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网贷机构数量正式清零,但反思不能停

网贷机构数量正式清零,但反思不能停
2020年11月30日 21:47 新浪网 作者 资管裕道人

  从5000家到0家,P2P网贷至此彻底退出历史的舞台.

  11月27日,中国银保监会首席律师刘福寿介绍,全国实际运营的P2P网贷机构到今年11月中旬完全归零。

  看完这则消息,不得不感叹:P2P网贷大浪终于退场

  

P2P借贷曾经的辉煌,可谓是浩浩荡荡,史无前例。如今从高峰到低点,从最高峰的近6000家到如今一家不剩,不过短短数年时间。

  从曾经的互联网金融之光到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其中待遇之悬殊,令人唏嘘;其造成的破坏力,让人揪心;其命运的起起伏伏,也令众人迷惑。

  虽然P2P网贷平台全部清零,但是真正的挑战或许才刚刚开始。

  追责,追赃,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应受到保护,而反思也不能停。

  一.严监管下的网贷

  今天网贷行业的清零,要从4年前开始说起。

  2016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元年,继《指导意见》和《征求意见稿》推出之后。2016年8月银保监会出台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针对P2P网贷的性质、定位、展业和借贷额度都作出了详细的规定,被称为史上最严监管。

虽然《暂行办法》规定了边界和红线,但是落地却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

  一方面是因为网贷平台数量众多,鱼龙混杂,且已经形成了相当的规模,涉及到大量的公共投资。如果用力过猛,则会严重危及出借人和投资人的资金安全,引发金融震荡;另一方面,如果行动过于迟缓的,则会给那些违法分子以腾挪空间,大搞资金转移和旁氏骗局,然后一拖再拖,最终将风险积累到不得不出重拳的局面。

  

  《暂行办法》的出台,是有着深刻的背景的。2016年那一拨网贷平台的暴雷,至今想起来还心有余悸。从钱爸爸到牛板筋,这些在当时可谓是明星级的网贷平台,瞬间从神坛跌落。

  而到了2019年,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关于做好网贷机构分类处置和风险防范工作的意见》,这就是网贷著名的175号文。该《意见》明确了网贷行业以引导机构退出为主要的工作方向,175号文所传递的精神就是:能退则退,能关就关。

  如今网贷机构的清零,是对175号文精神的彻底贯彻和执行。

  也就是在那一年起,各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纷纷发布公告。从湖南开始,到山东省再到网贷发达的深圳市。总之地方政府的态度明确而又简单:要么转型,要么清退。

  从横空出世到最终覆灭;网贷机构的清零,代表着一个金融时代的终结。

  二.网贷发展再回顾

  P2P网贷全称peer to peer online lending ,也就是所谓的点对点网贷借贷。该模式来源于获得2012年诺贝尔和平奖的尤努斯,其所创立的小贷银行。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这种模式乘风而起,在中国迅速成为行业的风口。P2P网络借贷在国外的代表有ZOPA,lending club。作为互联网信息中介的P2P网贷,将投资人的资金和借贷相匹配,以收取服务费等为主要的盈利模式。

  国内第一家P2P网贷平台是宜信,后来是上海的拍拍贷,还有深圳的红岭创投和平安旗下的陆金所、团贷网等平台

  2013年前后,恰逢中国利率市场化拨云见雾,“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精神激励着创业者,加上内外部环境的微妙变化,互联网金融一跃成为了时代的风口,而作为互联网金融代表的P2P网络借贷也迎来自己的高光时刻,最高峰时全国有近6千家的平台,借贷余额在万亿规模。

  

  风口爆发之际,各路玩家纷纷入场。

  从互联网巨头到传统金融机构,从草根玩家到上市公司,以至于当时给网贷公司分类的时候,就有一类分类标准为股东背景。诸如上市公司系、民营系、风投系扥等等。

  一个行业爆发性增长之际,也导致了整个行业鱼龙混杂,乱象丛生;一些一开始就不怀好意的创业者,将庞氏骗局和资金池那一套搬到网络借贷中,并打着“金融创新”、“普惠金融”和“颠覆传统金融”的旗号而大行其道。

