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罗翔访谈爆红网络!他对自我的反省,让我明白4个人生道理

罗翔访谈爆红网络!他对自我的反省,让我明白4个人生道理
2021年06月11日 11:40 新浪网 作者 会火

  在我的印象里,近几年在网络上具有较大传播力、偏人文思考的综艺,基本都是腾讯新闻出品。比如许知远主持的《十三邀》、窦文涛主持的《锵锵行天下》,以及纪录片《我的时代和我》、《明天之前》等。

  这些节目,无论是在剖析理想主义,亦或在聚焦现实方面,都给观众带来了新的视角、新的认知和新的事实。

  

  也正因观众的期待,腾讯新闻又出了一档全新人文类访谈节目——《我的青铜时代》。

  对于节目名称,主持人陈晓楠如此解释:“一个人的青铜时代,是指一个人初次清醒地铸造了自己,清晰地认知自己的时刻。”

  

  目前节目只更新了一期,嘉宾是罗翔。看完之后,我进一步了解了罗翔老师的人生脉络:一半是狂妄,一半是敬畏。

  37岁前,因为运气、荣耀、知识的加持,让他夜郎自大,优越狂妄,因以用法学知识得出与老百姓不同观点为骄傲。

  

  37岁后,因经历了了生离死别,目睹了亲人遭遇的苦楚,他顿悟到人的力量很有限,开始做自己认为对的事。

  ——真正的法律,并不仅仅是抽象的逻辑,而是每一个人鲜活的故事;公平和正义,不仅仅在书中体现,而是要在每个个案中,得到回响。

  

  01

  整个访谈里,罗翔老师给我的感觉,是真诚、通透,是对人生的敬畏,但伴随一点忧郁。

  俗话说,清醒的人,往往最痛苦,因为他做不到自我麻痹、自我感动。

  罗翔因为“段子式”普法视频被网友送上神坛,入驻B站两天粉丝破百万,是B站第二个千万级UP主。人人都知道了“张三”这个法外之徒。

  

  关于爆红带来的虚荣,罗翔老师有过短暂的沉溺。面对蜂拥而至让他签名的粉丝,他有过满足感,同时又在老朋友点到为止的提醒下,有了与自我对话的反省。

  “虚荣本质会给人带来痛苦,而且它不真实。”

  

  爆火被更多人看见的同时,也带来无数批评争议。在被恶意曲解后,罗翔老师选择了停更微博,目前微博是仅显示半年内容,也就是零。

  谈到这件事,罗翔老师承认了自己的小肚量,但同时也正在适应一个状态——当一个人的话语被传播、覆盖得更广之后,如何更加审慎地发声。

  

  同时,罗翔老师也曾在《十三邀》里强调,他没有任何关于罗翔爆红后人们对法律世界产生更多兴趣的幻想。

  他完全明白,一个人很难影响一个人、一群人,网友多数时刻都是片刻感动,而非持久感动。想要持久感动一个人,一定需要在其身上投入大量的时间。

  

  但他抱有希望。希望世界上有可能,有人会因为他在讲学中一句话、一个观点,就能不单单只成为一个技术主义者,而是看见技术背后的价值。

  听说每次有学生找他签名鼓励,罗翔都会郑重地写下五个字:做法治之光。

  

  罗翔老师很自谦,面对围绕他的名利泡沫,他直接表明大家看重的并不是他,而是他所传授的那些人类伟大先贤的教养,荣光归于他们——

  他只是古老先贤智慧的“传声筒”,同时也做听众对公平和正义的向往的“回声收集者”。

  

  02

  整期节目,罗翔老师的自述占比近90%以上,但主持人陈晓楠依旧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倾听和思考,提出带有共情心的问题,既而完整和升华两人之间的对话。

  印象最深的,是访谈进行到一半,罗翔说人生所有的怀疑都是为了确信,自己是一点一点向微光靠近。

  

  陈晓楠立刻将罗翔人生观的突然转变,扩展到年轻人当下的困惑——“以前我们忠于自己,但现在社会环境让大家都想要'赢',就不得不妥协很多事情。”

  她想知道,罗翔作为老师,某种意义上学生们的人生导师,会如何跟学生解释这些事情。

  

  这也是我认为人文节目中,最应该给观众呈现的部分——不仅仅是某个嘉宾沉重的人生故事,而是将其思考放进现实语境中,解答观众当下的迷惘。

  罗翔老师的回答,令我振聋发聩,甚至因为激动眼框发红。

  他一句话洞悉了“内卷”的本质——那就是如何过看起来很好的一生。

  

  我们人生不停奔波,无非就是获取更多的金钱,然后过上“成功”的人生。

  但什么是成功?什么才是好的东西?是钱多吗?如果一切职业都是以“赚钱”为目的,那划分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人活在世,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尽力抛开外界鼓吹物质至上的喧嚣,找到什么是“好”,并从内心深处认可这份“好”的标准,才能避免去攀比、被攀比,活成仅仅是看起来光鲜的样子。

  

  就像最近频上热搜的良心剧《觉醒时代》中,蔡元培先生在北大开学时发表《就任演说》,对北大学生提出三个希望

  ——“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砥砺德行,肩负力矫社会颓俗地重任;“敬爱师友。”

  

  我们活着的价值,不应该仅仅是赚钱。又或者说,有多少人思考过,赚钱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为了快乐?那快乐也有质和量的区别。

  “越是体现人性尊严(读书行路)的快乐,越是一种最大的快乐。”

  

  03

  采访中,罗翔老师还有一段话很戳我。

  他说:“我们生活中所有的碎片化拼出的一个图景,形成了你对人生的认知。”

  

  这让我想到一个故事。

  著名企业家马斯克曾在一次饭桌上接受记者采访,对方问他“生命的意义是什么?”,马斯克沉默了很久后回答“可能是眼前这个非常美妙的法国奶酪卷。”

  重塑乐队里的主唱华东听完这个故事,感慨他完全能体会这个回答的含义——“每一个最最细小的片段,其实就是它全部的意义。”

  

  这就好比我们常说的,人生中走的每一步路不会白费,碎片记忆构成完整人生。

  但罗翔老师话锋一转——“但你可能拼错了。”

  

  这让我开始警醒。

  众所周知,我们回忆过去时,总会不自觉地为其加一层滤镜,或过度悲伤,或异常幸福。脑海里的过去,不再是真实的过去。

  而且我们常常理解错,命运在我们人生中留下的的注脚。

  

  就好比罗翔老师,曾因天资错觉得自己配得上所有舞台,后才顿悟这一切或许本不属于他,是命运让他不能弃演现在的剧本。

  

  好比我们,有人觉得生活中的栽跟头是必要的修炼,但也有人坚持是上天不开眼,因此便会对社会环境、个人存在价值下不同的定义,创造两种截然不同的未来。

  

04

  很多人之前问我,生活已经足够疲惫,只想下班就躺平,怎么还有时间看访谈、纪录片、文艺片?

  我答,因为这些能让我不停止思考,从而坚持表达。

  我并不依赖任何一种价值观,但我需要听见更多不同声音,丰富自己的眼界——眼界即人生。

  也希望之后能有更多优质人文节目诞生,而后被看见、被传播、被讨论,让知识分子走进大众,让大众保持思考。

  最好的情况下,看这种节目也许能够成为一种契机,走向严肃阅读的契机。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