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淞沪会战为何由小冲突演化为中日大决战

淞沪会战为何由小冲突演化为中日大决战
2020年01月23日 16:44 新浪网 作者 梦幻一水

  淞沪会战为何由小冲突演化为中日大决战

  七七事变发生后,中国进入“人无分老幼,地不分南北,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的全面抗战时期。平津地区陷落后,中国政府便决定按既定方案在上海动手,主动发起上海作战,将鬼子主要力量向华东吸引,“请”鬼子由华东进入不利于机械化部队运动的中国南方水网山岭地区,以延缓其由华北平原直下武汉,这便是持久战以空间换时间战略的开头。只要鬼子将主要力量投入华东并由此进入中国内地,将战线引至川湘地理二棱线,这全面抗战便会沿着中国设定的战争路线拖下去,拖到国际局势发生对中国有利的时刻。

  淞沪会战为何由小冲突演化为中日大决战

  原本规划的上海战役没有后来实际投入那么大,因为鬼子在上海只有大约3000多海军驻军,中国军队计划一次投入德械87、88师并附直属炮兵,以绝对优势、用突然开战的方式首先消灭该部鬼子,然后与增援或者说是来报复的部队展开会战,将战役逐步扩大,待鬼子主力拉上来以后,如果能扛就继续扛,扛不住就撤退至早已修筑完毕的沪宁间永备国防国事,继续扛,逐步向西引。

  计划是不错,可仗还没开打,泄密了,即使如此,已经部署到位的中国军队还是于1937年8月13日拂晓以前完成了攻击准备,8月14日全线开火,上海八一三战役打响。

  按说准备充分的中国军队应该在13日发起全面攻击,虽然战前泄密,由于鬼子准备时间不足,到8月13日也只是增加了大约4000人左右的兵力,主要还是由侨民为主的民兵,加原来的驻军,也就7000来人,中国军队仍占优势和主动,可由于上海各国外交使团调停,13日没有打起来,进入攻击阵地的中国军队奉命停止攻击,14日全线开火后,到19日,又两次奉命停止攻击,大约停了三天,这期间,鬼子援军陆续到达,在海军航空兵支持下,各守备据点得到巩固。

  开战后,中国军队有利时机没有充分把握,坚守待援的鬼子终于看到了希望,最初3000多人,到7000多人,到上海战役结束,鬼子投入总兵力接近30万人,仗越打越大,中国军队全力增援上海,全国道路交通为上海让路,先后投入大约75万人的中国军队在上海这一块地方和鬼子拼了三个月,中国军队豁出去了,鬼子也拼疯了。

  淞沪会战为何由小冲突演化为中日大决战

  现在看,战役初期中国军队未能完成战役企图,但越打越大的战役反而使中国方面更加兴奋,要的效果出来了,这就是你鬼子只要不从华北南下就行,从上海向西,这个可以,并且规模越大越好,战略目的实现了。

  这里要说的是,战役后期的撤退指挥太混乱,30万人的伤亡中,有一半是在撤退中造成的,且没有利用既有二线国防工事,致使南京很快失守。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