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一群男性创作者的集体狂欢,《三叉戟》赢了,但也有遗憾 | 专访

一群男性创作者的集体狂欢,《三叉戟》赢了,但也有遗憾 | 专访
2020年06月24日 19:30 新浪网 作者 骨朵网络影视
一群男性创作者的集体狂欢,《三叉戟》赢了,但也有遗憾 | 专访

   文│ 星星

  在全剧的最后30秒,三叉戟开着那辆“报废车”再次出动了,下一个等待他们的案子是什么,不得而知。没有意外反转的幕后大BOSS,没有用逝去的生命渲染的悲伤情绪,正义终究战胜了黑暗,这样的结局是大多数观众脑海里所预测的,也让大家在最后长舒了一口气,觉得很舒坦。

一群男性创作者的集体狂欢,《三叉戟》赢了,但也有遗憾 | 专访

  《三叉戟》的整体表现是一条由意外到平稳向上的曲线。起初,公安题材、中年男性,并没有引发观众的注意,开头略显笨拙的套路化剧情也带来了不少的争议,但在人物逐渐立起,8.3开分的那一刻,《三叉戟》就开始要跑出来了,并随着剧情的推进,热度与讨论量不断升高。如今,虽然42集的内容结束了,但《三叉戟》还迟迟未让大家平复。一个没头脑,一个不高兴,一个主意大,一个脾气爆,保温杯里泡枸杞,真刀真枪的殊死搏斗,《三叉戟》被观众记住了。

  这样的表现,让观众意外,主创们也是被频频抓到台前交流心得。属于中年男人的公安题材剧已经不知道被剧集市场淹没多久了,而《三叉戟》将其拉回来,只用了大约一个月的时间。

  复盘整个《三叉戟》,它成功的所在莫过于抓住了两个字——“人物”。开头被大背头、大棍子、大喷子中年男性之间的恩怨纠葛所吸引,结局又被三个人满腔热血与使命感再次带走,《三叉戟》的人物是有着魔力的。它就像一块儿吸铁石一样,吸引着观众与主创不断向其靠近。

  而再次回忆起拿到故事的那一刻,编剧沈嵘、导演刘海波的第一反应,依旧还是那三个字:很激动。

  20年前分道扬镳,20年后还能因为一件事情拧成一股绳,编剧沈嵘在拿到原著后熬夜看了一个晚上,迟迟不能平复心情,而导演刘海波也是彻底放不下了,大背头、大棍子、大喷子的每一句台词,语言文字溢出来的幽默,还有发生在《三叉戟》身上,每个人物的走向与故事的翻转,让他觉得既燃又暖。就是《三叉戟》身上的那种中年老男人意气风发、丝毫不输年轻人的劲儿,深深击中了这群40岁左右的男性主创团队,也才有了现在的《三叉戟》。

一群男性创作者的集体狂欢,《三叉戟》赢了,但也有遗憾 | 专访

  真得很巧,负责剧本创作的吕峥与沈嵘都是40岁,留着一撮儿小胡子的沈嵘,是编剧圈内涉案题材中的代表人物,他的上一部作品是热度和口碑都不俗的《余罪》,吕峥更是一个地道的警察。制片人马珂、策划李小明的年龄则要更大一些,而马珂是圈内公认的重质不重量的制片人,《蜗居》《让子弹飞》都是他的作品。还有留着光头的导演刘海波也是75年生人,略显粗犷的外表下是一个细节控。这几个名字一出来,中年硬汉的质感便扑面而来。

  荧幕之外,由中年男性操刀,荧幕之内,三个老戏骨挑大梁,《三叉戟》由内而外迸发着中年男性荷尔蒙,让《三叉戟》稳了。而从开始到最终呈现,《三叉戟》也一直遵从了初心,并在整个过程中,尽可能地做人物。这些也是它能够跑出来的核心。

