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清华光电融合芯片算力是GPU的3000多倍?媒体搞出的大新闻 | 陈经

清华光电融合芯片算力是GPU的3000多倍?媒体搞出的大新闻 | 陈经
2024年02月16日 20:00 新浪网 作者 中科大胡不归

  近年来,人工智能突破引发了高性能GPU需求暴增。GPU生产商英伟达2023年市值增长239.2%,2024年又涨了45.9%,截至2月12日市值达到1.78万亿美元。GPU已经成为全球高科技业界最炙手可热的商品之一,美国商务部还特别针对中国限制GPU性能,连游戏玩家用的RTX 4090都不让卖了。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媒体注意到了中国的一项成果。2023年10月25日,清华大学戴琼海院士与乔飞副研究员团队在《自然》杂志发表论文《All-analog photoelectronic chip for high-speed vision tasks》,介绍了光电融合芯片ACCEL。一些新闻标题说这款芯片“算力是商用GPU的3000多倍”,内容中具体是“在包括 ImageNet 等智能视觉任务实测中,相同准确率下,比现有高性能 GPU 算力提升三千倍,能效提升四百万倍,具备超高算力、超低功耗的特点”。

  这是真的吗?这种光电融合芯片,能否在行业中应用推广,帮助中国突破GPU封锁?

  其实这很大程度是误读,因为这些媒体把ACCEL和商用GPU的“算力”拿来对比的方法有问题。简而言之,是把前者的瞬间表现和后者的持续表现混为一谈了。但要深入理解问题在哪里,我们就要先来了解下光电融合芯片以及商用GPU芯片的基本知识,包括它们的架构与性能特点。

  光电融合芯片ACCEL,顾名思义,它是一个芯片,但融合了“光”和“电”的特性。芯片有逻辑芯片和存储芯片两大类(还有一类半导体器件是功率放大器,有时也称为功率芯片),高性能GPU就是将计算能力强大的逻辑芯片与多达几十G容量的先进存储芯片封装在一起。

  从性质上看,ACCEL是逻辑芯片,功能是计算,而且计算功能限定为图像的模式识别。目前它还是非常专门的逻辑计算芯片,没有通用计算功能。

世界第一款GPU:英伟达GeForce 256

  GPU能不能做通用计算呢?以前不行,现在可以。GPU芯片最初功能专一,其前身叫“显卡”,处理的是2D屏幕上像素点的显示问题。1999年英伟达推出第一款GPU芯片GeForce 256时,正式提出了GPU的命名Graphics Processing Unit,能够处理许多本来由CPU负责的T&L(Transforming & Lighting,几何光影转换)算法,已经有了通用处理器的一些特性。此时市场上CPU的价值还是更被看重,用CPU来处理图像显示问题(如用CPU实现的“软光栅”算法)浪费了,就用GPU来打辅助,用其多核来并行处理天生适合并行的图像显示问题。

  英特尔当时认为,GPU是辅助的,没太大价值,于是干脆和自家的CPU集成在一起卖,叫集成显卡。一般人都不知道自己的机器里有集成显卡,专门买独立显卡的人才比较懂GPU。这可能是英特尔犯的最大错误,到2022年才开始推出独立显卡,和英伟达、AMD抢生意。

  到2003年,GPGPU(General Purpose computing on GPU,GPU通用计算)的概念被提出来。之后随着GPU能力越来越强,到2010年之后,高性能GPU已经能完成非常多不同种类的计算任务,如图形3D、神经网络、科学计算、云计算、数据中心、AIGC、大语言模型等等,非常通用了。到这个阶段,高性能GPU就显得比CPU有价值多了,价格也拉开了几十倍的差距。可以这样说,CPU能计算的GPU都能算,而GPU能快速完成的许多计算任务,CPU理论上能完成但实在太慢,等于不行。所以现在的情况是,简单的任务才会让便宜的CPU干,CPU成打辅助的了。GPU霸主英伟达的市值,2024年2月12日达到了老牌CPU霸主英特尔的9.7倍,这就是GPU强大计算能力的直接体现。

  下面我们来看,光电融合芯片ACCEL是如何做计算的。它融合了“光”与“电”,其中“光”是指“光计算(photonic computing),“电”就是电子。跟电子相比,光子有很突出的性能,例如没有静止质量,光子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力,互相几乎不干扰,不受电磁场干扰等等。在通信业中,光纤就比铜缆的带宽大得多,能耗还小,光通信是成熟应用了。电子的优点是,天生适合二进制逻辑计算,因为有半导体的神奇功能,通过电压变化,器件就能在导通和阻断之间灵敏变化,正好代表了0和1。

