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体内有病,大便先知?大便出现4个症状,或是疾病、癌症的信号!

体内有病,大便先知?大便出现4个症状,或是疾病、癌症的信号!
2022年03月22日 14:56 新浪网 作者 乐橙健康网

  日常生活中,排便是我们每天都需要做的事情,它能够帮助我们排出体内的废物和毒素,从而保护我们的身体;不过很多人谈到大便时,都会感到“恶心”;其实大便可以说是我们身体消化系统健康的“晴雨表”;我们通过观察大便的情况,是能够得知身体的健康情况。警惕大便发出的“癌症信号”,若出现4个特征,还请及时就诊!

  

  ■大便究竟是咋形成的?

  当食物进入体内就会被小肠消化吸收,剩下就会到达大肠,进一步进行吸收,最终就会形成大便。通常大便的情况会受到三个方面的因素影响:

  第一个就是我们体内的肠道菌群,它可以促进肠道蠕动,促进分解有害有毒物质,调节胆固醇、脂肪代谢等,保持肠道黏膜;若肠道益生菌较少,那么就会导致肠道菌群出现紊乱,这样就会引起腹泻、便秘、腹痛、腹胀等问题。

  第二个就是肠道蠕动,它会影响到食物消化,让残渣过多,影响水分吸收,这样就会让粪便多且溏薄。而影响小肠蠕动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着凉、不易消化的食物、刺激性食物、肠炎、消化肿瘤疾病等等。

  第三个就是进入大肠的食物残渣数量;若你吃的过多或消化有异常,那么就会影响小肠消化吸收,从而让食物残渣量有所增加,刺激到肠道蠕动,从而增加排便次数。

  ■大便为啥会前硬后软?

  这种情况是便秘的范畴,它的出现和很多因素有关,像是长期久坐、饮水不足、压力较大、饮食不规律等。一旦让排便时间延迟,长期滞留在肠道,就会呈现前硬后软的情况;不过这种情况还可能是疾病的风险:

  ●局部病变:

  若是出现了腹腔积液、膈肌麻痹等局部的病变问题,就会出现排便无力的情况,粪便滞留在肠道内无法排出,从而造成便秘。

  ●结肠应激功能下降:

  通常来说,结肠内容物是会刺激结肠的蠕动,若是结肠应激功能下降,其蠕动、排便动作就很难会产生,从而引起便秘问题。

  ●肛门疾病: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直肠炎、肛裂、痔疮等肛肠疾病,很容易导致排便疼痛,导致患者出现惧怕排便的情况,从而产生便秘问题。

  ●肠胃道梗阻:

  日常生活中,若出现了肠胃道梗阻,就会导致食物残渣通过受到阻碍,长期滞留在胃部、肠道就会造成便秘,主要表现为大便前面干硬,很难被排出。

  

  ■警惕大便发出的“癌症信号”:

  ●排便习惯变化:

  临床上,肠癌早期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腹泻、便利、两者交替出现的情况;后期随着肿瘤不断变大,还会导致进行性便秘,患者还会出现排便不尽的情况。若本身排便正常,但排便次数有所增加、长期便秘、长期腹泻、两者交替出现,那么还请及时就诊检查。

  ●大便变细:

  日常生活中,若是排便不畅、大便变细、甚至出现固定的痕迹,并且长期如此,那么就需要警惕肠癌风险,这种大便形状可能是肠道内肿瘤挤压所造成的。

  ●血便:

  若是先便血,然后排便,血色鲜艳,说明出血的地方在直肠或肛门位置,常见的有直肠癌、肛裂、痔疮等问题。若是先排便,然后出现便血,甚至看起来和柏油一样黑,那么出血部位可能是在胃部、十二指肠等远离肛门的方,需要警惕胃息肉、胃癌等风险。

  ●黑便:

  若是出现了黑便且有血腥味,那么就需要警惕消化道出血风险;通常来说,若消化道出血超过50毫升,出血不是很集中,就会形成黑便问题。若是出血较为集中,就可以肉眼看到血迹,形成血便问题。

  

  结语:日常生活中,对肠癌高风险人群和年龄超过40岁的朋友,最好是一年进行一次体检,及时发现肠道问题。平时我们排便后不妨回头看一下,看看大便是否有出现异常,若是出现了,还请及时就诊检查。平时还请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多喝水,多多进行运动。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