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的Lucid,超越特斯拉只是时间问题?

低调的Lucid,超越特斯拉只是时间问题?
2021-07-29 14:08:06 autocarweekly

  文 | 金融街老李

智能电动车大赛鹿死谁手尚不可知。

去年很多人问老李,美国除了特斯拉一枝独秀,似乎没有亮点,而国内新兴企业百花齐放,销量也稳居全球第一,中国智能电动车产业是不是完全超越美国了?这是个开放性问题,老李的看法是,比赛刚开始15分钟,中美欧最多打了个平手,后边怎么走还不好说……

在商业化方面,美国公司近期加快了融资脚步,两天前,智能电动车新势力Lucid正式登陆纳斯达克,市值超过400亿美金,是法拉第未来后,下半年在美股上市的第二家美国新能源汽车公司。

今天的Lucid在战略定位、产品以及技术等方面,都和当年的特斯拉如出一辙,在部分创新能力上甚至不亚于特斯拉。今天老李和大家一起聊聊,低调的Lucid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比特斯拉强在哪里?会成为下一个特斯拉吗? 

Lucid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也许是因为特斯拉吸引了太多关注度,导致Lucid在中国的声音非常弱,资本市场也鲜有团队研究这家公司。老李了解这家公司也是偶然,早在2019年底,Lucid曾尝试接触国内新能源汽车供应链,老李研究的供应链标的对其有了一些接触和认识,全面了解这家公司更多从2020年开始的。

世界上很多事情不是偶然,虽然知名度不高,但回顾Lucid的发展史,始终和电动车最前沿的公司特斯拉以及电动车最前沿的阵地中国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也许是上天注定,Lucid的创新和发展之路要比特斯拉艰难的多。

Lucid的团队与特斯拉的渊源颇深,2007年,特斯拉的创始股东和董事Bernard Tse(谢家鹏)和甲骨文前高管Sam Weng(温世铭)联合成立了一家名为Atieva的公司,专门开发三电系统,经过多年默默无闻发展,2016年Atieva改名为Lucid,改名后,Lucid开始越来越多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

从创始人到CEO再到工程师,Lucid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员工来自特斯拉, 12位核心高管中有6位拥有特斯拉背景,分管研发、制造、供应链、销售和财务等多个重要部门。其中,最有名的高管是目前Lucid的CEO&CTO Peter Rawlinson(彼得·罗林森),罗林森曾经担任Models(配置|询价) S总工程师,2013年加入Atieva担任CTO,2019年4月开始兼任Lucid的CEO。

一家公司的发展往往是由掌舵人决定的,老李曾通过供应商侧面了解过罗林森的做事风格,一些朋友的看法是,罗林森虽然是技术出身,但极具战略眼光。

过去几年,无论是“蔚小理”还是特斯拉,这些成功的造车新势力的创始人的成功密码不在于其背景,而是商业格局,相比前任CEO温世铭,罗林森更接近成功密码,从Lucid这两年的发展速度也可窥一二,从量产到上市,基本都是罗林森在主导,这给Lucid的发展留下了极高的想象力。

Lucid与中国的结缘,则来自于资本,遗憾的是这个缘分没能持续。回顾新能源汽车产业十年的发展,有一个不变的规律,即资本的触角永远早于产业。在2015年“蔚小理”没成气候前,以北汽集团为代表的国有资本和以乐视为代表的民营资本就早早出海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其投资的对象正是Lucid。

2014年1月,北汽集团以1亿美元参与了Lucid 的C轮融资,持股25%,成为Lucid的第一大股东,当年7月,贾跃亭向Lucid跟投2亿美元,成为第二大股东,也是从那时起,Lucid才完全下决心从核心零部件供应商转型新能源汽车制造商。

Lucid与中国资本的甜蜜并没有持续太久,在资本和战略定位双重压力下,北汽在2015年将所持股份出让给了贾跃亭,贾跃亭也成为了Lucid最大股东,持股一度接近40%。后边的事情大家都清楚了,法拉第未来陷入危机后,贾跃亭卖出了Lucid的股份。