《三体》电视剧中的人列计算机

  稍有计算机知识的人,会明白基于电流、电压的半导体做计算是比较自然的,二进制逻辑不难懂。就如刘慈欣《三体》中描述的,用几个士兵就能演示与、或、非基本逻辑计算,进而实现加减乘除等数学运算,直到整个计算机系统。

集成光路示意图

  光子其实也是可以搞计算的,而且是零能耗。上图是一个与“集成电路”类似的“集成光路”,激光器产生的光在“光路”的各种元器件里传输处理,效果相当于计算。你可能会想到我的朋友袁岚峰经常介绍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发的“九章”系列量子计算机,但它和这里说的光计算并不是一回事。九章也是用光来做计算,但它是利用单个光子的量子特性,如叠加和纠缠。而一般说的光计算,用的还是大量光子的干涉、衍射等经典特性。

  例如一束光通过透镜衍射,就可以理解为执行傅里叶变换积分。整个过程是“无源”的,能耗为零,无须如集成电路那样外加电源。再一个例子是马赫-曾德尔干涉仪(MZI,Mach–Zehnder Interferometer),可以直接构造出一个2 × 2的矩阵,也是无源的。级联的MZI可以进行矩阵乘法,非常有特性,让MZI成为光计算的基础单元,ACCEL论文里也提到了MZI。这就有些专业了,不象电子世界的二进制逻辑那样容易理解。

  下面我们来稍微详细地介绍一下马赫-曾德尔干涉仪。你可能听说过恩斯特·马赫,他是非常著名的物理学家和哲学家,爱因斯坦多次表示受到过他的很大启发。但马赫-曾德尔干涉仪中的马赫并不是恩斯特·马赫,而是他的儿子路德维希·马赫。路德维·曾德尔1891年提出这种干涉仪的构想,路德维希·马赫1892年改进,两人提出的这种干涉仪构型很灵活,被广泛应用于量子力学的基础研究。MZI后来应用到了光通信,近来又用到了光计算,在光学测量中也很常用。

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示意图

  如图,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的图像效果是,检测盒(test cell)中的火焰物体,在右方显示为白色火焰(相长干涉,Constructive Interference),上方显示为黑色火焰(相消干涉,Destructive Interference)。核心装置是左下和右上两个“半镀镜”,镀膜的厚度很小,正好让45度角入射的一半光线透射过去,一半反射走。光源经过透镜形成准直光束,被左下的半镀镜分成两道,往上走的叫“样品光束”,平走的叫“参考光束”,半镀镜等于起到了“分光器”(beamsplitter,BS)的作用。参考光束的光路上有一个补偿盒(compensating cell),是和检验盒(test cell)一样的玻璃盒,消除两条光路除样品外的额外影响。精心调整,让两条光路距离一样。两个光束分别被左上和右下的镀银镜全反射,又在上方的半镀镜遇上,一半样品光束透射过它,和被它反射的一半参考光束一起到达右边探测器(屏幕),发生相长干涉;一半样品光束被它反射,和透射过它的一半参考光束一起到达上面的探测器,发生相消干涉。

  你可能想问,既然两条光路距离相同,为什么不是两边都是相长干涉,而是一边相长,一边相消?关键原理是,反射有可能改变相位,也可能不变。最终两束光相位相反就是相消干涉,相位相同就是相长干涉。仔细观察,左下的半镀镜是镀膜(细黑条)在上、玻璃(粗灰条)在下;右上的半镀镜是玻璃在上、镀膜在下。

  反射相位改变与否的规律是由菲涅尔方程决定的:在低折射率介质里传的波动,进入高折射率的介质,波动相位会变。也就是从低到高反射,相位会变,但从高到低反射,相位不变。样品光束在左下半镀镜反射走,是从空气到镀膜,空气折射率低于镀膜,会改变一次相位(参考光束被右上半镀镜反射类似)。而样品光束在右上半镀镜反射走,是从玻璃到镀膜,玻璃折射率高于镀膜,不改变相位。

