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专访导演杨冬:从《重生》到《重生之门》,一场与观众的双向奔赴

专访导演杨冬:从《重生》到《重生之门》,一场与观众的双向奔赴
2022年05月23日 18:04 新浪网 作者 金牌经纪人官方微博

  

  《重生之门》打破大部分涉案剧将观众置于上帝视角的习惯,用分段式结构邀请观众入局来加深追剧的沉浸感,紧张中不失欢乐,建立了「没有枪战戏」的新涉案剧模式。

  ”

  撰稿:小肆

  编辑:拂风

  从《重生》到《重生之门》,导演杨冬一直在努力做一件事:求新的同时弥补遗憾,完成和观众的双向奔赴。

  优酷播出的悬疑剧《重生之门》已会员收官。播出期间站内热度曾连续7天破万,全网热搜2100+,微博热搜1000+,剧情刺激、节奏紧凑、细节控、诙谐幽默、转场奇袭的《重生之门》堪称2022年悬疑剧的一张王炸。

  由于热度居高不下,收官之际导演杨冬仍然辗转于各个采访与直播间,金牌经纪人(y-agent)与导演展开深入交流,就改变、创新、选角、宇宙等关键词进行了专业解读。

1

  《重生之门》的「新生」

  2020年上半年,悬疑剧《重生》豆瓣开分8.0,这部被视为《白夜追凶》兄弟篇的剧集不断引发关注。除了白玉兰视帝张译的加盟,剧集涉及的“714枪案”,主角创伤后失忆设定都成为吸睛看点。

  时隔两年,《重生之门》播出,从单一男主到双男主,从传统单元式案件到主线案件与支线案件层层勾连,《重生之门》的创作过程在导演杨冬看来是在不断创新中进阶,与此同时也建立起市场和观众对于未来「重生宇宙」的期待。

  “拍摄《重生》的时候我有不少遗憾,到了《重生之门》我想这次有机会弥补了。”

  那么,《重生之门》是如何在前作经验之上获得「新生」的呢?

  即便《重生》从案件设定到人物塑造收获了不少值得借鉴的经验,杨冬还是决定在《重生之门》大刀阔斧的「玩不同」。原本的大男主变成了双男主,原本适合涉案题材的独立单元式案件变成了主线案件为主环环相扣的案件模式。剧作结构改变了,人物关系改变了,前期文本创作遇到了新的挑战。

  杨冬带着编剧团队历时9个月,将最初递到自己手里叫做《旁门左道》的故事改成了如今的《重生之门》。

  “《旁门左道》讲的是盗贼世界的事,很吸引我,剧本中子承父业」调整成「子承父愿」,内核更适用于现代观众和市场,再加上警察和盗贼家族之间的角力,人物和故事很难不精彩。”

  事实上,观众一直在跟随剧情寻找突破口,杨冬表示,“即便你在大结局之前猜中了谁是大boss,也很难猜到他的动机。”

  构建新的剧作结构,杨冬铺设这份惊喜,他打破大部分涉案剧将观众置于上帝视角的习惯,用分段式结构邀请观众入局来加深追剧的沉浸感。

  “15集之前,观众和剧中人物了解的线索一样多,剧情进入后半段,我们为观众设定部分上帝视角,加大观众’主动权’,甚至是主动送上大boss,在结局部分设定揭秘身份之外的更大惊喜。”

  于创作而言,彼时《重生》的独立案件独立解决的传统单元式结构对创作者有着天然的便利,也能迎合观众长期以来的观剧习惯。但打破这个「常规」,自然给创作带来不少困难:主线案件逻辑自洽之外,支线案件和主线案件之间也必须达成逻辑合理。

  这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杨冬坦言创作阶段团队有一个钉钉群,会把不同阶段的剧本发到群里让大家「来找茬」,每个人都可以针对自己认为不够合理或有疑点的部分提出建议,不断的进行完善修改,反复很多次,这样的做法其实极大的挑战着创作者的信心和耐力。导演表示这样集思广益很有必要,不断丰富着创作灵感,反复推敲让故事更合理,情节更完善。

  会不会担心被带跑偏?杨冬说“只要紧紧抓住故事立意就可以。这类题材有两点很重要,一个是剧情足够吸引人,一个是有灵魂的人物和有嚼劲的复杂人物关系,牢记这些观众就不会不买账。”

  剧作结构和塑造人物之外,导演在拍摄中也加入不少新想法。

  拍摄《重生》时选择重庆这样具有悬疑和现实主义氛围的城市,是为了借用雾都参差不齐的山城结构和湿冷环境来凸显主角的复杂心理。到了《重生之门》,他则选择落地无锡、苏州、宁夏等地,希望藉由这些城市的明媚阳光来映射刑警队长罗坚对天才大学生庄文杰的向阳期待。

  加之光影调度,音乐铺陈,转场设计都有创新,剧中不乏观众津津乐道的名场面:罗坚赶猪(头)式抓劫匪,庄文杰“移动马桶”思考,让人揪心的午夜飞楼,用电梯按钮充当摩尔斯密码传递讯息等。

  制片人张为为用盖里·奇式的悬疑幽默来形容《重生之门》希望达到的效果,紧张刺激中也给观众一些欢乐。杨冬更多的是希望「再多一些不同」,比如飞楼的一场戏,他觉得这是在合理范围内加入了「有点飞」的小奇观,“观众也能接受。”

