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干起来,什么都有可能

干起来,什么都有可能
2020年07月13日 06:19 新浪网 作者 新华日报
干起来,什么都有可能

   “起初,我们还以为大不了和‘非典’一样,很快都会过去,一切又照常……”但这次似乎不太一样。对有些行业,暂停键仿若停止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彻底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习以为常的节奏,想当然拥有的一切,那么多的按部就班,都遭遇“速冻”,很多人正经历人生大变,非常时期要教会我们什么?《南京观察》记者采访了多名普通职场人士,讲述疫情之下他们的际遇。当生活“暴击”轮番落拳,当一天天感受“人生下坠”,他们的回应是——

   “工作没了,大脑不能闲下来”

   “变化打乱了一切。”曹云(化名)说,疫情带来的变化猛烈到几乎要扭转她四十多年的人生。

   早上七点半送小孩,下午四点一刻出门接小孩。每天接送小朋友,买菜,打扫卫生,做饭……这位曾经的境外游“金牌导游”没想到这么快就做起全职家庭主妇。往年的8、9、10三个月,她是连轴转,连干90天没歇过一天。

   操持家务间隙,她不停刷手机。曹云在朋友圈卖货。疫情发生之前,她带境外团,欧洲一飞就是十几年,兼职做代购,卖一只奢侈品包,差价能赚几千元。现在困在家里,奢侈品直购价格高,到货时间久,关键是经济不景气,买正品包包的人少。没有包包卖,曹云就卖保健品,卖钢笔,连VC泡腾片也卖。

   一次入账几块钱,十几块钱她都很珍惜。加起来一天有几十块,一个月多则能赚两千多,少则一千多。她所在的旅行公司,连老总也开始卖货了。袜子,裤子,什么都卖。“好歹有收入,不能坐吃山空。” 曹云很怀念她曾经厌烦的忙碌的工作。“去年这时候,一天到晚领着客人,不是奔凡尔赛宫,就是在老佛爷排队,腰都要累断了。”

   疫情不见底,看不到旅行社何时正常复工,曹云也想找份新工作。去4S店,人家说年纪大了,其实她今年虚岁才42。车行不愿为四十多岁的女性提供从零开始的机会。她甚至还去口罩加工厂试过,毕竟不是熟练工,她做一只,人家能做四五只。

   起初,曹云宽慰自己,停下来也好,陪陪家人,放松身心,以前没空去做的事可以去尝试。一次次眼看疫情就要结束,又一次次防控趋严,她内心开始恐慌。她要求自己在做家务之外,每天健走1万步。“赚不到钱,就管理好身体,怎么也不能成为家庭的负担吧。”每天送完小孩,她在公司的群里打卡。公司有法语好的导游,给大家上法语课,每天一小时,带着大家念法语,30节课,499元。公司想着法儿把大家团在一起,海外团领队不好招,一旦散落要再回拢,就难了。公司要求疫情期间每天交一篇不少于2000字的命题评论,什么谈黑死病、论文艺复兴,如何理解“凯撒的归凯撒”,以此逼着大家去看书,去思考。“工作没了,大脑不能闲下来。” 曹云很感谢公司在这种境况下还坚持为员工着想。“很多旅行社都倒了,如果疫情继续,我们公司也撑不过今年。”

   曹云的很多同事都在找活干。有的男同事开了自己的家用车去跑滴滴。平台派单少,家用车不省油,一个月跑下来,挣个两三千块钱。“他们在群里自嘲,不管能不能挣到钱,反正要有活干,省得闷在家里老婆嫌。”几位同事已经把房产挂上网出售了。一个月房贷上万块,入不敷出,只好先把房子卖了,三房的想换成二房,有两套房的先卖一套。

   曹云比普通人更能感受到全球经济的变化。“谁都不容易,国外更难。”她在德国法兰克福的合作伙伴,以前没有上万元的大单根本不做,现在连二三十元的钢笔吸墨器也不会怠慢,认真打包寄过来。

   每次给客人发完货,她都会加一句,“祝你公司生意兴隆!” 曹云说如果客人都没收入了,她就真的没指望了。她希望其它行业越来越好,这样她才有机会重来。“我希望这真的只是暂停键,境外游还会有重启的时候。”曹云正说着,记起练德语的时间到了,赶紧挂了电话去学习。

   “再难也要扛下去,没有退路”

   11日,深夜十点半,小烤和妻子刚刚到家。

   两岁的儿子早已熟睡,匆匆看了一眼,夫妻俩回到客厅“盘账”。外卖15单,堂食76碗,营业额1900多,“不错,比上个礼拜强点。”小烤心里清楚,3000元才是面馆的“及格线”,但他还是给妻子鼓劲,“再坚持50天,南航开学就有得你忙了,加油!”