  公安题材、中年男人,一直都很坚定

  谁也没有想到这部公安题材的剧集能够如此受欢迎,将笔墨主要放在了三个老戏骨身上,重点是人物线而非一个个的悬疑烧脑案件,想要取悦年轻受众与看惯了破案类的观众,《三叉戟》面临的风险不小。

  回忆起整个《三叉戟》的剧本创作过程,编剧沈嵘依然记忆犹新,他最大的感受就是很顺,这是一个底子非常好的小说。制片人马珂、策划李小明与既是原著作者也是编剧的吕峥,以及在涉案题材上有多部成功改编经验的沈嵘,几个人一起开了几次会,就确定了大概的框架和方向,之后便是不断地交流进行创作,而大家效率都很高,剧本没有重复改,一开始确定的方向与最终呈现没有什么区别,一气呵成。

  即便是这样“顺”,《三叉戟》的剧本也打磨了近三年,因为他们想要把作品做扎实。而且《三叉戟》还带着这群创作者的一点私心。既有破案,也有一点“中国式哲学”,比如人与人之间的处事关系与哲学,为朋友两肋插刀,女性的仗义与刚烈,这些内容创作团队都想要。

一群男性创作者的集体狂欢,《三叉戟》赢了,但也有遗憾 | 专访

  但也仅限于此,对于其他的内容,创作团队是克制与冷静的。《三叉戟》的定调就是关于中年男性的刻画,于是在创作过程中,对于比如多加一些年轻人的戏与谈恋爱的戏,甚至把三个老警察改成三个年轻警察等这种为了迎合市场的意见,《三叉戟》都拒绝了,“当初最打动他们的是什么?”就要呈现什么,这是该剧的创作初心。

  打动他们的就是这些中年男人的战友情与责任感,还有与年龄抗争的那股劲,因此不能变。制片人马珂非常坚定,中年群像也好,年轻人也罢,只要是好的内容就一定会有市场的。这也让《三叉戟》整个团队更加有底了,在这条路上也更敢做了。

  在刚开播时,《三叉戟》的开头两集是有过一些争议的。老夏在退休当天参加抓捕活动却意外殉职,为了多年战友情,三叉戟重回一线办案,这样的由头看上去确实有点老套,因此也被引发了不少网友的讨论,对此《三叉戟》的制作团队不是没有注意,而恰恰这就是他们在反复的商讨中,所作出的最终选择。

一群男性创作者的集体狂欢,《三叉戟》赢了,但也有遗憾 | 专访

  现在这样的处理方式是最符合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编剧沈嵘觉得,一件事件的处理方式很多,而所谓的传统肯定是经过检验的,有效的,因此他们并没有为了创新而刻意地去找一个特别新鲜的角度,最重要的是合适,而他们还要把更多精力放在人物的塑造上。导演刘海波也表示,他们不想为了突破而突破,如果只是为了标新立异,违背了常理,那放到剧中也是不合适的。

  可以说,从有了将《三叉戟》影视化的想法开始,这个硬性的调子就定下了,这个由中年男性组成的幕后制作班底,就要做一个中年男性群像的公安题材剧,即便外界传来质疑声,在操作过程中遇到何种困难,都不能改变他们的坚定,而恰恰也是因为这份坚定让《三叉戟》的魂立住了。

  怎样把三个人拧到一起?

  写完这部剧,编剧沈嵘觉得自己老了10岁,因为要把《三叉戟》在人物关系上做一个更好的勾连,反映出中年警察的状态和心理,他经常把自己想象成50多岁。

  而且与剧本相比,在改编时,《三叉戟》最为突出的一大改变在于要加强人物之间的黏合性。在原著小说中,三个人物并没有绑得那么紧,而是相对松散的,尤其是大背头崔铁军与大喷子潘江海之间并不熟悉,但在剧本的创作中,编剧要把他们要深深地拧在一块。

  怎么拧?

