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鸦片战争惨败后,清廷内部是如何甩锅推责的?网友:还要不要脸

鸦片战争惨败后,清廷内部是如何甩锅推责的?网友:还要不要脸
2020年08月12日 22:10 新浪网 作者 萧子渊

  引言

相同的历史事件,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可能会得出完全背道而驰的结论。正如苏轼在《题西林壁》中所写:“远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众所周知,清末时期的两次鸦片战争失败根源肯定是源于满清政府的腐朽无能,但满清政府对于鸦片战争的失败,却自有一套说辞。

  第一次鸦片战争,清朝惨败收场。后人在这次战争中总结出了一大堆原因:如晚清朝廷昏庸腐朽、武器战术落后、官兵缺乏死战意志等等。然而作为战争的当事者——满清朝廷,却显然不是这么认为的。在当时,清朝官员给皇帝送上的密奏上也分析了这次战争失败的原因。那么在他们看来,鸦片战争到底是为什么失败呢?

  

▲第一次鸦片战争画像

  01

  清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1月,由于原钦差大臣琦善在广东对英军作战不力。道光将之革职,随即任命曾经担任过伊犁将军的爱新觉罗·奕山,前往广东督办军务。而且在奕山看来当时广东的汉奸层出不穷,分布于大大小小的衙门,纷纷把消息卖给英军。最终奕山提出的解决办法就是:“防民甚于防兵,而防兵又甚于防寇”。鸦片战争惨败,奕山指责是因为百姓与英军勾结,实情真是如此吗?同年3月26日,奕山就向道光皇帝送上一份密奏,其中详细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失败原因:

  “粤省情形患不在外而在内……虎门之失,夷船近在咫尺,兵丁并不点放炮位,各自逃走,提督关天培手斩数人,不能禁止,是以被夷炮打伤而亡......省城大小衙门俱有汉奸探听信息,传送夷人,每纸卖银二十元,甚至凭空捏造,以惑众听,诡计多端,机事不得不密……是防民甚于防兵,而防兵又甚于防寇。”

  

▲关天培雕像

  这段话中奕山讲述了虎门一战的失败原因:在内而不在外。奕山直截了当地将关天培的牺牲栽在了士兵们头上,说他们因为胆小,不肯向英军开炮,还被关天培亲手斩杀数人。

  02

  我们首先来看看,奕山是何许人也呢?他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私自向英军投降并签署《广州合约》,此后被朝廷责罚下放到新疆、但不久之后,因为在新疆平乱又被复用,再度被封为伊犁将军,随后又与俄国签订《瑷珲条约》,割让掉我国黑龙江以北六十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略为不同的是,这一次他签订条约是得到了皇帝的首肯,所以并没有被责罚。

  

▲签订《瑷珲条约》还原现场

  奕山,其实是晚清朝廷里面少数能用的旗人将领,虽然有人说他内战内行,外战外行,但此人也算作战无数,所以奕山的结论会令朝廷深信不疑。甚至包括林则徐在家书中,也描述“汉奸”不但协助英军攻城,而且到处替敌人打探消息。

  令人感到悲哀的是,当英军一路打到浙江之后,在众多官员上朝廷上报的奏折中,浙江也是“汉奸”多如牛毛。按照这样的发展趋势,“汉奸”当然越来越多,到了后来,天津江苏等英军所到之处,“汉奸”也随之而来。当时爱新觉罗·奕经作为扬威将军统管浙江军务,他以及众多浙江官员纷纷宣称,江浙一带到处都是“汉奸”,频繁替敌人打探军情,还不断造谣惑众,甚至认为在宁波地区有一半以上的人都是“汉奸”,当地的商贩平民中十有七八都是“汉奸”。

  

▲清朝百姓旧照

  03

  所以道光皇帝在英军到达天津时,下旨要求严查汉奸。当时驻守于镇江的副都统海龄,在镇江保卫战之前,于城中到处捕杀“汉奸”。道光年间镇江人朱士云的《草间日记》中便有记载:“到处屠杀无辜人民,捉路人作汉奸。每有妇人孺子,见旗兵惊去,即追而杀之,向都统报功请赏矣。”

  所以按照清朝官员们的描述,他们是败于英军和“汉奸”们沆瀣一气,将他们出卖,基本上的情况就是“汉奸”好像变成了英军的跟屁虫,英军走到哪“汉奸”就走到哪儿,而且数量惊人,动辄上千上万。其实依照当时的情况,的确有少部分底层平民被收买为英军效力,但是清朝官员们口中的“汉奸”数量如此巨大,实在荒谬可笑。看到清廷内部这般甩锅推责的言辞,网友都纷纷愤懑不已:清政府窝囊就算了,搞这一出推诿责任,还要不要脸。

  

▲海龄画像

  结语

清朝自建立之初就满汉有别,不要说是在朝廷衰落的晚清时期,就算是在最强盛的康乾盛世,其实统治者也从来没有放松过对汉人的警惕。在这种情况下,“汉奸”便成为一个最好的替罪羊,沦为满清政府腐朽制度下的一块遮羞布。

  参考资料:

  《题西林壁》

  《草间日记》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