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爱问】读杨万里的诗 过向往的生活

【爱问】读杨万里的诗 过向往的生活
2020年07月05日 16:59 新浪网 作者 江西新闻广播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种向往的生活。有一种生活,存在于宋代诗人杨万里的诗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这些极具画面感的诗句,都出自杨万里的笔下。夏日炎炎,趁着荷花盛开,我们一起去到杨万里的故乡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找寻诗中的惬意田园。

【爱问】读杨万里的诗 过向往的生活

  湴塘村口的荷花

  《小池》

  宋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放学了,伏生希望小学的孩子们三五成群、结伴回家。走到湴塘村的村口,是一大片荷花池,足有100多亩。池里,有的花已经盛开,有的正是“尖尖角”的模样。孩子们争相背诵起了古诗《小池》。

  没想到,这群孩子里有好几个都是湴塘村人,和八百多年前的“诚斋先生”杨万里多少有些宗亲关系。这片荷花池,正是当地为了纪念杨万里在去年重新种下的。

  “原来这里有10多口塘,现在都填掉了。我们小时候天是在这里洗澡。”同样出生在湴塘村、陪同爱问记者采访的吉水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联主席杨巴金家的老屋,就在距离杨万里旧居不远处,门前依然能找到好几口面积不大的池塘。这些年,杨巴金一直致力于对杨万里的研究。他告诉记者,杨万里在湴塘村先后住过三个地方:他的父亲是一名教书先生,因为家里贫穷,只好在南溪南边盖了三间茅屋,简陋得连门扉都没有;中进士后,杨万里搬到了南溪北边的北山脚下;晚年弃官回乡,住在南溪桥附近的东园。

  “这是他第二个住的地方。他有一句诗,“吾庐在南溪,溪北北山半。”我家在南溪,溪的北面有一座山叫北山,北山一半的地方,所以从这个角度上去50米正好是“溪北北山半”的位置。”

【爱问】读杨万里的诗 过向往的生活

  当地还原杨万里旧居

  杨巴金分析,杨万里的《小池》,极有可能就是在这里写下的。

  “通过他的时间考证,是写于1176年农历5月端午节的前后。因为杨万里(的诗)都是以时间的先后排序。而且他前面几首诗也是写的在家乡附近的,后面几首也是写家乡附近的,可以表明这段时间他正好是在吉水家里,所以他这首《小池》一定是家乡附近的。但不能说100%是哪个地方。”

  《小池》收录在小学一年级下册课本中。这首诗,活泼有趣,生机盎然,浅显上口,没有使用任何生僻复杂的词句,几乎每个人都能很轻易地理解诗句中描绘的景色。《小池》,正是杨万里“诚斋体”最具代表性的诗作之一。

【爱问】读杨万里的诗 过向往的生活

  湴塘村的小池

  《宿新市徐公店》

  宋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在宋代文学史上,“大江东去”辛弃疾、“绿肥红瘦”李清照,几乎代表着宋词的最高成就。而在豪放派、婉约派之外,杨万里创造的“诚斋体”,犹如一支尖角小荷,带来了一股清新的诗风。

  杨万里,字廷秀,南宋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被称为“诚斋先生”。相传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流传下来的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可现存的杨万里诗作,几乎没有一首是36岁以前的。

【爱问】读杨万里的诗 过向往的生活

  杨万里塑像

  杨万里早期诗作具有典型的“江西诗派”风格,用词精巧,多用典故。35岁前,他写了1000多首诗。可是他渐渐感到,自己写的诗虽然精炼,但在遣词造句上下了不少功夫,读起来反而非常吃力拗口。他决心和过去缺乏生活气息的诗告别,36岁时,他一把火把自己的诗作全部都烧掉了。

  “目的就是要突破“江西诗派”藩篱。因为“江西诗派”当时强调典故,强调“点铁成金”,要求对的很拗口。所以他自己写的很累,又要对平,又要包含典故。我说杨万里的诗好在哪里,就是不需要翻译。跟李白一样,“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不需要翻译。“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不需要翻译。”

