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阵地”破解基层社会治理“大命题”

“小阵地”破解基层社会治理“大命题”
2021年06月18日 08:59 新浪网 作者 江苏经济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1200多年前,唐代诗人张志和归隐田园、泛舟垂钓之地,如今成了都市人放慢脚步、体验江南文化和乡村慢生活的好去处。

  初夏时节,你若来到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众安桥村,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桑田绿树、白鹭翩跹,如诗如画的江南田园风光让人流连忘返。行驶在田间的观光小火车,体验蚕桑、稻田文化的“柴米多”农场,当地企业经营的“苏小花”音乐餐吧,上海白相里精心设计改造的乡村“五亩田”民宿,中国生态人文摄影师孙晓东“籽庐”工作室……都成为游客的网红打卡地。众安桥村,去年一举获得了“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文明村”两项国家级荣誉。

  漫步在众安桥村,红色党建元素小景雕塑时常可见,而小河旁一处整洁的“党建小院”尤其引人注目。粉墙黛瓦的农家小院,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屋内摆着八仙桌、长条凳,墙上挂着“震泽八景”老照片,72岁老党员金顺根给偶尔“闯”入的游客指路答疑,讲讲“周瑜练兵”“志和垂钓”“遇春卸甲”的故事,聊聊谢家路自然村的前世今生。

  金顺根在村里当了十多年的书记,如今把“党建小院”当成发挥余热的新阵地,每天都到小院值班,听听村民对村里各项工作的意见,发现苗头性问题就给村里沟通,村里的要开展的重点工作也及时向周边村民宣讲。

  近年来,为适应新时代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求,丰富农村党建载体和平台,震泽镇主动探索“党建+”乡村振兴模式,充分利用村里闲置庭院,因地制宜建成多座“党建小院”,把党建资源转化为攻坚动力,夯实乡村治理根基,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能。一座座风格统一又各具特色的“党建小院”,成为构筑在农村最基层的战斗堡垒和推动乡村振兴的红色力量。

  “在推进‘党建小院’建设过程中,我们拟定基本标准,但不搞‘一刀切’,而是按照‘地域相邻、利于管理、便于活动’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做成党员群众身边的、真正发挥作用的党建新阵地。”震泽镇党委委员、人大副主席刘亚介绍说。

  为搞好小院建设,震泽镇制定了“党建小院”特色项目建设方案,对小院的选址、装修以及功能定位等方面都进行引导,在功能上设置政治功能区、交流讨论区、综合活动区、宣传公示区等,确保小院功能定位明确,同时要求配备专职“小院书记”负责日常工作,让小院真正成为党员群众的学习充电小课堂、政策宣传扩音器、矛盾化解分诊台、为民办事服务站。

  党员群众在“党建小院”里学习交流都十分方便,新型VR党建一体机成了党员们的“新宠”。可以随时学习政治理论、党章党规、党史知识、形势政策,戴上VR眼镜,足不出户便可亲临现场“参观”中共一大会址,亲身感受“飞夺泸定桥”等历史情景,亲耳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沉浸式的学习新体验极大提升了党员的学习效果。

  去年七一前夕,金星村将原来的老村部改造成毕家桥自然村“党建小院”,依偎在小河边,环境幽雅,墙上悬挂着党徽、党旗、入党誓词以及小院管理制度和党建活动照片。65岁的老党员沈惠芬担任“小院书记”,每天将小院打理得井井有条。“我年轻时就在村里工作,担任过村委会主任,现在是毕家桥自然村支部书记。”沈慧芬说,“因为对村里的情况很熟悉,村民大事小事都很愿意来找我说说。”

  这两年,震泽镇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探索实施环境整治“光荣榜”“文明积分”“责任到户”等创新做法,持续开展“最美庭院”“最美自然村”等评比,选聘老党员、老干部成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监督队,全方位激发党员群众参与积极性。环境整治是一项长效工作,村里的“党建小院”在这项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几乎天天都会带着老党员和志愿者一起,到村里走走转转,看看哪家还乱丢垃圾、乱堆乱放,随时监督纠正,从而让优美整洁的村庄环境能够长期保持。”沈慧芬说。

  朱家浜村原本是远近闻名的“彩钢板村”,从事彩钢板生产的企业曾达百家之多,且大多是“小散乱污”企业,传统的作坊式生产导致村级环境脏乱差。村党委决心花大力气整治,一方面积极引导帮助企业转型升级,一方面组织保洁公司、工程队和党员卫生监督队伍“三管齐下”进行全覆盖整治,村庄环境大大改善,一举摆脱了全镇“落后生”的尴尬境地。“我们把全村18个自然村分成四片,由党员和村民小组长组成卫生监督小组,挨家挨户督导,不留死角,在环境整治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村党委书记管国林感慨地说。

  今年初,村党委决定把原来的老年活动室升级改造,建成“党建小院”,并由老党员、第四村民小组组长朱荣根担任“小院书记”,组织党员就近开展活动,为村里的各项工作加油出力。“朱家浜村村域面积比较大,党员群众到村委会办事、反映问题总是不太方便。现在有了‘党建小院’,大家随时可以来坐坐,有问题随时随地可以反映,能解决的就随时解决了,非常方便。”朱荣根说。

  说话间,朱荣根拿出一本惠民挂历给记者看。“60岁至100岁以上老人,每年发放尊老金600元至10000元不等;本村学生中考考上四星级高中,高考考上双一流大学,每人奖励3000元至10000元不等;工业土地流转收益每年1400元,农业土地流转每亩收益1038.4元……”一本普通的挂历,把村民享受的福利清清楚楚写在上面,共包含11个方面,从出生到死亡、从读书到入伍、从扶弱到尊老,不仅覆盖面广,而且细致贴心、力度大,村里全年福利支出将达200多万元。

  “村干部商量重要事情前,也会来‘党建小院’征求党员、群众意见建议,今年的很多福利在发放力度上都要比去年有所增加。其中,仅尊老金一项,每个档次就比去年增加了400元。”朱荣根自豪地说,“用我们管书记的话说,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就是要让村民的日子过得一天更比一天好。”

  “‘党建小院’利用其贴近党员群众的优势,在大家茶余饭后开展以‘微学习、微声音、微领办、微服务、微议事’为内容的党建‘五微’活动,将党建工作有效融入发展、融入民生、融入区域、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当中去,实现基层党员组织生活的常态化,让党建工作更有温度、更加接地气,更好地为推动乡村振兴和基层社会治理发挥作用。”刘亚如是说。

  江苏经济报记者 王长峰 俞 航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党员党建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