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陈寒鑫 郴州报道
3月21日,汝城县沙洲瑶族村“三支队伍”与村民党员“三长”代表30余人组成考察团,赴桂阳县正和镇和谐村、北湖区华塘镇塔水村、资兴市唐洞街道大王寨村开展为期一天的实地调研,重点学习三地“唤醒老屋、留住乡愁”的创新实践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先进经验。此次考察旨在为沙洲瑶族村探索古村落保护与活化利用提供新思路,助力打造“红色+古韵”乡村振兴新路径。
首站:桂阳和谐村——古韵新生,文化赋能
考察团首站来到桂阳县正和镇和谐村。作为西河畔的“古郡明珠”,和谐村以“修旧如旧、最小干预”为原则,将19栋清末民初老屋改造为湘昆传承馆、古法造纸体验馆等非遗研学基地。通过“合作社+市场主体+村民”的运营模式,该村引入湖南台新文化公司,打造“湘台文化坊”,融合湘昆戏曲、国学经典、姜黄产业链等元素,形成沉浸式文旅体验生动诠释了“老屋活化”与乡风文明的共赢。

第二站:北湖塔水村——侨商返乡,艺术焕新
随后,考察团深入北湖区华塘镇塔水村。这座曾因人口外流沦为“空心村”的古村落,通过“村民出房、合作社经营、租金分红”模式,塔水村流转60余栋老屋,改造为田园风高端民宿集群重焕生机,并融入露天泳池、竹林书屋、艺术小院等多元业态,形成枝青艺术村。村口百米手绘墙、艺术小院的陶艺、剪纸等创作空间,吸引了粤港澳大湾区游客,形成“两小时度假圈”。村党总支书记曹海欧表示:“保留古村肌理,打造互动式场景,是老屋焕新的核心。”

第三站:资兴大王寨村——强村公司,生态共富
最后一站,考察团抵达资兴市唐洞街道大王寨村。依托丹霞地貌与高椅岭景区资源,该村成立资兴首家“强村公司”——大王寨强村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整合2000亩闲置土地开发旅游、手工作坊和生态养殖项目。借着旅游业发展的东风,大王寨村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村里先后拆除改造危旧房,完善路灯、休闲广场、停车场、自来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昔日的“脏乱差”村庄蜕变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获评湖南省乡村旅游重点村。

此次考察为沙洲瑶族村提供了多维的启示。一是保护与活化并重:和谐村的“修旧如旧”、塔水村的艺术赋能,证明老屋不仅是文化载体,更是经济资源。二是市场驱动激活资源:通过强村公司、合作社等平台整合资源,实现村集体与村民“双增收”。如大王寨村通过土地流转与旅游开发,盘活“沉睡资产”。三是人才返乡助力振兴:三个村的村支书都是返乡人才,他们怀揣着对家乡的热爱和责任感,带着在外积累的经验和资源,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事业中,才取得了如此瞩目的成就。今后,沙洲村将积极吸取本次考察经验,探索“红色文化+古村保护”融合路径,以沙洲村民需求为导向,以老屋修缮、非遗传承、生态旅游为抓手,结合沙洲实际,打造乡村振兴的沙洲样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