目前,Lucid的股东基本都是外资,老李认为,Lucid与中国的资本缘分大概率了结,国内应该不会再有资本进入,另一方面,当下的Lucid也不缺钱,他们看重的是中国的供应链和潜在市场。

比马斯克更懂技术,

却没有速度和营销

过去十年,Lucid的问题是没钱、太慢、不会营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造车首先要解决钱钱钱的问题,没有钱就没有发展速度。现在Lucid解决了钱的问题,加快了发展速度,去年9月,Lucid发布了旗下第一台量产车型——Lucid Air,首批车型将于2021年下半年在海外市场开始交付。

前段时间,老李参加了一个朋友举办的沙龙,沙龙上有很多朋友提到了Lucid,部分朋友甚至还参与了Lucid的海外战略,大家对Lucid的认可度比较高,主要表现在设计理念和先进技术两个方面。

和大多数车企一样,Lucid也是基于架构开发车型,其第一款车型Air和第二款车型Gravity(SUV)都源于LEAP架构,根据招股书,在2023年以后,LEAP架构还将开发出更多衍生车型,老李认为大概率是定位于BBA的走量车型。

Lucid的核心亮点在其设计理念,一般来说,车企在开发之前会基于历史车型进行对标,不管是特斯拉还是国内一众新势力,都是基于成熟技术的有范围创新,比如在空间方面,由于轻量化限制,始终做不到概念车水平。

Lucid的思路正好相反,采用整体功能性设计,先脱离技术定义开发目标,然后逐一解决问题,有朋友会说,这很像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但老李觉得有差异,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本质是商业化引导产品,而Lucid更多是功能性引导产品。

国内很多车企的概念车也有功能性引导产品的影子,但迫于技术问题,没办法实现,举例来说蔚来早期的概念车EVE,无论是功能还是理念,都领先很多年,但问题是无法依靠成熟的技术将其实现,Lucid恰恰强在技术。

功能性引导产品设计,首先要解决空间问题,老李认为,很难用古典产品规划的方式来定义Air和Gravity的属性,从造型看,二者分别是轿跑和SUV,但已经远远超出了同级的内部空间上,它更像是一个舒适性的移动出行工具。尤其是后排的两个独立座椅,可以将椅背调整55度,像是一个居家空间。

大空间源于车辆的布置,罗林森在特斯拉的时候,曾经带领车身和底盘团队,特斯拉先进的车身有很大一部分功劳来自其本人,Lucid的先进技术是车身、底盘和三电(尤其是电机系统)的轻量化和小型化。

前段时间,网络上流行一个几台性能车的核心参数对比,大家可以参考,老李和大家对比几个核心参数:(网传)特斯拉Performance版本驱动单元的重量马力134kg/429HP;保时捷Taycan(配置|询价)的驱动单元重量马力为170kg/449HP;Lucid Air的驱动单元重量马力为74kg/670HP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驱动单元包括了逆变器、控制单元和变速箱。

比功率的提升意味着整车性能的提升,更多的电池、更高的续航、更低的能耗,Air的顶配车型搭载了110度的电池包,EPA工况下续航里程为827km,百公里加速2.5秒,900V的高电压平台也提升了充电速度,Air在20 min内可以充电50%以上。

虽然Lucid设计理念和技术都领先,但很多朋友也表现出了担忧,许多朋友认为Lucid在海内外最大的问题是没有热度,即便再强的技术,没有热度就没有市场。老李也赞同这个观点,汽车是一门生意,无论是特斯拉还是小米,其核心都是抓住了走量这个逻辑,甚至包括蔚来和小鹏在内,都在建立自己的粉丝圈,Lucid也在尝试建立,但真的太小。

Lucid的营销不仅要向马斯克学习,也要向一众成功的中国新势力乃至自主高端学习……

未来的Lucid将走向何方?

