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一镜到底”的《1917》,怎么就成了今年奥斯卡的最大失意者?

“一镜到底”的《1917》,怎么就成了今年奥斯卡的最大失意者?
2020年02月12日 20:55 新浪网 作者 藤井树观影团2011

  奥斯卡之后,韩国电影如烈火烹油。包揽四项大奖的《寄生虫》,将韩国电影的奥斯卡成就直接刷到了历史级。

  最新消息是,该片不但北美放映影院翻倍,HBO还宣布剧版,由奉俊昊和亚当·麦凯联合执导,“绿巨人”马克·鲁弗洛或有望出演。

“一镜到底”的《1917》,怎么就成了今年奥斯卡的最大失意者?

  还有多少人记得,这届颁奖典礼之前,大家最看好的《1917》?当金球和制片人工会奖揭晓,这部此前名不见经传的电影受到了无数关注,却在瓜分胜利果实的时候少了它一口。

“一镜到底”的《1917》,怎么就成了今年奥斯卡的最大失意者?

  但是该片依然拿下了最佳摄影、最佳视觉效果、最佳音响效果三个奖项,连最佳视效都没留给《复联4》。综合这三个奖项你也可以知道,这肯定是一部视听体验爆表的电影。在这背后,是顶级团队完成的惊人成就。

  导演萨姆·门德斯,英国首屈一指的好导演,除了作为凯特·温斯莱特的前夫为人所熟知,他还是《美国丽人》《革命之路》等佳作的导演。

  在此前结束了两部007电影的执导之后,他时隔五年,拿出了这部在北美被惊为天人的《1917》。

“一镜到底”的《1917》,怎么就成了今年奥斯卡的最大失意者?

  《1917》获金球最佳影片

  加上金牌摄影罗杰·狄金斯坐镇,《1917》再一次祭出评奖大杀器“一镜到底”。虽然和《鸟人》一样是伪一镜到底,但摄影上为了完成这种视觉效果用了大量巧妙的镜头设计,也让老爷子再提最佳摄影小金人。

  回归电影,《1917》本身的观感怎么样?

“一镜到底”的《1917》,怎么就成了今年奥斯卡的最大失意者?

  《1917》

  导演: 萨姆·门德斯

  编剧: 萨姆·门德斯 / 克里斯蒂·威尔逊-凯恩斯

  主演: 乔治·麦凯 / 迪恩·查尔斯·查普曼 / 科林·费尔斯

  类型: 剧情 /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 / 美国

  片长: 119分钟

1

  战场上的公路片

  如我们所知,《1917》是用伪一镜到底的手法,拍摄了一战期间两名英国士兵穿越战场、传递一个情报的过程。两个小时的片长,一天的叙事时间,他们需要找到德占区内疾速推进的德文郡二区部队,告诉他们:进攻取消了。

“一镜到底”的《1917》,怎么就成了今年奥斯卡的最大失意者?

  其实我们都想得到,他们一定能到那个地方,传达那个命令,但有趣的在于其中的过程。电影是以一种公路片的方式,展示了这段1917年4月6日发生在法国前线的一件小事。而公路片的核心,正如我们所知,是个人的成长主题。

  英国来复枪第八团的两名代理下士布雷克和威尔·斯科菲尔德,被要求穿越战线去德占区传令。威尔表示很慌,大本营的官老爷们是说前线德国人已经走了,但他们真的清楚前线情况吗?而且只有两个人,德国人留下几个打扫卫生的就够他们喝一壶的!

“一镜到底”的《1917》,怎么就成了今年奥斯卡的最大失意者?

  让威尔更慌的是,布雷克已经上头了,他发了疯似的往前线跑,原因很简单,他的哥哥就在等着进攻的德文郡二区部队,可能中德国人的圈套全军覆没,和其他足足1600人!

  虽然是我有一口面包就给你半口的好友,威尔和布雷克事实上并不是一路人。后者显然带着强烈的荣誉感,想想他的哥哥已经是上尉,或许布雷克来自军人世家。但对于威尔来说,战争就是一场灾难,勋章都可以拿来换酒喝。

“一镜到底”的《1917》,怎么就成了今年奥斯卡的最大失意者?