  透射是不改变相位的。我们看样品光束和参考光束经过的反射,就会发现,在右边屏幕发生干涉时,两束光的相位改变次数是一样的(全反射镜也算一次,各改变了两次),相位相同,相长干涉。而在上边屏幕发生干涉时,样品光束的相位改变多一次(样品光束两次,参考光束一次),两者反相了,相消干涉。

  那MZI是怎么用到光计算里面的?马赫与曾德尔是提出实验构想,具体的干涉实现多种多样,只要是光束经过分光器,经不同路径又发生干涉,就符合大意,通称为MZI。光的加法很简单,就是两束光通过波导管传输,在波导管相遇的地方,信号被方向耦合器加在一起。而光的乘法就是MZI的干涉效应实现的,当然器件比原始的马赫-曾德尔干涉仪要小得多了,有很多改进。

单个经典的MZI:两个分光器BS,两个反射镜M,三个移相器

  如图,一个经典的MZI和原始的马赫-曾德尔干涉仪大致类似,两个分光器就等于半镀镜,两个反射镜也一样。但是,多了三个移相器,入射的光也变成两个了,E1和E2两束光都是一半透射一半90度角反射,透射的和另一束光反射的正好同方向。E1和E2就代表一个2 × 1的矩阵E = [E1, E2],这个矩阵经过MZI乘以2 × 2的矩阵U,就变成另一个2 × 1的矩阵E’ = [E’1,E’2],公式是E’ = E * U。移相器的三个角度值α/β/θ,代表相乘的2 × 2的矩阵U,U的数值是可变的(也就是可编程的),但必须是酉矩阵(unitary matrix,也叫幺正矩阵),所以矩阵的4个值用3个参数可代表。酉矩阵的定义是,它和另外一个矩阵乘,能得出对角线全是1的单位矩阵,具有一定的对称性。具体的数学公式很复杂,但大致原理并不难明白。光线在MZI里根据相位干涉,两条光路相当于两个并行的数值计算。这个MZI就代表了2 × 2的矩阵U。

  这个架构是可扩展的,例如将4 × 1的输入矩阵E分解,用6个MZI,就能得到E与4 × 4的矩阵U相乘的结果E’。规律是,n × n的酉矩阵U,可以用n(n-1)/2个MZI来表示。上图U的上角标4代表它的维度是4。

  利用矩阵的奇异值分解法(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 SVD),级联MZI可以实现任意矩阵的乘法。SVD是说,任意m × n的矩阵M,可以表示为三个矩阵的乘积,M = UEV,其中U是n × n的酉矩阵,V是m × m的酉矩阵,E是m × n的对角矩阵(对角线以外全是0)。这三个矩阵都可以用级联MZI来表示,对角矩阵更简单,用n个MZI光衰减器就可以。注意一般的n × n方阵也需要用SVD分解,因为可能不是酉矩阵。

  图为级联MZI构成的光学干涉单元(Optical Interference Unit,OIU)。这些设计已经有实际的光子芯片应用了。MZI概念上是光子芯片的元器件,有时需要非常多的数量,如64 × 64的矩阵乘法就需要8128个MZI。

  近来非常流行的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最常用的基础运算是卷积。而透镜衍射的傅立叶变换就可以模拟卷积运算,因此用光学元器件模拟深度神经网络是可行的,这就是光学神经网络(Optical Neural Network, ONN)。图为一个手写数字识别ONN,一个空间光调制器(SLM,Spatial Light Modulator)就相当于深度神经网络中的一层。有一个实体的掩码板(weight mask),等于是权重系数,放在光路中作为系数调制卷积过程。L7作逆的傅立叶变换,把光线聚焦到CCD中的某个区域。运行起来效果是,输入端光线代表的数字,经过透镜与掩码组,最后总能神奇地聚焦到CCD的对应区域。这个过程的数学解释,就是深度神经网络。

  光计算有低能耗的特性,但是因为计算机系统没法解读光信号,实际应用时还需要光电转换以及最终输出处理环节。

传统的光计算应用过程,摘自ACCEL论文

  图为传统的图像识别光计算应用过程,小车的图像是光信号输入,经过MZI光计算、D2NN(就是一种ONN,衍射深度神经网络)处理,形成了特征明显的光信号。但这些光信号要经过很多photodiode(光电二极管)转成电信号(基于光电效应),再从电信号经ADC(模数转换)变成数字信号进入计算机内存,还要跑一个小型数字神经网络全连接层(在光信号那里做不方便),最终形成识别结果,认出是小汽车。