  “这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其实也并不复杂就是把情感作为纽带,而警察之间最高的情感纽带就是战友情。”沈嵘说,在剧本创作时,他们设计了一个在原著中没有出现的老哥哥老夏,他的任务就是负责将三叉戟抓到一起,进一步凸显他们之间20多年的兄弟情。也因此当三叉戟退居二线后,各有各的长处和缺点的他们,为了给老夏破案,又不得不在一块。等到“老哥哥”的案子破了之后,这个时候还要有一个升华,而支撑三个人继续在一起的便是作为警察的使命感。

  一个没头脑、一个不高兴,一个主意大,一个脾气爆。三个人虽然价值观都不尽相同,也各有各的毛病,但是他们都穿着一身警服,他们都是警察。

  “三叉戟”没有被神化,大背头、大棍子、大喷子他们都是一个个正常的人,因此他们对于是否要拧成一股劲去探寻真相并不是十分明确,更多的是一种感觉,而等到他们回到一线办案后,那份初心就变得越来越清晰,乃至到最后可以让其摒弃各种内部矛盾与外界压力。“就是他们的信仰,作为警察的职责,”这个核心理念是沈嵘和整个制作团队要传达给观众的。

一群男性创作者的集体狂欢,《三叉戟》赢了,但也有遗憾 | 专访

  看过原著的观众都知道,原本的故事体量并不能支撑起一个40多集的内容,因此在改编的过程中,编剧需要“加戏”。这个戏既包括案件内容,也包括不同维度。

  “我们想把其他的维度扩展出来一些,比如面对家庭、朋友、同事。因为他们是老警察,面对郭局,就可以看成一个职场,面对花姐可以看到一个家庭,而整个也可以看成一个涉案,那么这个人物就更多维、更立体。” 沈嵘说。

  而在案件的处理上,《三叉戟》的整个思维方式都是很不一样的。案件不是为了表现案件本身,而是要为人服务。要基于人物的线索去梳理整个案件,而非在案子中去做出变化。

  沈嵘喜欢把整部剧的案件比作一个目录,洗钱、赌博、吸毒等各类案件分门别类地列好,而自己手里始终拿着一个篮子,当人物需要哪一个便立刻装哪一个,并且始终要明晰的是,案件是为人服务的,要通过不同的案件去塑造不同的人,把三个人的不同能力进行突出。比如郝平饰演的潘江海,其高光时刻大部分都发生在预审,而中间提审副行长的案子就是专门为他设计的。

  《三叉戟》的重点不在于如何在案件中做出变化,也非用一个个案件来推动高潮,而是基于人物的线索进行梳理,根据人物走。

一群男性创作者的集体狂欢,《三叉戟》赢了,但也有遗憾 | 专访

  为了加强三个人物之间的黏合性,在改编的过程中,沈嵘和团队想得很明白,案件不是《三叉戟》的重点,一定要让人物成为创作主线,而在对《三叉戟》进行不同维度下的内容添加与深化时,也都要必须谨记,要朝着一个地方用劲,围绕着人来,这样三叉戟才能拧成一根儿。

  细节、演员如何为人物添色?

  《三叉戟》的细节与人物都是禁得起推敲的,这也是该剧能够持续吸粉的关键。

  除了在剧本端保证人物的重要位置,在整个拍摄过程也要不断为人物进行添色,达到可以让人物立起来的效果。这让第一次接触公安题材的导演刘海波着实花费了一番心力。他坦言,如何讲好三叉戟之间的亲情、爱情,如何让观众接受到了这个年纪还想要老树开新花的三个人物,真的很考验他。而细节很重要,刘海波很喜欢抠《三叉戟》里面的细节。

  《三叉戟》剧组要比一般的剧组多一个环节,有人会专门负责把之后几天通告中需要的道具、置景细节拍下来,发给公安顾问进行提前确认,比如拘捕令,徽章、二等功奖状的细节设计、公安局里的陈设摆放、开会时的顺序乃至案件在执行过程中的程序等,基本上刘海波每一天都要问一下专业的公安顾问,有时候甚至把公安顾问问到了,“这种情况我自己也没碰到过,我再去问问其他部门的同事。”

