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如何看待“灵璧石排名”之就事论事与众专家共商榷

如何看待“灵璧石排名”之就事论事与众专家共商榷
2019年11月05日 09:32 新浪网 作者 奇石展网

  如何看待“灵璧石排名”之就事论事

  与众专家共商榷

  7月12日,徐州观像博物馆举办了一场围绕灵璧石地位的研讨会,邀请发言的专家对灵璧石为天下第一石的地位提出质疑 ,立刻引起了灵璧石界的强烈反应,这段时间我也天天接到石友电话并请求针对此事件写一写。尽管我对此排名感觉是没有必要较真的,但不得不写。

  首先我认为“天下第一”这个概念本身是是相对的,是一定范围内的相对概念。当代开采技术手段的升级以及交通、通讯、物流业的发达使得天上、地下、高山、大川甚至海洋深处都可以寻到可玩可赏的石头,灵璧石、太湖石、英石、昆石这四大名石与宝玉石类观赏石的欣赏要求不同,因此不可放在一起对比。目前的讨论仅仅限在普通观赏石里。我的文章更仅限于在“灵璧石、太湖石、英石、昆石”四个石种里作对比。它们各有千秋,如何来评定第一、第二,我想不能仅仅从历史文献的角度下结论。应该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判断标准,就像中国观赏石协会出台的鉴评办法一样,从形、质、色、纹、韵等方面来考察,怎么样定一个科学的评定标准来推断这四个石种哪个是第一,我的后续文章会呈现给大家,敬请关注。

  总之,我认为仅仅从历史文献去考评是片面的,何况在徐州发言质疑灵璧石是天下第一石的专家们所凭借的文献不仅存在片面性,更存在理解性错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时代观念与名称理解片面、忽略灵璧县建制,“查不到即不存在”。

  一位专家的文章第一句话就说“灵璧石进入文人赏玩视野,无疑是在宋朝开始”,另一位的文章开篇引用了白居易的《太湖石记》。文中说“这是我所见中国第一篇专为一个石种(太湖石)写下的单独成篇的文章。......这是我目前所见最早的对一个石种的“第一”的评价。然而,此处的排名没有灵璧石。”

  请各位百度一下“灵璧县”或“灵璧县志”可以看到灵璧县建制情况,尤其是淮北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的一篇名为“康熙《灵璧县志》的修撰及文献价值”的文章,为我们揭示了《灵璧县志》有中国历史以来的五次修撰的版本,更为我们提供了详实的灵璧县建制的情况:

  “唐初属谷阳县,隶徐州。元和四年(809),虹县部分属宿州,隶河南道。

  五代十国,灵璧县分属宿州、泗州之地。

  宋元祐元年(1086年)析虹县的零璧镇置零璧县,属宿州,

  元初复立灵璧县,属宿州,隶河南归德府。

  明初属宿州,洪武四年(1371年),宿州改属临濠府;六年属中立府;七年属中书省凤阳府;后属凤阳府,直隶南京。

  清初沿明制。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4月废府州设县,灵璧县直属安徽省。民国3年置道,属淮泗道 ”

  大家可以看到:唐代时根本就没有灵璧县这个地名,没有“灵璧”这个名字,更别说灵璧石这个名称了,怎么可能出现灵璧石呢?即使众所周知的“泗滨浮磬”(出自《禹贡·徐州》)也是没有灵璧的名字。从这些典籍可以看出,二千多年前,灵璧石虽然没有名字,已经被人作为贡品。

  另据《枸橼篇》载“泗水之滨多美石”。战国时代齐国的孟尝君得知后,即谴使者“以币求之”。这里的泗滨美石,就是人们所称的灵璧石。

  专家所考证无非是时间的早晚,时间越早似乎就可以代表第一,不是太片面了吗?如果仅仅从时间上考证,灵璧石当之无愧的第一,专家说,只是作磬,没有赏玩。说查不到赏玩,既然能够作磬,为什么就不能单独赏呢?《枸橼篇》载“泗水之滨多美石”这个美石难道不是赏石吗?

  一位专家对于宋代灵璧石地位的考证结论是“北宋势头赶上太湖石,南宋有超过太湖石”,而另外一位专家则认为“灵璧石真正确立其第一地位,应该是在大一统的元代。”,并且“到了明代,灵璧石案几供石第一地位已经无法撼动了。”

  看来,专家们对于宋、元、明三朝,灵璧石的地位尽管没有统一认识,至少还是认可灵璧石在这三朝的地位是第一的。

  各位请仔细的看看灵璧县的建制,你会发现,灵璧县恰恰是宋元祐元年置零璧县,这个时候灵璧石才有自己的名字,所以灵璧石在宋代异军突起,重要典籍都把它排在了第一位。为什么一建制,灵璧石就很快声名鹊起排第一了呢?说明它实在太好了!