  这个传统光计算应用架构缺点很大。说是光子零能耗,但是大规模的光电转换、ADC转换非常耗能。光线在众多级联MZI、透镜掩码组里传播、干涉、衍射,这个过程并不是很靠谱,也就是“非线性”,元器件一多就不灵了。而且也不抗干扰,光线稍有点环境扰动结果就不对。相比之下,基于电子的芯片就很靠谱,信号在上百亿个晶体管之间传送都不会错。所以传统的光计算多年来都只能“展示潜力”,如果是关心前沿技术进展的朋友,会经常在文章中看到它,但从来不见它大规模应用。这就是因为它应用不方便,从光信号到数字信号过程生硬,光电融合得不好。

  了解了这些背景,才能明白清华团队ACCEL的进步。它巧妙地融合了光子与电子各自的特性优势,所以叫光电融合芯片。ACCEL的全称是All-analog Chip Combining Electronic and Light computing,全模拟电光计算融合芯片,这里的重点除了光电融合,就是All-analog,全程模拟信号,省去了耗能的ADC环节。

ACCEL的架构

  ACCEL的图像识别过程,分为OAC(Optical Analog Computing,光模拟计算)和EAC(Electronic Analog Computing,电模拟计算)两个环节。小车的光学图像包含极多光学信号,经过光学元器件阵列,不断进行“特征提取”,相当于用ONN实现深度神经网络运算,在OAC里生成了小量光学信号(但包含了关键信息)。OAC输出的光信号,经过少量光电二极管阵列转换(只有32 × 32个),变成电信号(仍然是模拟信号)。这些电信号在EAC里的SRAM阵列里传输,用巧妙的办法模拟了一个神经网络全连接层。最后电信号形成了简单的脉冲序列输出,完成识别过程。

  可以看出,OAC借鉴了ONN的技术,主要的创新是在EAC环节。SRAM是static random-access memory,存储一个比特。EAC模拟实现了一个二值化的神经网络全连接层。全连接是模式识别的深度神经网络最后一层常用办法,EAC里是1024 × N的全连接(1024就是32 × 32个从OAC转换来的电信号,N是需要识别的物体种类数,ACCEL里N小于等于16)

  二值化神经网络连接是说,权重系数只有两种状态(正和负)。每个从光信号转来的电信号,会根据其连接的SRAM存储的比特值是0还是1,决定连到V+还是V-这两条线之一。两条线各有一些电信号连过来,先各自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合并出电流值,再在输出Node互相比较电流大小,得出一个电压差脉冲输出。如果有N个物体需要分辨,从OAC转换来的电信号会同时接到N组SRAM里,组合出N个脉冲输出。最后脉冲在Comparator里比较,哪个大就代表识别结果是它。神经网络训练,就是根据正确输出结果,告诉EAC,对应Node输出的脉冲大了、小了,反向去修改SRAM里的0和1值。训练好了,1024 × N个SRAM里就存储了一套权重系数,可以用于模式识别了。

  整个过程很巧妙,EAC的输出直接就识别好了,不需要再在传统计算机里计算处理。所以,ACCEL芯片实现了完整的图像识别计算过程。它里面有光学信号、电信号,在一级级传输,有个计算过程,但完全没有传统芯片的数字逻辑过程。所以叫做All-analog,全程模拟信号,不需要ADC转换,这就非常厉害了,能效极高。

  ACCEL的优点有多种。在OAC环节,光学图像输入包含海量的细节,用透镜和掩码组不断变换,最后就形成32 × 32的小规模输出。这个特征提取过程非常重要,它是光电融合芯片能快速计算的主要功臣,是一个光学过程,光速、低时延、低能耗。这个过程如果用传统芯片来做,需要非常多的晶体管,而且并行不容易,需要GPU加速。光学过程天然就是并行的,而且实现简单。

  但OAC的输出是“抽象”的,谁也看不懂。如果导入传统计算机系统里解读,就又引入了传统内存与逻辑芯片的弱点,还不如只用传统芯片处理简单。ACCEL用EAC去解读OAC的输出,用SRAM阵列很简单地就进行了电流计算,最终的电流脉冲结果能和识别结果很好地对应上,这是一个让人叫绝的办法。

  架构设计不错,还要评估实际效果。清华研究团队对MNIST、ImageNet数据集的几个典型学术研究型案例,评估了运行效果。这些案例包括,10个手写数字的识别、3类图形样例的识别,还有一个视频行为的分类识别。