  很明显的是,威尔更适合成为公路片里成长的那个人。这一路上的种种遭遇,都让他一点点接近他所厌弃的荣誉感,明白战争中个人的存在到底有什么意义。

  他们穿过了尸横遍野的交战区、残垣断壁的小镇和冗长狭窄的战壕。期间无论是布雷克的死,还是那次险死还生的中枪,都在不断激活威尔那颗在战争里逐渐冷却、变得利己和冷酷的心。

“一镜到底”的《1917》,怎么就成了今年奥斯卡的最大失意者?

  战争片的优秀从来不是因为血肉横飞的视觉爽感,而应该是讲述生命的可贵,人性的可贵。《1917》无疑做到了。

  在这些战争片里,常见的手法是会让大兵们短暂地进入一个家庭,成为其拯救者并陷入正常生活的梦想,直到第二天离开。《1917》没能免俗,但确实把这种眷恋和希望感刻画得极其动人。

“一镜到底”的《1917》,怎么就成了今年奥斯卡的最大失意者?

  当威尔离开了女人和那个孩子,他的奔跑变得迫切,乃至为了救人不惜穿过整片战场。当他面对理查德·麦登饰演的布雷克的哥哥,我们才能真正卸下紧张感,并因为这对兄弟的情感、抑或其他开始落泪。

  他救了1600人,但这或许根本无意义,因为索姆河一天就死了六万人(有趣的是,这场战役在威尔的记忆里完全清零了)。或许下一次,这1600人会在另一次战争中荡然无存,甚至威尔自己也会在下一秒被下一颗子弹击中。

  但在他坐在草地上享受阳光的那一刻,他是英雄,这就足够了。至少在这片杀戮之地,人性还未走远。

“一镜到底”的《1917》,怎么就成了今年奥斯卡的最大失意者?

2

  一次荒诞的战争纪实

  从故事来说,这可以说是一次很标准的战争片叙事,同时也足够简单。一镜到底的局限,让我们不会看到一次如《兄弟连》式的战争全景。它是个人的,私密的。

  事实上,这是萨姆·门德斯献给他祖父的一个礼物。和彼得·杰克逊为此制作了《他们已不再变老》致敬祖父一样,是一战结束一百周年的某种纪念。

“一镜到底”的《1917》,怎么就成了今年奥斯卡的最大失意者?

  《他们已不再变老》

  这决定了该片的视角是极为有限的,但个体细节的丰富,让我们看到了整个战场的更多深层内涵。

  比如他们的衣食住行,军人把臭靴子味儿的面包当奢侈品,德国人已经出了狗肉的罐头,但英国人同样把这当美味。

“一镜到底”的《1917》,怎么就成了今年奥斯卡的最大失意者?

  在这背后,是两个国家、两个阵营在战争中已经无限消耗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沙俄因为一战的巨大牺牲和财政赤字导致了推翻帝国的起义,1918年底德国在连连胜利中投降,同样是因为老百姓的钱袋子无力支持。

  即使如此,我们会看到电影里德国人的战备和计划都比协约国要好。德占区的地下工事完备整齐,即使在对战过程中,他们也有诱敌深入寻找战机的计划。

  而英国人,坐在指挥部里的是根本不清楚前线战况的蠢材。德国人战壕里跑的耗子,都比英国这边的肥。

“一镜到底”的《1917》,怎么就成了今年奥斯卡的最大失意者?

  事实上,一战的荒诞感要更多于电影里描述的这一切。回顾历史,甚至很难像二战一样用正义或非正义划定双方,毕竟挑起战争的人失败了,而胜利者在之后主导了全世界最臭名昭著的一次分赃大会。这也是为什么好莱坞喜欢拍二战,那才是真正的主旋律嘛。

  所以可以理解战场上种种上下不一致的闹剧,上级传达涉及1600条人命的军令只用两个人,还用谚语告诉他们“独自旅行的人走得最快”;口口声声说没有德国人,还是给两人带上了手雷。

“一镜到底”的《1917》,怎么就成了今年奥斯卡的最大失意者?

  还有最后麦肯锡上校的直白之语:他们今天派士兵来让我们停止攻势,很快又会再派一两个来告诉我们黎明发起冲锋,这场战争结束的唯一方式,就是“最后一个人死掉”。而这句话讲述的,就是如威尔这样的士兵在战场上的全部价值。

“一镜到底”的《1917》,怎么就成了今年奥斯卡的最大失意者?