  而2016年那一波暴雷,正式开启了网贷严监管的大潮。

  监管的175号威力非同一般,为了适应合规的要求,尽快尽早摘掉P2P的帽子,不少平台也开启了转型。典型代表如美国上市公司宜人金科旗下的网贷平台宜人贷,公告称将成为集团金融科技产业唯一的网贷平台,不再新增出借和借款业务。

  另一家老牌网贷公司-拍拍贷,已将主场从网络借贷转向了金融科技;而曾经的行业一哥,含着金钥匙出身的平安陆金所;也不得不剥离P2P业务,进而转型消费金融。

  

  古人云: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

  等到行业老大都已经清退并且转型的时候,也预示着网贷这个行业的前景极为灰暗,到今天网贷平台的清零,就是上述言论的最好验证和注解。

  三.网贷的缺陷和贡献

  没有哪一个行业像网络借贷那样,起飞的轰轰烈烈;而到没落的时候,可谓是片甲不留,一个都没剩下。

眼看他起高楼,宴宾客,楼塌了;而且坍塌的如此彻底,如此悲凉。好一似食尽鸟头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其实,P2P网贷作为一种商业模式本身,没有好与坏一说。从理论上来说,P2P网贷作为传统金融的补充和民间借贷的一种形式,其实对于长尾客户而言是有裨益的。板子不能拍在这个模式本身,但实事求是的来说这种模式在国内很难走的通。

  P2P的原意就是个体对个体,是一种模式和技术。互联网时代,P2P以网络为媒介实现了个体对个体的贷款。正如比喻的那样,信息中介类似于介绍相亲的媒人,如果要求它“刚性兑付”,就像婚后一方如果认为婚姻不幸,要媒人承担所有责任。这无疑是荒唐和可笑的,现实中也极少出现这种情况。

  

  国内网贷之所以走不了纯信息中介的模式,最主要的莫过于国内征信体系的不健全,最纯正的网贷模式仅仅只是信息的中介;但是在资本的推波助澜下,网贷平台要想做大就必然跳出信息中介的范畴,开始向信用中介异化。而背离了本质和初心的网贷行业,也在必然开始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为了满足投资者的刚性兑付,为了抢占市场做大规模,很多平台开始变形,然后变异,最后变性。

  网贷的贡献

  说贡献可能不是一个讨巧的事情,但事实就是事实。

  不可否认的是,网贷野蛮生长给这个行业,金融环境带来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P2P模式对于互联网消费金融,互联网汽车金融等细分领域的崛起所做出来的贡献。

  从某种程度意义上来说,P2P网贷对于推动民间借贷的阳光化,推动传统金融机构的革新,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都是做出了相应的贡献的。在指导意见中,对于以网贷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所做的贡献是承认和认可的。此一时彼一时,不再赘述。

  正如前文所述,商业模式本身没有好与坏之说,都是因人而异。

  四.后续工作才刚刚开始

  尽管网贷整治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进展,但清退中的网贷风险依然较大。正如专业人士指出的那样,网贷风险整治虽取得进展,但要充分认识到后续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再加上疫情影响,剩余运营机构“三降工作”进展缓慢,存量风险依然艰巨,退而不清、退而难清的问题存在。

  也就是说,清退风险仍然值得关注。

  网贷的彻底清退,不仅仅只是止步于实际运营的平台压降到零。专项整治接近尾声并不意味着清退工作的结束,越是接近尾声,越要加强收尾工作、推进清退进程。

  目前,绝大部分的平台在清退转型过程中或者被立案,出借人待收资金规模达到了几千亿;而如何平稳解决出借人的资金问题,保护投资者的合法利益,将是网贷清退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今后一个时期,监管和其他部门的重要工作。

  