  要注意,ACCEL芯片架构评估其实不需要实际造出芯片,可以先模拟评估。就如同芯片设计时,可以选用工具软件模拟运行看效果,看设计是否成功。ACCEL的OAC和EAC的信号处理行为,都可以用计算机模拟出来。模拟运行、训练神经网络,验证架构可行性、模式识别效果让人满意,再去实际造出ACCEL。

  这种模拟就能发现传统光计算芯片的弱点了。如ImageNet中256 × 256的图像分类识别,对传统光计算架构很困难,因为要放很多MZI,需要的ONN层数较多,会导致光信号在光路上经过的环节过多,非线性特性发作,性能乱套。ACCEL对这类较大的图像还能应付过来,说明架构上比传统光计算要强很多。

  但是需要指出,ACCEL模拟评估的方法,就说明它仍然是一个研究型的芯片。这些评估的任务是相对简单的,如对ImageNet中的三类物体进行分辩,栗色马、救护车、衣柜。ACCEL的识别率是80.7%,这听起来不高,但仍然高于它的比较对象、一个传统数字神经网络的75.3%。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比较对象只是一个三层的简单网络。显然这意味着双方离真正应用都很远。现在真正实用的深度学习模式识别的识别率很高,能够处理的图片较大,应用的神经网络层数非常多,跟这种“玩具模型”不是同一层面的。

  之后,清华团队实际造出了ACCEL芯片,进行了评估。但由于其研究型目的,用的工艺是相对简单的。传统光计算芯片的问题是,在制造过程中,会出现光路对齐、信号噪声之类的缺陷,大大影响实际表现。ACCEL由于芯片架构简单,所以在这方面表现好一些,制造引入的缺陷少,信号噪声、低光照条件下表现不错,也是一个优点。ACCEL就算造的不完美,因为权重是根据实际样例训练的,能在训练中纠正一些。

  ACCEL制造出来后,在一些测试样例中,识别率表现和模拟评估一致,有的数值稍差一点但可以理解。到这一步,才说明芯片设计和制造算是成功的,实现了意图,之后对于优越性能的说明才有意义。

  总体来说,ACCEL识别率方面的性能指标还不错。一个特别大的优点是,在低照度的情况下,传统办法全部会失败,但ACCEL还能很好地处理。这是因为其它架构都需要ADC模数转换,信号强度不够就不行了。而ACCEL在低照度情况下,模拟信号仍然能正常地自然运算,直到整个计算完成。

  现在我们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新闻里说的“算力是商用GPU的3000多倍”,这话究竟对不对呢?其实完全误导,它只能理解为一种形容,并不是实际的算力表现。

  首先来理解一下,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ACCEL的优点是,它就是一个光信号、电信号传播的过程,不象传统芯片那样计算速度受限于“时钟周期”。可以想象,传统芯片的计算过程是一步步的,象僵直的机器人一样一个节拍动一下。而ACCEL是一个流水一样的自然过程,几乎没有卡顿,虽然有时钟周期,但不太受限制,只有SRAM存储更新之类的明显需要节拍的地方会用到。

  实测下来,ACCEL用2-9个纳秒就能完成一幅图像的处理。1纳秒是十亿分之一秒,是100万之一毫秒。通常人们用CPU处理一幅图像识别是几十到几百毫秒,用GPU加速也要几个毫秒。也就是说,ACCEL的处理时间只有一般芯片的百万分之一以下。

  因此,可以认为ACCEL的时钟频率是500M,也就是一个时钟周期2纳秒。等于是说,几个时钟周期,ACCEL就把计算任务办完了。而在传统计算机里,无论是CPU还是GPU,这类计算任务都要很多个时钟周期的,做个乘法就要好多步。并行是说,海量数据可以组成向量加速,但对某个数据处理的时钟周期是省不了的。

  所以清华论文报告说,在进行ImageNet三类物体分类时,ACCEL的计算速度约相当于4550个TOPS。TOPS是Tera Operations Per Second,代表每秒1万亿次操作。这个计算速度确实能有商用GPU的3000多倍,因为GPU每秒能有1万亿次操作已经很好了。所谓“算力是商用GPU的3000多倍”,就是这么来的。但这个说法,究竟是哪里不对呢?