一群男性创作者的集体狂欢,《三叉戟》赢了,但也有遗憾 | 专访

  而每一集前史的设计也是该剧的一大特色,但这部分内容其实是在拍摄进入到中期时,几位主创成员商量出来的,但团队也想得很明白,前史中的人物性格要与剧情中所展现的当下的人物性格是统一的,而且要用年轻演员,如果让陈建斌、董勇、郝平再去演20左右的年轻人,违和感太大。

  在整个团队确定好内容与演员后,导演组便将这部分内容全部拍完了,并且没有标记序号,而是根据前史能够对每一集的成片起到的作用,安排到相应的集数中,并在影像的处理上运用了一些消色的手法,剪辑上将其控制在了45秒到一分半钟的时间段内。既不能让观众觉得上一集和下一集之间的剧情不连贯,同时也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干净利索地将人物性格与背景尽可能多的传递出来。

  与此同时,三位主演更是《三叉戟》的宝藏。提到陈建斌、董勇、郝平三位主演,刘海波控制不住自己的激动,三位老戏骨与角色的贴合度很强。看到剧本第五集的时候,刘海波和团队便觉得,这个大背头就是陈建斌,而在陈建斌看完剧本后,刑警、话少的大棍子让他立刻想到了董勇,并将其推荐了过来。而大喷子说话不落地,在预审的台词背后又夹杂着复杂的心理技巧,这让刘海波想到了自己的上戏师哥郝平,“台词好,还是个优秀的配音演员,他再合适不过了。”

  人码好了,当这帮人聚在一起时,火花就自然而然的出来了。老戏骨能够在片场中不断给自己“加戏”,这也让刘海波在剧本本身很出彩的基础上,对人物进行进一步放大添色时十分顺畅。

  “去他的大脚趾头的。”这句原本在剧本中没有的台词,是董勇自然而然吐露出来的,但十分贴合董勇饰演的大棍子的暴脾气、混不吝的人物性格,一下子就让观众感受到了他身上的那股劲儿。而陈建斌饰演的大背头,在假扮老板的办案过程中,由于喝了过多的水,憋不住却一直找不到厕所,最终站在那不动了,回到家之后,面对媳妇“什么味儿”的疑问,只能无奈地回答一句“别闻了,就有尿味”,这些都是剧本中没有的。

  除了办案,剧中三位主演的交流方式也拿捏得十分得当。在两个蹲下说完以后,一推把另一个人给推倒了,这种中年男人之间的好话不好说的互动,与不矫情的交流方式,都立刻让人物立住了。还有陈建斌的招牌标志水杯,则在该剧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办案时觉得人家公司的茶叶不错,自然而然地把水倒了把茶装上;生气时把水杯重重地往桌子上这么一拍,气势就有了;关键时刻还能成为武器,将它砸向嫌疑人的后脑勺......

  一部剧的好坏,特别是剧中人物塑造的成功与否,除了与故事本身是否扎实有关,也与细节上的打磨与好演员密不可分,这在《三叉戟》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一群男性创作者的集体狂欢,《三叉戟》赢了,但也有遗憾 | 专访

  随着大背头、大棍子、大喷子与小吕开着那辆“报废车”再次出发,《三叉戟》选择改变了小说中不是那么圆满的方式落幕,而这也是作为影视创作者在故事的最后还想要传递给普罗大众的那束光,并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可以说《三叉戟》让公安题材与中年男性跑出来了,但对此,沈嵘和刘海波也还有一些遗憾,开头大家还没有认清几个人的名字和性格时,老夏就牺牲了,让观众感觉有些紧迫,如果能够再拓展一集会更舒服些,而前史的设计如果能够在前期就一起想好了,那么它在呈现上也会更好。

一群男性创作者的集体狂欢,《三叉戟》赢了,但也有遗憾 | 专访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