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苏南特色产业深度行 | 智慧交通孵化工场落户南京江北新区

苏南特色产业深度行 | 智慧交通孵化工场落户南京江北新区
2020年03月30日 15:50 新浪网 作者 江苏经济报

  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与智能交通行业的融合创新,智慧交通系统已经成为当前发展的新热点。而作为南京交通的“智慧担当”,南京协同交通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正通过技术创新引导车辆按照最佳方案行驶,为南京市民出行提供了24小时智能交通保障。

苏南特色产业深度行 | 智慧交通孵化工场落户南京江北新区

01

  开辟智慧交通新纪元

  2018年1月,南京协同交通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核心团队成员从不同的企业出来创业,大家原先都来自交通行业的科研机构、科研院校、上市公司和中小企业,带着共同创业的激情和目标,最后选择在江北新区设立研创园。南京协同交通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程清远表示,首先,江北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服务体系完备、扶持政策多样,企业在这里未来发展空间很大;其次,芯片产业是江北新区核心产业,也是5G先行试点区,对于搞智能交通行业的企业来说芯片是产业链很重要的一环,5G是智能交通高速发展的重要助推器,在区内很多创新项目可以试点落地,不同企业可以充分交流沟通合作共赢,实现产业链集聚,降低产业成本,提高创新效率。加之江北新区研创园良好的综合管理水平和营商环境,在创新导向与产业协同上为企业提供了快速成长的土壤。

  目前研究院有近50人,14家孵化企业大部分人员也与研究院在一起办公,短短一年时间研究院及其孵化企业已获得软件著作权44项,授权或受理专利24件,其中发明专利20件。协同交通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技术团队核心成员田大新表示,借助5G试点首先在江北新区进行的东风,研究院研发的智能车路协同交通信号机在新区的大力支持下首次在江北大道试点应用。

02

  打赢艰难创业战

  初创企业最大的困难莫过于现金流紧张,疫情暴发后,江北新区与研创园多次来研究院调研,除了出台很多针对中小微创新性企业的企业、人才扶持政策,给予新型研发机构可观的补贴资金外,还以政府名义与银行战略合作推出各种信用贷,介绍多家行业知名的投资机构给予好的公司前期投资,介绍职业投资人入驻新型研发机构,帮助企业做好投融资管理,渡过难关。田大新表示,新区与研创园的一系列政策让企业得到了切实的好处。“以前发明专利申请至少需要2-3年的时间才能下证,自从南京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落户江北新区以来,现在申请发明专利最短3个月就可以下证,为研究院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成果快速转化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当问到协同交通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发展到现在成功的关键是什么?田大新用四个词来概括:“志同道合,抱团取暖;和而不同,百花齐放。”他表示,研究院虽然孵化企业众多,但是同为智能交通领域,大部分公司围绕的是车路协同技术业务,核心技术有共通性,各公司的负责人都是大股东也是该方向的专家,便于企业互相合作。但是在合作的同时,在业务层面也提倡各孵化企业自行管理,在有业务协同时可以通过研究院平台进行互动合作,研究院鼓励孵化产业链上不同节点的公司,做到产业集聚,也鼓励内外部合作共赢,有的公司走融资上市路线做大做强,有的公司做到小而美。

苏南特色产业深度行 | 智慧交通孵化工场落户南京江北新区

03

  当智能转型弄潮儿

  如今各行各业都朝着智能转型方向发展,田大新认为未来的智能交通一定会越来越多地让机器取代人,智能交通设施也会越来越聪慧,研究院作为初创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的孵化角色,未来的定位仍然会主要在技术研发和产品研发两块,核心技术主要围绕人、车、路协同技术开展,在自动驾驶测试技术、车联网与大数据分析技术、道路交通协同控制技术等交通领域,远期将打造综合交通大数据应用平台,实现交通数据的综合应用分析和交通大脑的运营。

  企业由于要注重短期效益保生存,没有资金和专注力用于产品的研发和技术的革新,田大新说:“新型研发机构的存在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研究院面向市场需求搞创新,将科研院校和企业通过新型研发机构紧密联系起来,让科技成果实现落地,带来技术的革新,同时也给研发人员带来了经济效益,为企业注入资金,盘活企业运转,实现市场与技术的双赢。

  世界交通的发展历史其实就是交通科技的创新历史,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交通运输工具发展迅猛,以智能交通体系为代表的综合运输管理系统正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协同交通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以其安全、高效、智能的技术体系在南京智慧交通发展和智慧城市建设中不断发挥重要作用。

  ★记者:谢树仁 刘莉萍

  ★通讯员:严燕 徐光宇

  ★编辑:尹颖

  ★统筹:陈蕊

  ★值班总编:侯力明

  ★制版:赵文婷

  江苏经济报

  用经济的眼光看世界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智慧交通落户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