  出借人的资金回收问题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因为平台本身存在违法行为,违规挪用资金;有的则是借款人违约导致的坏账,有些借款人在网贷整治大潮下,心存侥幸而故意甚至恶意逃废债。对有些平台而言,逃废债甚至成为平台无法正常清退的主要原因。所以对于这些恶意逃废债者,必须严肃追责。

  正如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车宁所言:

“化解的关键还在于切实保障出借人的合法权益,核心应围绕合同履行之契约精神采取措施,厘清各方法律关系及权利义务,促使借款人积极履行义务,使得出借人能够实现其所享有的债权,有序维护其合法权益”。

  银保监会曾透露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思路:

  一是各地区各部门要将处置存量风险作为后续较长一段时间的核心工作来抓;二是各地要持续完善停业机构的资产处置程序,在坚持市场化和法治化原则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多措并举。

  化解网贷清退时期的风险,一大核心是“清偿挽损”,最大程度地减少投资人的损失。

  保护投资者,责无旁贷

  11月21日召开的金融委第四十三次会议再次强调,秉持“零容忍”态度,维护市场公平和秩序。要依法严肃查处欺诈发行、虚假信息披露、恶意转移资产、挪用发行资金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严厉处罚各种“逃废债”行为,保护投资人合法权益。

  

  随后的11月23日,北京房山区开始了行动。房山打击非法集资和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外发布《关于开展集中打击逃废债行为专项整治行动的通告》,决定组织开展集中打击逃废债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并“点名”玖富普惠借款人,要求其主动履行还款义务,及时归还借款本息,否则将进一步采取失信惩戒措施。

  相信很多人对这一举动并不陌生,实际上2020年的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年中工作座谈会就谈到了这一点。核心就是加强惩戒力度,提高处置效能,最大限度挽回群众损失。

  实际上整个2020年,监管始终将追赃挽损作为风险处置的核心要求,千方百计依法合规拓宽可清退资金来源。加大对网贷平台借款人恶意逃废债行为的惩戒力度,切实提高资产处置效能,最大限度挽回群众损失。这个时候,投资者只有相信监管,坚定信心,配合有关部门。让逃废债无处遁形。

这不是一件小事,而是事关千万家庭福祉的大事。或者说,群众的事无小事。

  反思不能停

  轰轰烈烈的网络借贷整治行动,如今总算有定论。针对这一整治行动,北大教授彭冰写过一篇《反思互联网金融监管的三种模式》。他认为,运动型治理模式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其代价是巨大的。因为在整顿之前,投资者、消费者都可能承受了巨大的风险损失。

如果说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是一场伟大的叛逆,是历史带给我们的惊奇,那么P2P更像是一出意外的插曲。只不过,从监管者、从业者到消费者,都付出了太多代价,甚至是不必要的代价。

  而现在,所有的行动就是将代价降低到最小

  最后的最后

  网贷从出生到覆灭,更像是一场黑色而非美丽的意外。轰轰烈烈的生,悄悄默默的死,留下的是一地鸡毛,一堆坏账还有一大批血本无归的投资者,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多样的:

  既有监管真空和鼓励创新给与网贷爆发式增长的空间,也有互联网和资本大力推动带来的行业疯狂扩张;既有金融创新者初心不变的竭力探索,也有不怀好意者的步步惊心的欺诈设局;既有金融知识薄弱而贪图高收益的投资人,也有疯狂借贷最后跑路的恶意逃废债者,还有这个社会的推波助澜。

  在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造成了网贷今天这样的一个局面。

所以一味的批评监管的无作为,彻底否认P2P网贷模式和从业者,一股脑地归责于投资人的贪欲,都是不可取的。这些情绪和言论都能够理解,但是终归都过于片面。

  正如文章标题所述的那样,网贷机构清零仅仅是一个阶段的结束;另一场保护投资人利益,打击逃废债,化解金融风险更是一场史无前例的硬仗和持久战。

  

  国家金融委多次强调了“保护投资者”的准则,而最近对于YM事件相关方的追责,也表明了高层和监管部门的决心和勇气。

  再见网贷,再也不见!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