   小烤的面馆,开在将军大道托乐嘉负一楼的托米时尚街区。这是他第一次创业,格外小心。“签合同前,我还和老婆站在地铁口数人头,高峰时一分钟60多个,加上周边有5所学校,还有那么多居民区,客流肯定没问题。”他说,自己加盟的常熟炒浇面,口碑和口味都不错,几家分店生意也好。去年12月底,他踌躇满志地在门面租赁合同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月租金2万,预付半年。

   街区的计划,是2月14日情人节开街,正好赶上高校开学。1月份,夫妻俩兵分两路,小烤带着厨师参加总店培训,从下面条炒浇头,到食材采购、员工管理,一样样学起,妻子准备店面装修、设备添置,“忙得一头劲,五福街的总店前后去了半个月,儿子全甩给老人了。”此时的小烤不会想到,人生最长的一段煎熬就这样开始了。

   疫情汹涌袭来,餐饮集体“卧倒”。一个新年,小烤烟瘾猛涨,“愁啊,已经砸进去20多万了,只能关起门在阳台抽烟发呆。”唯一的好消息是,街区业主是国有企业,答应租金可以从开街当天计算,多少减轻了一些损失。但业主也面临资金压力,4月,小烤接到通知,5月15日开街,“当时甚至有个阴暗的想法,疫情最好能继续下去!”

   小烤又忙碌起来,哪怕明知开业就是亏本。夫妻俩请回厨师,做宣传单,进外卖平台,拉客群。5月15日,店面热热闹闹地开张了,第一天做了半价活动,爆满。第二天恢复常规价,只卖了不到20碗,小烤心凉了半截,“感觉根本撑不过一个月。”2个厨师,1个钟点工保洁,光人工成本就1万多,还有7000元左右的电费,算上房租,每个月要做到8万营业额才能保本。

   好在夫妻俩的朋友圈给力,过去的同事、朋友、同学都来捧场,小烤此前是南京业余足球圈的“明星球员”,面馆一开张,队友对手全都成为座上客。20碗、50碗、80碗……天无绝人之路,生意逐渐稳定,曙光一点点出现,“最多一天做了2000多元,离保本越来越近了。”小烤越来越忙,球队群里几乎没有了他的声音,偶尔发图,也是哪个队友又来吃面了。

   好消息总是接二连三,前几天,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食堂工作的朋友告诉他,学校已经在为新学期全面复学做准备。这大概是半年来最让小烤振奋的事情,因为他早就跟饿了么的快递小哥打听过,疫情前南航每天的订单超过1000,而目前甚至不到100单。一开学,肯定会有爆发式增长。

   “再难也要扛下去,这个年纪,没有退路了!”小烤掐灭烟头,“梅雨一过就入伏了,九月不远了!”

   “以为掉进黑洞,如今越来越开阔”

   7月7日上午九点,陪意向合作伙伴参观校区;十一点前赶往江北新区,查看新校址;下午赶到上海闵行区,就在上海开设旗舰店一事和投资方细谈。

   这几天,胡斌意忙得像风车,不停地转,忙碌中她眼前的世界越来越开阔。而5个多月前,她一度以为自己掉进黑洞,不知光亮何时到来。在5年前,胡斌意准备了一年多,卖了一套房,在南京创办了一家早教机构,两个学区面积达到3000平方米,会员稳健增长。她信心满满,计划在2020年全面启动连锁业务,加快布局,孰料遭遇疫情。

   “我从来都是倒头就能入睡,去年大年除夕很多地方进入一级防控,当时深感不妙。晚上睡不着,经常半夜突然醒来。”那几天,胡斌意新关注了很多公众号,寻找对她有用的信息。她知道,对抗焦虑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行动起来。

   任凭头脑混乱了两天,大年初三,她召集管理层开展线上“头脑风暴”。白天陪家人,晚上开会,大家戏称自己是“夜总会”,连续两天碰撞,大年初五,他们已形成清晰的目标,有了明确分工。“反正就是让大家有活干,有事做,不管结果怎样,也尽量不去想疫情何时结束。”