  至此,《重生之门》打破又重建《重生》为观众带来的悬疑快感,建立了「没有枪战戏」的新涉案剧模式,弥补了前作的一些遗憾,也让他和观众在更亲密的互动过程里解锁了「新挑战」。

2

  选最合适的演员,最懂观众所想

  在杨冬看来,一部剧集成功与否最重要的因素是「人」。从人物关系到演员选择,从团队合作到观众的声音,活生生的人最终赋予了作品完整的生命力。

  演员的选择当然是最关键的一环,“适合”成为《重生之门》选角的唯一法则。作为曾经的合作伙伴,张译自然是罗坚的不二人选。张译本人对剧本的喜爱,让二度合作顺其自然。

  聊起演员对角色的驾驭,同为演员出身的杨冬很明白在拍摄现场「最勇敢也最敏感」的就是演员,要保护好他们的状态很重要。

  好演员是拥有“三位一体”创作能力的,张译便是其中翘楚。“在强逻辑的涉案类型剧里进行二度创作是很难的,但张译总能在恰当的时机贡献惊喜。” 

  这样的创作往往能收到很好的观众反馈,一场和省厅派来的同事起争执的戏,张译连续变脸反转让弹幕笑成一片;天花板上掉手机到审讯室紧张氛围下手滑掉手机,则被观众认定“罗队绝对是来搞笑的!”包括名场面「赶猪抓捕」,「喜剧人」张译的驾驭能力为剧集带来难能可贵的火花。

  而与王俊凯的合作,则让杨冬感受到了年轻演员的努力和思考能力。九个月的剧本打磨过程让他对庄文杰的角色烂熟于心,他希望为这个男孩寻找「适合他」的人。

  决定邀请王俊凯时,杨冬看了小凯此前的作品,他身上某种需要被保护的气质和眼神里的忧郁是动人的,而刚刚大学毕业的王俊凯在年龄上也符合庄文杰「大学生」角色设定。

  而两个人的见面让他笃定小凯即是庄文杰。读过剧本的王俊凯积极地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物的理解和细节设计。

  在杨冬看来,“王俊凯是会用脑子来理解和诠释角色的年轻演员。” 这一点在剧中得到证实,观众也用渐入佳境来形容他的表现,一场溺水戏,他贡献了让人倒吸一口冷气的溺水表演。此前,无论是眼神戏、情绪戏或是哭戏,他的表现也可圈可点,可以看到他一直在进步。

  而剧中其他角色的选择也同样遵循这一原则,演员必须和角色相匹配。被网友称为皱纹里都有戏的丁生火之所以选择了演技派田小洁饰演,缘于早年杨冬看到其在谍战剧《黎明之前》里的表演。他饰演的情报官李伯涵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田老师对于角色的处理又精准又不常规,我在做剧本的时候就设想他来演丁生火这个角色,结果一拍即合。”

  同样被他和人物对号入座的演员还有尹铸胜,他饰演的「先生」许正清是个手握反转和真相的大boss,“即便被观众猜出真身也能继续贡献精彩结局的演员,我在前期剧本阶段想到了尹铸胜老师,他在《长安十二时辰》里的表演非常打动我。”

  杨冬形容团队在搭建演员班底时运气很好,几乎每个角色都是他构想中的人物,并且顺利邀约出演。观众对这样的班底也颇为认可,弹幕上除了着急帮忙破案的吃瓜群众外,对剧情和演员的关注也没有间断过。

  杨冬也十分看重观众的反馈,在《重生之门》播出期间他每天认真研究观众评论和弹幕,并细心地将它们分为两类:一类观众发现了所有创作者们明着暗着的小巧思小设计,这让他有种遇到知己的快感;另一类观众则脑洞大开,提供了让他捧腹的快乐与不断精进的“给养”。

3

  探索创新,步履不停

  转型做导演之前,杨冬在多部戏里攒足了演员的经验,这让他在创作过程中多了一层对演员和表演的关照。

  比如,他会从演员角度思考台词和调度,对于人物的拿捏也加入表演角度;在拍摄现场他习惯走过去和演员面对面交流,在他的剧组,演员们为创作开脑洞、碰撞火花的氛围和谐又充满意趣。

  与此同时,他还有着新锐导演的拼劲儿。每一部作品他都从前期剧本到正式拍摄、再到后期剪辑,事无巨细参与把控。到了《重生之门》更是如此,亲力亲为力求尽善尽美。

  “这是作为导演的责任,必须保证每个镜头每祯效果每段声音都是我们想到传达的质感。”

  他以张译饰演的罗坚听到师傅老方去世后眩晕的戏为例,“这段戏开始时没有加音效,动效更能烘托内心戏,突出演员的表演。后面再加入音乐,层层递进推动情绪。”只有在每个环节精准把控,最终呈现的效果才无限趋近于完美。

  从《重生》到《重生之门》,他的较劲和认真变成了观众眼里国产悬疑涉案题材剧集的新突破,「敢玩敢创新」「期待重生更多面」的热评和不断攀升的播出成绩,掀开了「重生宇宙」的更多面。

  如今剧集收官,先生亮相,杨冬透露「重生宇宙」的下一部也在路上。关于重生宇宙的「前传」或「后传」已经在筹备中,这一次不仅要弥补《重生之门》未完成的遗憾,还会创造更多让人惊叹的小奇观。

  做导演,他还有一些「重生」之外的心愿,年代戏、男频戏、都市情感戏,每一个类型他都想尝试与探索,在不同的地方,他想继续和观众谈一场双向奔赴的创作之恋。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