  应该说,这不是一部标准的战争片,更像是战争背景下的一次人性探究,它太安静也太严肃了。两小时中,至少有一半都只存在着低低的环境音和两位主角对话的人声,真正的战场镜头只有最后的一小段冲锋。

  因此,导演萨姆·门德斯其实是以他一贯的拍摄风格,拍了一部披着战争片外衣的惊悚文艺片。但同样的,我们看到了不止一场战争、一个时代里生存的人。

3

  “一镜到底”有利有弊

  比起《俄罗斯方舟》这样真正一刀未切的长镜头电影,《1917》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一镜到底,它仍然是由多个较长时间的镜头拼接而成,只是将镜头间剪辑的痕迹巧妙地隐藏起来,营造出一气呵成的流畅视觉体验。

“一镜到底”的《1917》,怎么就成了今年奥斯卡的最大失意者?

  这种借助特效和剪辑实现的伪一镜到底其实并不新奇,希区柯克早在《夺魂索》中就已玩过,而近年的《人类之子》以及夺下当年最佳影片的《鸟人》,也用CGI技术加持下的新玩法在电影史上留下重要痕迹。

  当这种略带实验性质的伪一镜到底成为《1917》的最大特点和卖点,也不免让人好奇,这种技术上的尝鲜到底是形式大过内容的噱头,还是拓宽电影叙事和体验的里程碑?

“一镜到底”的《1917》,怎么就成了今年奥斯卡的最大失意者?

  罗杰·狄金斯和萨姆·门德斯

  狄金斯用难以把握的镜头调度,为极简的故事叠加上一层层丰富的情感。应和上托马斯·纽曼以情感角度创作的、异常厚重的弦乐配乐,这段时间紧迫的路程令我们仿佛亲历。沉浸感满分的战争片,不外如是。

  片中充满了极具战损美学的诗意场面,慢镜头的调度和快速的奔跑,带来各种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画面质感。说这是近年来最美的战争片,绝对实至名归。

“一镜到底”的《1917》,怎么就成了今年奥斯卡的最大失意者?

  但从讲故事的层面来说,“一镜到底”显然不是个好的选择。

  摄像机实际上从头到尾跟着两位主角行进的脚步进行了一次跟拍,也意味着除了这两个人之外,所有角色都只会出现一次。这些人物的塑造是不存在的,他们就像游戏关卡中帮忙过关的NPC,出现即意味着杀青,哪怕这些人是科林·费斯、安德鲁·斯科特或者本尼。

“一镜到底”的《1917》,怎么就成了今年奥斯卡的最大失意者?

  受此影响,影片中甚至没有出现一段明显的故事高潮,两小时的内容仿佛一次打怪升级的闯关游戏。

  因为电影里忽略了大量的中间环节,为了一镜到底而连接起不同环境和地貌的景观,室内室外反复跳切,更加剧了游戏感。出了沙漠就进草原,除了游戏难道会是现实生活?

“一镜到底”的《1917》,怎么就成了今年奥斯卡的最大失意者?

  有意思的是,电影不惜打破一镜到底,在影片中段加了一处黑屏,表现男主角从昏迷到醒来的过程,刻意提醒观众连续性的中断和时间的重构。这段蓄意为之的黑屏,将《1917》分成了上下两个章节。

  在两个部分中,长镜头的作用和观众所扮演的角色都有所不同。前半部分像第一人称视角战争游戏,观众成为了参与者和玩家;而后半部分幻化成了更为虚幻抒情,也更贴近影像原始魅力的战场奇观。

“一镜到底”的《1917》,怎么就成了今年奥斯卡的最大失意者?

  应该说,《1917》的观影体验算不上出色,虽然比起《俄罗斯方舟》或者《鸟人》在可看性上已经相当出色,其手法的实验性已经决定了其创作上的偏向。

  当然也不可否认,即使质感不同,该片还是堪称战争片杰作。除此之外,电影在主题和内容上,其实并没有完成对既往战争片的超越或者颠覆。要说其在电影品质上完成对一众神片的超越,只能说是见仁见智。

  奥斯卡失意,不能代表这部电影的质量有问题。这样的大年里,《1917》抢下三个奖项,已经足以自傲。今年奥斯卡最不容错过的电影,赶紧看起来吧~

“一镜到底”的《1917》,怎么就成了今年奥斯卡的最大失意者?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奥斯卡1917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