  真正的问题,在于持续计算。ACCEL确实能在几纳秒之内处理一幅图像的光信号,但它能不能持续运算,真的用一秒时间,完成4550 TOPS的运算量?这就不行了,因为准备任务是需要时间的。例如以它的计算速度,一秒能处理1亿个图片,但把这么多图片的光信号在一秒内发送给它,是不可能的。实际准备一个图片需要的时间就不短,真正的瓶颈是在这儿。

ACCEL芯片测试准备

  ACCEL芯片是一个光电芯片,它的输入是光信号,要把它运行起来,需要准备好光信号输入,而这是个相当复杂的任务。按论文描述,清华团队要搭起光学镜片组,才能将识别目标的光信号输入给ACCEL进行处理,换下一个识别目标要不少操作。而GPU、CPU在计算机系统中应用多年了,处理输入已经很成熟了,所以能将海量数据组织起来,象流水线一样送到运算核心不停处理。高性能GPU的核心技术之一,就是海量数据输入管理,要用到上百G的高速存储器,多级缓存。

  所以,论总的算力ACCEL并不大,它只是对整个流程中的一步处理得极快,而这一步快的代价是另一些步骤慢。一个比喻是,一个士兵面前正好有一个敌人,他开枪只用1秒钟就消灭了一个敌人。但这不代表他可以一小时消灭3600个敌人,更不是说他可以一个人顶3000多个人。如果有人说他的“战力”有3000多个士兵这么多,这就错得离谱。再一个比喻是,一张弓,可以在1 秒内让箭飞出100米,速度很快。但是,不能说它的“运送能力”是1小时360公里,因为没法持续飞。如果射一箭,人走过去再射一箭,这样接力,一小时跑不了多远。

  如果是了解可控核聚变的朋友,可能会想到另一个更有技术含量的比喻。可控核聚变有两条途径,磁约束和惯性约束。我们平时经常看到新闻的EAST、ITER等托卡马克属于磁约束,而激光打靶属于惯性约束。2022年12月,美国国家点火装置(NIF)实现了一个里程碑,能量输出超过了输入。然而,这意味着惯性约束聚变能用来发电了吗?其实还差得远。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激光打靶是不连续的,聚变反应时间只有几纳秒,而准备一次打靶却要一天。这比“一曝十寒”还夸张,是“纳秒曝一天寒”,所以总的效率非常低,离实用还很远。

  而相比之下,GPU的算力就是真实的,它确实能连续一直跑,跑到芯片发烫,人人都能听见风扇的声音。GPU应用时,会有配套的计算机系统、应用程序、CUDA驱动支持,有时需要上百G的HBM3快速存储,这都是为了连续处理海量数据。

  另一个指标是与能耗相关的。ACCEL几乎不用能量,只有激光、SRAM用一点,能耗指标非常优秀。论文中给出的能耗指标是74800 TOPS每瓦,这就是新闻中提到的“能效提升四百万倍”。

  同样的道理,这种说法也是很误导的。这是因为ACCEL处理整个流程中的一步几乎不用能量,而不是ACCEL真用了与CPU或GPU相当的能量,完成了四百多万倍的运算。一个比喻是,一只蚂蚁几乎不用能量就能爬1米,能耗效率比人要高多了。但是人可以把10斤重的箱子提起来,蚂蚁却不可能做到。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清华ACCEL芯片融合了光电的特性,是非常巧妙的芯片架构,技术指标优秀,将光计算的潜力进一步展示。所以这个工作发表在《自然》上,引发了相当的轰动。它的快速计算、低功耗的特性,正如论文中提到的,在可穿戴设备、自动驾驶、工业检测等领域很有应用前景。应该说清华团队的总结是清醒的,在这些领域视频图像信号能低功耗快速处理,会是不错的应用。

  但是,一些媒体将指标引申到与GPU对比,认为ACCEL的算力与功耗指标比GPU好得多,甚至暗示ACCEL可能解决先进GPU问题,这就完全误读了。一方面的问题是,GPU有“通用计算”能力,能完成很多复杂任务,而ACCEL只用于视频与图像模式识别,应用领域较窄。但根本的问题是,指标对比方法错误。这种比法对ACCEL来说是只看到优势,没看到代价,对GPU来说是忽视了GPU连续计算的能力。

  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媒体为什么经常犯这种错误呢?恐怕是因为他们总想搞个大新闻,而忽略了提高知识水平。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来自于:安徽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图片新闻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