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家长群“鄙视链”揭秘:有的家长输了,孩子却赢了

家长群“鄙视链”揭秘:有的家长输了,孩子却赢了
2020年11月30日 07:10 新浪网 作者 凯叔讲故事

  打个比方,邻居家孩子报了辅导班学英语,她不仅自己报,还会问你:

报XX辅导班了吗?没啊。赶紧学啊!孩子跟不上,以后要吃亏的。

  后来你报了。2个月后,所有孩子都报了。

  大家又回到了同一个水平线上。

  就这样,有人想抢跑,就要不断加码。

  这就是「内卷」——过度的内部竞争,导致标准被迫提升。

  我家孩子经常让我帮忙做作业,一开始我想,小学生的题能有什么,结果一看傻眼了:观察、分析天体的运动轨迹和原理……

  后来,超前学习越来越多,孩子的作业越来越难。

  这是「内卷」的传递。——孩子内卷,家长焦虑,又把焦虑传递给孩子。

  焦虑,是这届家长的标配。

  背后的根源,不是竞争,而是内卷。

  很多地方,幼儿园就开始内卷了。

  在上海,为了挤进一个好的幼儿园,有家长从出生第3天就开始排队,最后还是没排上。

  即便排上队了,还需要等待抽签摇号,这张孩子人生中第一张「彩票」,中奖概率比摇中北京车牌还低。

  终于幸运拿到了入场券,别着急,面试还能刷下去一大波人。

  还记得《三十而已》顾佳全家幼儿园面试的场景吗?很多地方更夸张。

  你以为只是在幼儿园参观玩耍——其实是一个隐藏面试,面试官在悄悄观察孩子有没有上学欲望。

  微博@使徒子

  知名大V@使徒子,曾经是中考状元、清华学子、哈佛毕业生,2016年公司估值7000万的人物,在上海申请幼儿园入学,就是这么被拒绝的。

  而且还是2017年的事儿。

  相比起来,他们动辄每个月上万的学费,似乎都显得没那么夸张了。

  以为这种事只和一小撮精英群体有关?

  教育「抢跑」,内卷越演越烈。

  比起香港,上海这都算小巫见大巫。

  香港TVB纪录片《没有起跑线》里,为了应对幼儿园竞争,普通家庭的孩子6个月就上辅导班了。

  光学习好是不够的。

  学业要和别人学的不一样才有竞争力。

  学多少才够?

  别人学10个,你就要学20个。

  学到什么级别才够?

  8级别人也能学到,要上小学就要拿到表演级。

  学什么乐器比较好?

