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文化周刊┃商都砚少遇 传承在民间

文化周刊┃商都砚少遇 传承在民间
2024年04月30日 14:37 新浪网 作者 三门峡日报

  商都砚少遇   传承在民间

  夏泽辉 王跃泽

  黄帝画野,始分都邑。夏禹治水,初奠山川。洛阳偃师的二里头遗址,被考古学家认定为夏都斟鄩所在地,众多的文化遗产成为古都洛阳引以为傲的地方,它的各大博物馆里也都展示有文化符号的象征——澄泥砚。那么,作为河南省会的郑州,是否也有澄泥砚文化遗产呢?

  带着疑问,近日,陶泓觅踪——澄泥砚文化遗产寻访团队来到郑州,在省会众多的公立博物馆中,寻访团队发现了唯一展出澄泥古砚的地方——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

  寻访团队来到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时,恰逢《奔流——鲁迅博物馆藏黄河流域石刻拓片展》在该馆展出,这批由北京鲁迅博物馆精选的近百件文物,共展示了鲁迅从青年时代起,收藏历代碑碣、造像、墓志等拓本5100多种6000余张。这些拓片是研究鲁迅手抄手稿、考证汉字、校勘典籍最为珍贵的原始资料。看完展览,在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唐宋风物”展厅,寻访团队发现了一款箕形双足的澄泥凤池砚,上面标注着“陶砚、宋代、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藏”字样。“鳝鱼黄的颜色,细腻的质地,一看就是虢州出品的澄泥砚。”寻访团队中,一位澄泥砚研究专家说。

  虽有俗话说“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其实河南的地上与地下文物也很多,因为中国八大古都有四个在这里:洛阳、开封、安阳、郑州。作为历史厚重的人文荟萃之地,河南传世与考古发现的砚台应该很多。作为书写历史、承载文明的文房四宝,文人最喜欢的是砚台。古代文人用砚、洗砚、鉴砚、藏砚,为砚赋诗作文,修订砚谱,苏东坡、米元章、欧阳修、纪晓岚等为之者众矣!明代陈继儒《妮古录》云:“文人之有砚,犹美人之有镜也,一生之中最相亲傍。”何况中国四大名砚之一的唐宋澄泥贡砚,还产自河南陕州。可惜不知是何原因,郑州大型博物馆里展出的古砚却比较少。

  幸运的是,郑州民间有很多从事古砚研究的收藏家,多年来,他们默默地支持着澄泥砚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有的著书立说,为中国砚文化遗产的探索与研究倾注不少心血。此次访砚活动也得到了这些“砚粉”们的支持,大家专门举办“陶泓觅踪”座谈,各抒己见,讲述自己对砚文化遗产的研究心得,对澄泥砚文化遗产传承发展提出殷切希望。

  虽然寻访团队在河南博物院、郑州博物馆、郑州考古博物馆没有找到澄泥古砚陈列。不过在河南博物院,大家看到了一方南乐出土的盘龙石砚,该砚周边阴刻着隶书四十二字铭文:“延熹三年七月壬辰朔七日丁酉君高迁刺史二千石三公九卿,君寿如金石,寿考为期,永典启为,研直二千。”这些铭文相当珍贵,令人震撼,也算弥补了此行的遗憾。

  据了解,安徽省博物馆特地为当地出产的歙砚开辟了专题展厅,广东省博物馆也有端砚的专门展厅,端砚的产地肇庆市更是新建一座端砚博物馆。期待不久的将来,作为四大名砚之一的澄泥古砚的专题展厅能早日在大型公立博物馆与社会大众见面。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来自于:河南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