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界首市芦村镇红薯成为农民增收的“吉祥三宝”

界首市芦村镇红薯成为农民增收的“吉祥三宝”
2019年11月15日 17:06 新浪网 作者 人民网安徽频道

  小徐村集体经济组织350亩40多万斤红薯售罄;均张村集体经济组织60多亩15万斤红薯售完;安徽华章农副产品400亩红薯基地陆续归仓;在界首市芦村镇的田间地头、街头巷尾,人们议论最多的话题就是今年红薯的收成,红薯成了该镇农民眼中的一块块“金疙瘩”。

  界首市芦村镇红薯成为农民增收的“吉祥三宝”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老百姓现在生活好了,都注意养生了,大鱼大肉吃腻歪了,红薯、萝卜、花生都成了五星级酒店‘五谷丰登’拼盘的主打菜,粗茶淡饭的红薯成了俏头货。”该镇芦村集50多岁居民李彦斌掩饰不住满脸的惊奇,“这些杂粮和瓜菜是我童年时代的痛,特别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粮不够、瓜果凑’的三年困难时期,忙时吃干,闲时吃稀,不忙不闲时半干半稀;红薯茶、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早上剌晚上剌、一顿不剌红薯茶;在那个年代,我们生产队是天天吃、月月吃、年年吃,吃得口中发腻,吃得肚子发胀,吃得胃里冒酸水,吃得两眼发直头发蒙,真的觉得红薯讨人嫌!不过话又说回来,红薯命贱好活易栽,插下一拃长的秧子就能生根发芽,秋天能长个碗口大的红薯,确实养活了一代人。”

  “春吃叶、夏吃花、秋吃果、冬吃根,红薯浑身都是宝,现在超市里红薯叶、红薯梗就分捡精装按份卖。”安徽华章农副产品基地负责人李海章乐呵呵的说,“红薯不易窖藏,为了延伸红薯产业链,增加农民收入,红薯经清洗打浆、磨粉过箩、四次除沙,甩干烘潮,勾芡旋皮、和面下粉、成品晾晒等环节,可以生产出粉面、粉皮、粉丝‘吉祥三宝’,由四五毛钱一斤的红薯块经过千锤百炼,‘摇身一变’就是10元钱一斤的‘三粉’产品,这些貌不惊人、‘讨人嫌’的红薯疙瘩在我眼里就是‘金疙瘩’哩。”

  界首市芦村镇红薯成为农民增收的“吉祥三宝”

  “没有金刚钻揽不得瓷器活,黄沙土‘窑变’成细瓷器”,仅华章“三粉”加工有限公司在流转650亩土地种植红薯的基础上,又投资500多万元、建造8670平方米厂房,购买系列生产机械,打造“粉碎车间、过滤窖池、冷库车间、烘干车间、成型车间”流水式生产线,长期用工30多人从事生产“三粉”加工,据悉,该产品已获得国家农业部门资格认证,口感鲜香润滑,是居家常备和馈赠亲友的“精品”,从“农家小院”到“大雅之堂”,皆能“上得厅堂、下得厨房”。

  目前,该镇万亩农业示范园生机勃勃,红薯产业方兴未艾,数千人从事的红薯产业成了农民异军突起、致富增收的“吉祥三宝”。(李建华)

  (责编:郭宇、金蕾欣)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吉祥三宝红薯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图片新闻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