看到这儿,大家可能觉得Lucid这家公司不错,有团队、有技术、有体验,如果再看看招股书,大有超越特斯拉的趋势。风物长宜放眼量,一般来说,出现一家新公司,资本和产业都要进行三年左右的预判,老李曾经和很多朋友讨论过Lucid未来的发展,但大家没能形成共识,大概有三类看法:

1, Lucid的定位是比BBA更高端的电动车,这个观点与其招股书一致,Lucid将来很难做上量的电动车,从Lucid Air的定价便可窥探一二。 

2,Lucid的定位就是BBA,初期以高于BBA的产品力和价格来打市场,后期通过价格下探建立优势,做成一个和BBA差不多的品牌。

3,Lucid 会和特斯拉一样,定位成电动车中的大众、丰田,其战略路径会和特斯拉一样,未来的五年,从高端车型下探到经济车型,最终实现上量。

老李个人观点是,这几种定位都存在可能性,头部智能电动车企业凭借早期创新产品占领市场领导地位的时间正在缩短,这种情况会让所有的造车新势力加大在创新领域的投资,而企业唯一长久的增长之道就变成了用精益创业的技巧将自己变成“创新工厂”,不断开发“颠覆式创新”。

尽管Lucid的高管多次公开表示,不会把特斯拉作为直接竞争对手,而是把BBA当成竞争对手。但按照智能电动车企业“颠覆式创新”的思路,Lucid在早期融资、产品和盈利模式尚不清晰的情况下,选择从高到低的产品“灵活打法”是上上策,这也是当年特斯拉的打法。

如果非要做一个选择,老李个人更倾向于Lucid最终走向BBA的定位,原因也大概有几个方面:

第一, 目前Lucid的团队和技术水平决定了其产品很难做到经济性,Lucid的产品应用了很多前沿的技术,成本很高;之前在考察国内供应链过程中,Lucid也很难看上特斯拉的国产化供应商,降本路上任重道远。 

第二, Lucid的产品大概率是从高往低打,从目前产品规划看,其第二款车型发布要等到2023年,交付要在2024年以后,到那时候,特斯拉、大众乃至中国的电动车品牌大概率将经济型市场牢牢把握,Lucid没有先发优势。

很多朋友会问,Lucid是否会和特斯拉一样快速国产化,进而形成Lucid产业链?一些朋友觉得不会,老李也是同样的观点,主要是因为大环境变了,一方面是众所周知的原因,另一方面是因为产业环境在变,三年前,特斯拉国产化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以鲶鱼效应帮助国内快速建立起了供应链并开拓了市场,三年后,中国已经不需要引入外资来促进发展。

Lucid一直在国内寻找合适的供应商,在早些时候,Lucid曾经宣布将在新车中搭载125线的激光雷达,虽然没有公布具体的供应商,但行业里基本都能猜出来,这家供应商是中国的速腾聚创,因为全球只有速腾聚创开发了125线的激光雷达,据老李了解,除了激光雷达,Lucid也一直在寻找其它的中国供应商,建立中国产业链,Lucid有意向是一回事,能不能建成是另一回事。

在智能电动大赛道上,将来谁能更胜一筹?老李认为还是要看创新,一家企业的护城河是创新,一个行业甚至一个国家的护城河也是创新,“蔚小理”能脱颖而出是因为创新,宁德时代登上全球舞台也是因为创新。

可以想象在未来的十年乃至二十年, 创新无穷。

新浪汽车公众号
新浪汽车公众号

更多汽车资讯,涨知识赢好礼扫描二维码关注(auto_sina)

相关车系

实时热搜

更多>>
点击查看完整榜单

热门视频

更多>>

热门车型

更多>>

竞争力对比

更多>>

购车帮帮忙

更多>>

汽车黑科技

更多>>

精品原创

阅读排行

新浪扶翼

行业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