  晚明苏州文人鉴赏家文震亨《长物志》“品石”篇中,首次明确指出:“石以灵璧为上,英石次之。”,大家请注意,这个文震亨是苏州人,苏州是太湖石的产地,一般我们认为谁不说我家乡美呢,而文震亨能够把灵璧石排第一,足以说明灵璧石的魅力。

  二、对待书籍排名执行双重标准。

  一方面否定杜绾《云林石谱》、赵希鹄《洞天清禄集》“怪石辨”等传统典籍对灵璧石排第一,强调排名不分先后;另一方面,却拿美国人一本书中出现的一句话“文人不独酷爱太湖、灵璧、英石、昆石,且于登涉览胜之际”来作为证据证明灵璧石不是第一。

  在专家们眼中,历史上专业出版的书籍上的排名,如杜绾《云林石谱》、赵希鹄《洞天清禄集》等,这些被后世认为是文房清玩收藏的宝典的,都被专家说排第一位是没有道理的。专家一方面劝解大家不要相信该类书籍把灵璧石排第一,另一方面却在文中说:“清代《四库全书提要》称之'其援引考证,类皆确凿,固赏鉴家之指南也。'此书受到晚明文人学士的高度认可......”,

  “怪石辨”列举八个石种中,排列前五位的分别为灵璧石、英石、道石、融石、川石,把灵璧石排在了第一位,而专家强调“排名不分先后”!

  我们倒要问一问,历史上还有哪一个石种反复多次被正式的典籍排在第一位的?

  几部重要的观赏石类的“宝典”同时把灵璧石排第一位难道是偶然吗?怎会无端都把灵璧石放在首位,为什么不是其它石种呢?

  在专家眼中受到“文人学士的高度认可..”的宝典,专家也高度认可,仅仅灵璧石排第一位是不认可的!

  那谁的排名对呢?

  他们又是从哪里找来的证据证明灵璧石不是第一的呢?

  专家举证说美国人1965年撰写的《石与叠山》一文,其中提到:“山水以文人画为极则,最初发现山石之美者亦文人,文人不独酷爱太湖、灵璧、英石、昆石,且于登涉览胜之际,到处搜觅美石,笔之于书。”,一个美国人的无意之笔,随手的一句话,却成为一位专家论述四大名石排名,灵璧石不是第一的证据。

  在专家眼中,或许是外国人玩起中国的石头比中国人还内行吧。

  三、否定民间传说。

  专家们又围绕乾隆下江南有没有到过灵璧县进行考证,我没有进行考证,我没有发言权。但是,灵璧县自明至清六百年间,多次变更属所,这期间属过河南,属过凤阳,也属过南京等,我粗陋的认为乾隆即使是路过此地,你查找灵璧县相关资料已经是不行了,应该扩大范围这是其一;另外,我们也不能排除有人搜寻到一方上等的灵璧石送给了乾隆,乾隆一高兴为来人题字“天下第一石”。既然不能排除,为什么要否定一个美好的传说呢?

  我们知道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一直以来是受到普遍尊重的,如果要去考证的话,哪一个民间传说、神话故事能够有充足的证据呢?难道我们要否定“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一切中国人心目中的美好形象和故事吗?

  作为中国人,我们也知道,我们常说我们是龙的传人,龙的民族。请问,龙在哪里呢?关于龙的传说和故事太多太多,如果有专家出来考证的话,一竿子打死,否定龙的传说和故事,中国人在感情上会答应吗?

  四、专业典籍的排名不承认,诗词中的只言片语倒成为了主要证据。

  能够找到的典籍都把灵璧石排在第一了,只有拿诗词来说了。那么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被专家们引用来作为证据的主要形式——诗词。

  唐代就不用说了,我们已经知道那时候“灵璧县”尚不存在,灵璧石这个名称还没有,专家们查找了半天找到的诗词都等于白忙。

  我们知道文人写诗,一般情况下诗词是用来传达感情的。通常情况下,南方的文人一般爱太湖石,而如果是距离灵璧石比较近的文人自然喜欢灵璧石。那么苏州的文人会写吟咏太湖石的诗句,灵璧石产地附近的文人自然会写吟咏灵璧石的诗句。我就已经写了四百多首格律诗,后世要是查到,能够作为证明灵璧石带有广泛的喜好吗?

