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淮安打造非诉纠纷解决机制实践样板

淮安打造非诉纠纷解决机制实践样板
2020年06月16日 05:44 新浪网 作者 新华日报

   一起购房纠纷在闹上“公堂”之前,常驻法院的人民调解员赵志伦来了个“主动截击”;经过2天面对面调解,当事人徐某、张某与某房地产公司之间的矛盾“烟消云散”,签下了调解协议书。

   上述个案,前不久发生在淮安市淮阴区。其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诉讼之前、法院之外的担当与作为,只是淮安打造非诉纠纷解决机制实践样板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淮安市司法局以“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为行动指引,在化解矛盾纠纷、减少诉讼增量过程中拧紧“减压阀”、打响“特色牌”、画好“同心圆”,取得了“一增一减”的实际效果。数据显示,2019年,全市累计办结的人民调解案件,较2018年增长4%,而诉诸法院的诉讼案件则同比减少了3%。

   排兵布阵,筑牢“缓冲地带”

   “非诉”“诉讼”是化解矛盾纠纷的两大手段。毫无疑问,运用人民调解的方式化解的矛盾纠纷案件越多,亦即“非诉”调处工作越得力,负责诉讼案件的法院所承受的压力就越小。

   鉴于此,肩负着“定分止争”使命的淮安市司法局从阵地建设切入下出“先手棋”。截至目前,全市以市、县、乡、村为纵轴,以行政机关、专门机构、社会组织、民间力量为横轴,“四纵四横”的非诉讼服务中心(站点)已全部建成。

   以去年挂牌运行的市级非诉讼服务中心为例。该中心成立后,市12348法律服务平台、淮安公证处、市医疗纠纷调处中心、市司法局行政复议处等整体进驻,构建起广覆盖、多领域的矛盾纠纷调处综合体,成为市域范围内,社会矛盾调处的“终点站”。

   除此以外,淮安市7个县(区)级非诉讼服务中心也已步入实战化轨道,95个乡镇司法所则设立了行政复议、立法民意、公证协办、仲裁业务、法律援助站点,并向法庭、派出所、信访办派驻了调解工作室。在村居、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法润民生”微信群等组织和平台,构筑起基层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道防线”,基本实现“小事不出村”的目标。

   创先争优,激活“品牌效应”

   化解矛盾纠纷,“等球打”没有出路。去年起,淮安市司法局从“源头”落子,着眼“全域”,推出社会预防、专业赋能、联动共治、责任强化“四大工程”,全面启动“矛盾不上交”试点工作。实践证明,这一试点之举,犹如石击平湖,荡起层层碧波。

   以试点为发端,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借助已建成的1511个村居调委会、51个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孵化出“老兵调解”“有话好说”等品牌调解工作室226个。而该市率先全省建立的市级医疗纠纷调处中心,则创新推出了医疗纠纷预防、调解、理赔“一体化”调处体系和“一站式”调处服务模式,累计受理纠纷410件,调解成功率达95.32%。

   在此基础上,淮安市司法局妙招频出,相继实施了行政复议应诉“三年行动计划”、公证事项办理一次性告知制及公证证明材料清单制度,梳理出14个行政裁决事项,推动相关行政机关落实裁决责任。各项创新举措深得民心。其中,去年化解的行政争议案件达98件,公证机构公证件办理总数达2.6万件,办理行政裁决案件21件。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淮安市社会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位居全省第三,5个调解组织、10名个人获司法部表彰,“老兵调解工作室”淮安模式还受到国家领导人点赞。

   携手并肩,打破“孤岛困局”

   3年前,市司法局联合市金融部门成立金融纠纷调委会,已成功调解金融纠纷1874起,并帮助法院分流、办结纠纷调处63起。这一协同作战的尝试,为市司法局打破“孤岛困局”找到了出路。

   随后,该局联合市委政法委、市法院等部门,密集出台相关战略协作文件,组建多个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矛盾纠纷案件诉前分流平台。51名人民调解员领命出发,进驻全市13个法院、法庭分中心。

   不仅如此,淮安市司法局还将调解组织、个人调解工作室融入社区治理网格,建立公调、交调、诉调、访调等对接制度,非诉纠纷信息和经验成果实行“日共享、周会商、月分析、季研判”工作机制。同时,在法院、人社、信访、公安等部门设立县级“非诉讼服务分中心”34个,将“构建非诉与诉讼一体解决纠纷工作体系”纳入全市法治社会建设指标体系,加大对非诉纠纷的化解力度。

   去年以来,淮安市累计办理各类“诉调对接”案件达23273件,占全市人民调解案件总数的20%。其中,诉前调解成功的案件7974件。

   杜勇清 丁大勇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