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我们的扶贫故事三】铿锵“玫瑰”后的风雨扶贫

【我们的扶贫故事三】铿锵“玫瑰”后的风雨扶贫
2019年07月13日 13:14 新浪网 作者 在线陕北

  这是由女子组成的特殊扶贫队伍,因为这支铿锵“玫瑰”的到来,一个省级贫困村在四年的时间里蜕变为小康村,家峁村人均收入达到了2.5万元.这支铿将玫瑰为也成了靖边扶贫战线上一道最美的“彩虹”。

  【我们的扶贫故事三】铿锵“玫瑰”后的风雨扶贫

  夏日的靖边,骄阳似火。笔者来到靖边县东坑镇黄家峁村,这里蔬菜大棚一座连着一座,条条道路四通八达,家家户户开着小轿车,一幅幸福村庄的美丽画卷扑面而来。据了解,在这支扶贫队伍到来的四年里,他们为黄家峁村修道路、架光纤、打深井,修水塔、建水厂、安装变压器、全面实施农综项目和推广设施农业,成立了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并在东坑镇农业园区新开垦了1300亩土地,建设了13座日光温室,发展成为标准化蔬菜示范基地,让这个村庄成为一颗耀眼的“明星村”。

  然而,一串串成绩的背后是更多的是不为人知的辛酸。

  初来黄家峁村,村民们对这支队伍持怀疑态度,不太相任她们能带领大家脱贫致富。甚至还有人说:“县上派不些女的能干甚,都是来打露水的”。也就是从那时起,马玲莉及女扶贫队员们暗下决心,一定要用实际行动去证明女干部一样可以为老百姓办好事、干实事。

  【我们的扶贫故事三】铿锵“玫瑰”后的风雨扶贫

  马玲莉说到做到,她作为扶贫队的队长马玲莉带领女扶贫干部们一干就是五年。女扶贫干部不比男的,既要照顾孩子和老人还要把工作干好,她们每天五点起床,到村入户帮助村民解决问题,当问题解决完时已经下午了,才记得中午饭还没吃,只能回到村委自己做饭吃,晚上一起总结一天的问题和商量明天做什么。

  记得一次在村上入户时,邻居打来电话说马玲莉家的孩子找不到了,当时她心都提到嗓子眼了,手头的工作根本没法进行下去了,但有家贫困户家的孩子马上就要上大学,好多事必须在当天内完成,她只能硬着头皮做下去,让邻居把家的门给弄开,最后发现孩子躺在沙发上睡着了,因为有她这个扶贫的妈妈和同样在基层一线工作的爸爸,她上小学孩子经常一个人在家呆着,一个人负责自己的学习、吃饭、睡觉,想起这些她心里有一万个“对不起”,有太多的愧疚,但是她已经肩负了扶贫的使命,再苦再累她都要咬牙坚持下来。

  【我们的扶贫故事三】铿锵“玫瑰”后的风雨扶贫

  一个家里没有女人,就没了烟火气,孩子没有妈妈照顾,更是没有了靠儿。扶贫队员徐生婷告诉笔者,记得一次孩子发烧,她当时村上忙回不了家,女儿给儿子熬稀饭喝,回来后儿子对她说:“妈妈,今天的稀饭和平常的不一样”。她尝了一口确实和平时不一样。就问女儿咋做的。她说冷水里下米,点火熬,看着米烂了就给弟弟弄得喝了,听着女儿的话,她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她不知道她不在的日子里孩子们到底还吃了多少次这样的饭。

  段青梅是两个孩子的妈妈,自从驻村后,她的两个孩子全上的托管班,有时托管班的老师打来电话说孩子肚子疼,她根本没有办法给买药,更不能带到医院检查。“六一”儿童节期间,她的女儿是学校的主持人,她把女儿引到学校化妆室化妆。当时帮扶的贫困户打来电话说他家有点急事,她挂了电话就赶往了村上,在去的路上,才忽然想起女儿还在学校,也没给老师说,这时她才发现自己是个多不称职的妈妈,她的孩子一定在学校门口等了又等,一直等不到她这个“粗心”的妈妈,她不知道孩子心里对她有多失望,孩子会原谅她这个妈妈吗?她只能心里暗暗地落泪。

  也许正是因为这些不够完美的妈妈,他们不忘初心默默的坚守在扶贫一线,做着平常琐粹的小事,然而正是这种平凡而质朴的事情,为人心送上了温暖阳光,为多少贫困家庭带来了重生的希望。(via.靖边新闻中心 张妮妮 樊悦)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