【爱问】读杨万里的诗 过向往的生活

  明周臣绘《杨万里诗意图》

  36岁的杨万里,重新开始。他到田间和百姓交谈,到山野间听流水鸟鸣,闲来无事,就宅在家中看着门前嬉闹的儿童……他创作出不少反映自然风光、田园生活、民间疾苦的作品,诗句变得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创造了语言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家乡的景物,是他笔下常常出现的主角之一。

【爱问】读杨万里的诗 过向往的生活

  爱问记者在南溪桥采访杨巴金

  “(南溪就是他以前家门前一条)家乡的小溪,相当于母亲河。杨万里关于家乡的南溪,他一共是写了55首诗,散文涉及到南溪的有12篇。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喜欢荷花,这是毫无疑问的。假如你漫步西湖时想要吟诵几首古诗,这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肯定是不错的选择。和《小池》的小巧精致不同,这首诗色彩浓烈,大气豪迈。据杨巴金考证,杨万里的诗作中,写到荷花的诗超过百首,堪称最爱荷花的诗人。而从杨万里的许多诗作中,也可以透露出他的性格正如荷花一样。

【爱问】读杨万里的诗 过向往的生活

  小荷

  杨万里从小勤奋读书,从政后力主抗金,反对议和。他为人刚正不阿,大胆上书,痛陈国家利病,提醒宋光宗薄赋税,聚民心,提出了“兴国在人”的政治思想。杨万里曾五次弃官,在“仕”与“隐”的矛盾中,最终厌倦官场,隐居乡间,再也没有出山过。

  “杨万里的诗用6个字形容:前期清新,中期简易,晚年平淡。他晚年在这里15年,朝廷一而再再而三要他出去当官,他是坚决不去当官。正直、清廉、嫉恶如仇,他一生就是娶了一个老婆。”

  晚年的杨万里,与南溪为伴,以荷花为友。他在“三三径”旁开辟了一个花圃,命名为“万花川谷”,栽满了各种奇花异草。他的笔下,写小池、写西湖、写乡景……写出了许多人向往的生活。

【爱问】读杨万里的诗 过向往的生活

  杨万里墓

  1206年,杨万里在80高龄时去世了。这样的高寿,想必与他热爱自然的心境也有很大关系吧。家人遵照他的遗愿,将他安葬在村西800米处南溪畔的莲花岭,墓地至今保存完好。而在湴塘村的杨氏宗祠里,保存着一整套清乾隆年间木刻板,这是杨万里的后人请工匠专门刻制的诗集文章。1492块刻板,不仅是湴塘村最重要的宝贝文物,也提醒着杨万里的后人们这位诗人不凡的文学功绩。

【爱问】读杨万里的诗 过向往的生活

  湴塘村杨氏宗祠

【爱问】读杨万里的诗 过向往的生活

  清代木刻板

  “杨万里所有的诗集都在这里。而且我也对比了一下,四库全书《诚斋诗集》一共是4239首,家刻版《诚斋诗集》一共是4243首,比四库全书多四首。四库全书有三首在家刻版里头没有,但是其他的是家刻版里头有的四库全书没有。所以这套可以说是很重要的版本价值。”

  尽管放置了几百年,木刻板仍然保存完好。曾有不少人想使用刻板再次印刷出版,但因为工程浩大,一直没能实施。目前,江西省图书馆还保存着三套清代流传的家刻本,其中一套非常完整。这些年杨巴金正致力于对这套木刻板进行整理修正。

  “全部以家刻版的诗的文字为准。确实错了的,我在注释里头进行说明。涉及到的人名、地名以及创作的时间,我也做了一些解读。已经大约做了80%。”

【爱问】读杨万里的诗 过向往的生活

  清代木刻板中的杨万里像

  吉水的湴塘村不仅出了个诗情画意的杨万里,村里还有一个浩气长存的大英雄,金庸先生曾以他为原型将他的故事写进了《射雕英雄传》。他是谁?下周日《爱问》将为您揭晓。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