  普通的乐器别人也能想到。

  要学就学冷门的没人学的乐器,才好拿得出手。

  小学更是内卷重灾区。

  买学区房的,拼财力;报辅导班的,拼努力;学到半夜的,拼时间。

  杭州一个家长群,40%的孩子在学奥数,其中一多半学到了二年级,还有人学到初一、初二。

  @杭州虎爸

  上海一个家长群,比海淀家长还狠。加群实行「申请制」,必须达到「入群最低标准」👇

  就连一个毕业于清华的海淀妈妈,也被拒之门外👇

  来源网络家长群

  内卷最残酷的还不是竞争本身,而是僧多粥少,资源有限。

  比如内卷大省——河北省。

  衡水中学引入军事化管理、量化管理,用几近苛刻的制度,规范学生行为,提高单位时间学习强度。👇

  高考既然是省内竞争,谁都不想落后,于是全省中学纷纷去「取经」。👇

  问题是资源有限,河北省只有一个211大学。

  孩子平均成绩从520分提升到了560分,最后能上的,可能还是一样的学校。

  内卷,降低了集体幸福感,作为一种恶性竞争,危害不可谓不大。

  更可怕的不是竞争,而是家长被拖垮,孩子失去自我。

  张炘炀就是一个例子,他曾是中国最年轻博士。

  小时候,父亲发现张炘炀是一个天资聪颖的孩子。在两岁半时,他就花了三个月认识了一千多个汉字。

  儿时张炘炀与父亲,图片来源搜狐网

  他4岁读小学一年级,6岁升入五年级,9岁直接上高三。

  年幼的张炘炀频繁跳级,学业能跟上,心理年龄却停滞不前。

  十三岁,他开始沉迷电脑。之后,张炘炀逐渐泯然众人。

  CCTV《看见》

  提前「抢跑」,一开始看似跑得快,可人生是马拉松,领先一时,未必领先一世。

  一个6岁女孩得了抽动症,妈妈找到治疗师帮忙。

  治疗师发现,这个女孩年纪虽然小,妈妈却给孩子报了很多培训班,写字、算题,培训班作业很多。

  可孩子手部精细运动还没发育完全,写字慢,完不成要求,却被迫写字,一来二去,就得上了抽动症。

  这位妈妈在治疗师的建议下,停掉了孩子的学科培训,孩子才恢复了正常。

  著名的双胞胎爬梯实验,很多家长都知道。

  1929年,美国儿科医生格赛尔选择了一对同卵双胞胎,做了爬梯实验。

  一个从46周起,每天进行10分钟的爬楼梯训练;另一个直到52周大才开始同样的训练。

  第53周,晚训练的宝宝爬得慢一些;但仅仅一周后,只练了两周的宝宝爬楼梯比练了8周的宝宝还快一点。

  内卷下的超前教育未必有意义,在孩子不适当的年龄教学,也许反而事倍功半。

  心理学家Matthew McKay与Patrick Fanning在他们的著作《自尊》当中描述了一种人:

有的人把自己看作空的壳子,认为自己本身没有什么价值;只有取得某种成就之后,他们才有价值。

  这就是「空壳综合征」。

  对于孩子来说,优秀才值得被爱是一种悲哀。

  内心的充盈,是他们面对这个世界最有力的武器。

  关于内卷,知乎里有个回答让人细思极恐:

内卷是一场游戏,每个人手里一个按钮。每次你按一下这个按钮,你就会+1s,其他人会累积失去1.1s。你不按,总有人要按。

  那我们普通人该怎么办?

  前几天,清华大学教授刘瑜的演讲,似乎可以给出一个答案。

  提到现在孩子人人学钢琴的现象,她说:

  「北京可能有300多万孩子在学钢琴,咱们楼上楼下就有四五家,在这种情况下学钢琴,要想出类拔萃,这不是自取灭亡吗?还不如让孩子学习古希腊罗马史。」

  看到别的鸡娃妈妈拼命自学,她说:

  「我们家孩子以后就让她开个奶茶店得了,结果群里妈妈也都要让孩子以后开奶茶店。奶茶店竞争也这么激烈,我们家的孩子开煎饼店算了。」

  清华教授说:自己的女儿,也正势不可挡地成为一个普通人。

  教育有时也像握着一把沙,越是握得紧,可能失去更多。先把自己放在一个平常心上,每进步一点,也许还能得到更多。

  有人说,教育最大的焦虑在于,别人都在「鸡娃」,我不鸡血都不行......

  其实未必。

  朋友家儿子,学习天分不高,爱玩,高考400多分,没到本科分数线。朋友想送孩子去省外一个出名的中学复读,要花几十万捐校才能进。

  「去好学校,环境所逼,别人都学,他还能不学吗?」

  我说:「他去了一定垫底,跟不上,心态可能会崩,不如去一个更适合的学校。」

  朋友听了劝,改送孩子去了本市的好高中,第二年的成绩也进步了很多。

  找到适合自己的,比随大流更需要智慧。

  内卷下的拼娃,可以带来一些安全感,但这种安全感未必真的安全。

  你往人最多的地方扎,那肯定是踩踏式的竞争。——这可能是内卷的一个陷阱。

  把眼光放长到孩子一生,比看中眼下一点成绩要重要。

  父母不应该是开关,把压力直接传导给孩子;

  父母应该是容器,托住孩子,容纳孩子。

  亲戚家有两个儿子。

  一个是05年的高考生,一个是09年的高考生。

  大儿子报志愿时,会计学势头正劲,孩子学了会计,后来专业受限,工作遇到瓶颈。

  二儿子报志愿时,土木学正是热门,孩子本来按自己喜好报了计算机,大二在父母的安排上转到了土木系,后来也后悔了。

  你们发现了没?大家都内卷,最可怕的永远不是失败和落后,而是埋头拼劲全力才发现:

  世界都变了。

  清华大学前校长陈吉宁说:清华校园里有很多「A型学生」,但未来社会最需要的是「X型学生」。

  所谓「A型学生」,是指传统观念里的那些「好学生」,他们的成绩总是能得「A」。

  而「X型学生」不同,他们的成绩并不一定拔尖,但综合能力更强,能适合变化,很难被打倒。

  最智慧的家长,比起看到变化,更要看到「不变」。

  满世界都是路,但我们要选择自己的脚步。

  走得稳,才能走得远。

作者:桑榆晚,自由撰稿人,文艺且冷静,用文字陪你。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