   整个机构转入线上,所有人员分成四个大组:课程组,做研发,写课程方案;录播组,录制教学视频;直播组,现场教学;剪辑组,负责创意和后道制作工序。所有教员学习线上视频教学,所有员工学习视频制作。

   一周过去,局面慢慢打开。现在,团队组建了17个家长微信群,开办了网上学院,录制了150节公益育儿课。“我们没有坐以待毙,而是积极行动,每周制作线上公益视频,每晚播放我们研发制作的睡前故事,疫情发生以来,我们一直在很努力地保持和家长,和小朋友的黏性。6月复课,我们的复课率达到85%,雨花校区的学员甚至超过了疫情之前。”胡斌意又拾起了自己的梦想,扩大布局,发展连锁加盟。

   “我最自豪的是,最艰难的日子,坚持不裁员,现在上百名员工全都在岗。”复课前的3个月很艰难,每月房租薪酬等综合成本就是60万元,这边要支出,那边还要把家长的预缴学费退回去。疫情发生以来,直接经济损失就是六七百万元。

   不管怎样难,胡斌意都坚持按商定的方案,一件事一件事推动,一天一天挺住,不降标准不放弃。有员工在群里留言,“我们就是你的坚强后盾,不管多难,坚决与公司共进退。”还有人私信她,“这个月不要给我发工资了,等情况好转再说。”胡斌意来不及感动,又投入下一件事。她知道,所有过往都不会浪费,都会转化成她人生的养料。

   “人生反转,一次重新开始的机会”

   “现在我看到微商刷屏,还会主动点个赞,有些被‘拉黑’的朋友圈又恢复了,毕竟生活不容易,大家都不容易。”工作8年的杨女士回归了“自由职业”,“其实就是失业,不过现在国家不是说做公号也算就业了嘛。”

   “为了赶业务进度,老板火急火燎地喊我们悄悄复工,结果防护用品都凑不齐,一遇上检查,自己一溜烟躲起来了,说不关自己的事……”杨女士说,这次疫情让他认清了公司的“面目”,反思自己的职业规划,毅然决定辞职。

   “疫情之下,一份副业有多重要。”这个朋友圈里的微商营销常用话术,在她看来变得越来越贴切。原本积攒的育儿知识如今可以不断输出,她和朋友一起玩起了直播,“知识付费是当下的风口,我们就试着做育儿这块的垂直领域。”在她看来,事非经过不知难,生活从来都不止一种选择,这是一次重新开始的机会。

   “一开始很艰难,时常情绪宕到底。深夜睡不着刷朋友圈,很多白日光鲜的人在抱怨吐槽,天亮前又悄悄删掉了。大家都不容易,咬咬牙再坚持,硬着头皮上。”杨女士说。

   “从原来的边缘部门,变成了核心部门。原来只是试水的直播已经成了我们的主要业务平台。”张亮在这家贸易公司的企划部门干了7年多,一直不咸不淡。“疫情期间直播火了,我们不光把外贸积压的货卖掉了,现在还在接单子,为别的公司带货。”他也一跃成了新业务的“带头人”。

   疫情之下,更多的人和事在反转。“其实现在很多二三线明星,主动联系想上直播,要价也不高,他们是想蹭流量……但很多效果还不如素人好,我们现在在招聘培养自己的主播。”

   刚过去的一周,章俊和合伙人在成都、乐山考察了两个直播基地。一家是创业公司做的,一家是政府投资。多年从事线下演出行业的章俊,也想试水直播。

   两年多前,章俊辞职创办了一家大型活动策划组织公司,主要做线下演出和跨年盛典。去年策划组织的几场演出在业内形成很大声势,营业额达到几千万元。

   疫情打乱了公司发展步骤,章俊说,仿佛一夜间这世界和他们就没关系了。“直播带货很热闹,我们此前没有留意线上资源。”章俊列了一大堆问题,怎么和平台合作,有什么样的商业逻辑,前期成本要多少,和艺人用什么方式合作……他和合伙人到处问,到处看。另一边,他们也不敢完全闲着。曾经专接大单的“豪华阵容”,现在连几万元的艺人接待也照干不误。

   “生存面前,心态不值一提。”章俊在朋友圈感叹,“哪天我在微信卖东西,大家不要嫌弃我。”没想到下面一堆支持的表态,让他着实感动。

   本报记者 盛文虎 仇惠栋

   本报记者 万程鹏摄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新冠肺炎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图片新闻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