  我们知道,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的地区,自然文人学士辈出而诗词众多,而灵璧石产地及周边,一直以来是经济比较落后的,经济落后的地区,尤其是古代,是很难出文人的。所以,如果抛弃专业的观赏石类典籍而仅仅是从诗词角度找证据,显然是片面的。

  另外,受诗词格律的限制,文人写诗,里面石种的出现顺序完全是出于平仄韵律的要求,那是真正不能作为排名先后的证据的。

  而专家文中说“《云林石谱》排列第三的林虑石,在南宋诗人陆游笔下曾经排名在前,排在灵璧石之前,证据是陆游在《寄题李季章侍郎石林堂》诗中称:“林虑灵壁名宇宙,震泽舂陵稍居后。”在《吾家旧藏奇石甚富,今无复存者,独道石一尚置几案间,戏作三绝句》诗中也提到:“林虑灵壁俱尤物,散落人间不复还。”

  我们来看看该诗词的平仄和韵律:

  该诗为七言绝句 押删韵

  林虑灵壁俱尤物,散落人间不复还。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投老东归风味在,舂陵小岫伴身闲。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看到没有,为什么把林虑两字排前面了吧?完全是因为该诗是平起仄落押删韵的缘故,出于平仄的要求才把林虑排在了第一。林虑即今河南林州,虑字在地名中从古沿用至今在河南当地为平音。这种古今音发生变化的现象是很多的,比如唐宋诗中“斜xié”用来作韵时就发“xiá”;“蛇shé”用来作韵时发“shá”,目前在皖北地区和河南商丘等地区农村老人仍然把“蛇shé” 发“shá”音。还有些字随着音节的变化而平仄变化,如“秦”字就是如此。这些在字典里查不到,百度也是没有的,诗词专家遇到这些唐宋诗词是如何来判断它们的音或韵古今的变化的呢?一方面查阅史料,还要对证语境,比如到一些相对封闭落后的地区考察这些字的发音和韵,因为相对封闭落后的地区,受到外来文化的干扰最小,很可能保留住唐宋以来的发音没有变化(每次外族入侵,尤其是元朝以后,中国很多字音发生了变化)。唐宋格律诗中有以地方方言音入诗词的,其平仄更应该考察当地。比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5月第一版的《唐诗三百首》里,杜甫就有用四川方言入音的现象。陆游这首诗出于平仄的要求,只有采用地方发音为平音的“林虑”入诗才能够成立平起仄收押删韵的要求,这对于唐宋诗词严格要求格律的诗人来说,也只好如此了。

  中学生差不多都会背诵“平平仄仄平平仄”,“灵璧”“璧”为四声仄音必须出现在第二位,俞先生经常题诗,不可能不知道,我很纳闷为什么会拿来作为证据呢?

  显然抛弃典籍里明确的灵璧石排名第一不去承认,而把诗词里仅仅平仄要求的排序作为证据是片面的。

  专家们引经据典,无非要找到只言片语来证明是否是第一,那为什么不论述什么才是第一呢?

  敬请期待下篇《如何看待”灵璧石排名“之科学界定》。科学计算会告诉你,灵璧石是毫无悬念的第一。

  声明:本文只代表作者秦文联本人观点,与任何协会、组织或个人没有任何关系。

  作者简介:秦文联,2015年注册成立淮北市文道灵璧石博物馆(国家文物总局备案),任馆长,法人代表。国石网《石界》公众号特约撰稿人。

  以下内容与本文无关,请欣赏几首秦文联创作的灵璧石诗:

  《家乡的远山》

  平水韵十二文

  龟纹环绕青山远,

  扣击轻轻磬可闻。

  遥望家乡观此景,

  其中滋味不需云。

  如何看待“灵璧石排名”之就事论事与众专家共商榷

  插图:家乡的远山灵璧石

  《枫叶天池》

  平水韵:九青

  招财聚宝碧池青,

  圆润风隆富水形。

  可爱季秋枫叶落,

  安知谁府掌门庭?

  如何看待“灵璧石排名”之就事论事与众专家共商榷

  插图:枫叶天池灵璧石

  《太极玄幽》

  平水韵十三元

  通天洞地灵芝岫,

  太极生仪四象门。

  万物灵根相润惠,

  天人合璧握乾坤。

  如何看待“灵璧石排名”之就事论事与众专家共商榷

  插图:太极玄幽灵璧石

  《灵璧石墨荷图》

  平水韵:押阳韵

  墨染三枝荷满堂,

  惊呼嵌璧石泱泱。

  悠悠抒畅思奇意,

  妙趣天工气自磅。

  如何看待“灵璧石排名”之就事论事与众专家共商榷

  插图:墨荷图灵璧石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