部血管造成过多压力,引发脑血管疾病。

  3、吃饭快

  

  我们常说,吃饭要细嚼慢咽,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

  一个人,如果吃饭速度过快,食物便会得不到充分地咀嚼;

  这样不仅会给肠胃带来负担,还会伤害到消化道黏膜。

  另外,咀嚼的好处在于,咀嚼的次数越多,分泌的唾液也越多,而唾液含有溶菌酶,具有杀菌的作用,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也就越大。

  二、不贪吃

  1、油腻食物

  

  50岁以后,很多人们,便不太注意保持体形了,尤其在吃的方面,常常不忌口。

  尤其是喜欢吃一些油炸,油腻的食物。

  长期吃这类食物,很容易导致肥胖的发生,而肥胖,则是带来诸多疾病的根源!

  因此,日常饮食,还是清淡一些为好,控制体重,少吃油腻食物。

  2、辛辣食物

  

  辛辣食物,虽然有一定的好处,如开胃,促进食物,但其并不适合长期食用。

  长期吃辣,会对胃产生不良的影;

  另外,吃太多的辛辣食物,会使皮肤变得粗糙,长痘痘,还容易刺激鼻子和咽喉。

  因此,50岁以后,为了身体健康,能少吃辣,就尽量少吃为好。

  3、腌制食物

  

  腌制食物,是传统食品,也是众多家庭的饮食习惯。

  但是,长期吃腌制食物,对人体的伤害也是极大的。

  腌制,其实就是让食盐,大量渗入食品组织内,来达到保藏食品的目的。

  因此这类食物,营养价值低,含盐量超高,会给肝肾带来严重负担,危害身体健康。

  三、不贪杯

  

  俗话说,酒虽好,但不能贪杯。

  偶尔喝点酒,固然有一些益处;

  但若长期饮用,其危害却远远大于这些所谓的“益处”。

  因此,50岁以后,不论什么场合,如果能不喝酒,尽量就不要喝酒了;

  如果一定要喝酒,劝你还是少喝一点,这也是对自己的身体负责。

  四、不贪气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微笑,它自然也会对你微笑;

  你对它恶言相向,它也会对你怒不可遏。

  而众所周知,怒,伤肝,还会导致血压的骤升,让身体变得更糟糕,心情变得更差,损害身心的健康。

  所以,50岁以后,不要做一个爱生气的人,要时刻保持积极的情绪,迎接每一天。

  五、不贪欲

  

  不论男女,过了50岁以后,身体的各项机能便会开始下滑。

  如果在这个阶段,依然“放纵”自己,对身体是极为不利的。

  日常过于“贪欲”,会消耗过多人体的精力,甚至出现头昏眼花,腰膝酸软,严重脱发等现象。

  因此,日常“适度”即可,切不可过于贪婪。

  人过50,想要少生病,多健康,每天坚持3件事!

  1、每天笑一笑

  

  笑,能保持身体的活力,增强身体的技能,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笑,还能延长人体寿命。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活跃大脑。

  笑的好处有很多,因此每天不妨多笑一笑,给身边人带来欢乐,同时也能促进自身的健康。

  2、每天一运动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

  运动,能让身体的细胞都活动起来,让人拥有好的气色,并且更加健康。

  因此,50岁以后,每天要坚持一项运动,无需特别强烈的运动,也无需时间过长。

  每天坚持30分钟的运动,如慢跑,散步,太极等。

  3、每天足睡眠

  

  人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睡眠中度过的。

  可见,好的睡眠,对人体来讲,至关重要。

  每天要保证充足的睡眠(6-8小时即可),能够有效调节神经系统,提高自身免疫能力,有益身心健康。

  好的睡眠,能够消除机体的紧张状态,调节神经系统,使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降低,有益于身心健康。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