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特朗普政府「泄密风暴」延续!华尔兹怀疑记者恶意潜伏,并拉来马斯克“破案”......

特朗普政府「泄密风暴」延续!华尔兹怀疑记者恶意潜伏,并拉来马斯克“破案”......
2025年03月28日 08:01 新浪网 作者 留学杂志

  美东部时间15日,美国对也门首都萨那等多地展开大规模空袭,造成数十人死亡,连日来美军行动一直在持续。全球在当天下午2点(东部时间)前通过新闻得知此事。

  不过在当地时间24日,美国《大西洋月刊》刊登了一篇名为《特朗普政府无意中给我发了战争计划的短信》的文章。总编辑杰弗里·戈德堡表示,他在美军行动前通过群聊得知这一空袭计划,并披露有关这次军事行动的离谱泄密过程。

  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天在白宫被媒体问及这一事件时称,他对此毫不知情。

  而在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坚决不承认泄密,坚称“没有人分享作战计划”之后,《大西洋月刊》又在线发表了其记者截取自群聊的进一步信息......

  到底是什么情况?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01

  拉错人了?

  美军空袭也门计划泄密

  戈德堡在文章中详细叙述了事件经过。11日,他在通讯应用Signal中收到与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迈克尔·华尔兹同名的好友申请。

  Signal是一种开源加密消息服务软件,有点类似于加密版微信或者安全性更高的Telegram。

  通过好友后,他居然被拉入了一个名为“胡塞PC小组”的18人群聊中。

  聊天的参与者包括美国副总统万斯、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和中央情报局局长拉特克利夫……几名高级官员就空袭也门胡塞武装展开激烈讨论,没人发现群里有个记者在“围观”。

  戈德堡表示,“我非常怀疑这个群聊的真实性,因为我无法相信,管着美国国家安全的大佬们会在 Signal 讨论即将开战的计划。

  “更无法相信,总统的国家安全顾问会如此鲁莽,居然把《大西洋月刊》的主编拉进来,让我和美国最高层,甚至副总统一起参与讨论。”

  15日,群聊中发布空袭也门的具体计划,透露了美国即将对也门胡塞武装进行打击,包括攻击目标、攻击顺序及美方将部署的武器等细节。稍后,也门胡塞武装多个目标遭到空袭。戈德堡因而确定了这个群聊的真实性。

  02

  白宫否认泄密后被“打脸”

  3月24日,《大西洋月刊》刊发报道,披露戈德堡被意外拉入群聊并目睹一切。文章未引用具体作战细节,只描述了讨论的敏感性。

  当日下午,白宫迅速否认泄露严重性。当天,赫格塞斯称“没人发战争计划”,国家情报总监塔尔西·加巴德和中情局局长约翰·拉特克利夫在参议院听证会上坚称“未分享机密信息”

  美总统特朗普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还表示:“我不是《大西洋月刊》的忠实粉丝。对我来说,这是一本即将倒闭的杂志。我认为它不是什么杂志……我可以告诉你,我对此一无所知。你是第一次告诉我这件事。”

  这一事件及政府态度引发了美国各界广泛关注和民主党议员的强烈批评。面对舆论压力,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布莱恩·休斯随后只好承认群聊真实,但称是“无意加错号码”,并强调行动成功证明无安全威胁。特朗普政府开始坚称信息不涉机密,并试图淡化处理此事。

  但被拉入群聊的当事人、美国《大西洋月刊》主编杰弗里·戈德堡(Jeffrey Goldberg)3月26日发文称,特朗普政府官员的说法并不属实。

  在空袭开始前,赫格塞思实际上在群聊中发布了详细的行动计划,“如果这条信息被敌视美国的人,或者只是一个轻率且拥有社交媒体账号的人收到,胡塞武装将有时间应对空袭。对美国飞行员来说,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

  于是《大西洋月刊》在线发表了其记者截取自Signal群聊的进一步信息,以回应白宫的强势反击与对《大西洋月刊》的不实指责。

  《大西洋》月刊发布的群聊记录

  03

  华尔兹怀疑记者故意潜伏

  已拉马斯克来“破案”

  据美国福克斯新闻台等媒体最新报道,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华尔兹当地时间25日在一档节目中接受采访时称,他对此“承担全部责任”。

  “我承担全部责任。我建了那个群。我的工作是确保一切都协调一致。”华尔兹当天在接受福克斯新闻台采访时说,“这太令人尴尬了。我们会查明真相。”

图源:福克斯新闻台视频截图

  在节目上华尔兹曾暗示,虽然没有证据,但美国《大西洋月刊》总编辑杰弗里·戈德堡可能是“故意”出现在该小组中,这个小组内有多名政府高级官员。

  华尔兹表示,目前正在调查戈德堡是如何加入群聊的。华尔兹补充说,他在25日与埃隆·马斯克进行了交谈,将在技术专家的协助下展开调查。

  但归根结底,这场Signal群聊泄密事件清楚地表明了一件事,即特朗普政府在管理、安全和决策上的表现更像一个“草台班子”,而非高效的执政团队。此外,民主党人亦正在强烈要求展开全面调查,国会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杰克·里德谴责此事是美国安全领域最严重的失败之一。

  来源:CNN、大西洋月刊、央视新闻、观察者网、北美留学实验室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来自于:北京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