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有一种高质量婚姻,叫做钱钟书和杨绛

有一种高质量婚姻,叫做钱钟书和杨绛
2020年03月24日 23:44 新浪网 作者 仲念念-

  #什么是最好的夫妻关系#

有一种高质量婚姻,叫做钱钟书和杨绛

  01.

  今年一月份和二月份,整整两个月的时间,一直都在写钱钟书先生《围城》的书评。在将近40篇的书评里,我脑海里不止一次浮现出杨绛先生的影子。

  我常常在想,如果不是杨绛先生在背后默默支持钱钟书,为了他甘愿做“灶下婢”,这部《围城》还能不能问世?

  要知道,杨绛先生远比钱钟书成名要早,在她的几个剧本被搬上舞台以后,文化圈里都将钱钟书称为:杨绛的丈夫。

  但杨绛先生从来不觉得自己比钱钟书厉害,在他准备写一部长篇小说的时候,杨绛第一个站出来支持。她让钱钟书减少课程,全心全意去写,那时候钱钟书还在清华教书,如果一边教一边写,身体上可能会吃不消。

  杨绛心疼丈夫,为了让他省心,自己甘愿站到背后。

  为节省家里的开支,杨绛辞掉了家里的女佣,开始学着做一个“灶下婢”。

  杨绛在嫁给钱钟书以前,一直是名门望族的大小姐,她从来没有吃过任何苦,更没有做过任何家务。

  她的手是一双握笔的手,是一双一心钻研学问的手,所以在她初次劈柴的时候,木刺直接扎进了肉里,还起了很多泡。但她从来没有一句怨言,反倒很开心地说:“在吃苦中学到了不少本领,这使我很自豪。”

有一种高质量婚姻,叫做钱钟书和杨绛

  02.

  钱钟书曾经评价杨绛,说她是最才的女,最贤的妻。在钱钟书心里,杨绛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

  实际上,钱钟书对杨绛的褒奖和赞扬,从来不止这一句,所以诗人辛笛说钱钟书有“誉妻癖”,走到哪里,就会夸到哪里。

  杨绛先生自己也说:“钟书的确欣赏我,不论生活犒劳还是翻译写作,对我的鼓励很大,这是爱情的基础。

  同样我对钟书的作品也很关心,很熟悉,1989年黄蜀芹要把他的《围城》搬上银幕,来我家讨论如何突出主题,我觉得应表达《围城》的主要内涵,立即写了两句话给她。”

  那两句话,就是后来被广泛传播的:“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钱钟书的《围城》里,方鸿渐的婚姻并不幸福,他和孙柔嘉的结局,从一开始就注定会成为悲剧,但在现实生活中,钱钟书和杨绛却刚好相反。

  如果说方鸿渐和孙柔嘉是低质量婚姻的代表,那么钱钟书和杨绛,则是最高婚姻的典范。这两个极端分别告诉我们,真正高质量的夫妻关系,其实只有两个字,那就是后来杨绛先生提到的:感情。

  她说:“在物质至上的时代潮流下,想提醒年轻朋友,男女结合最重要的是感情。双方必须互相理解,只有理解才能互相欣赏、支持和鼓励。

  夫妻之间最重要的是朋友关系,如果不能做知心朋友,至少要做相互尊重的伴侣。”

有一种高质量婚姻,叫做钱钟书和杨绛

  03.

  严格来说,杨绛先生和钱钟书算不上世俗眼中的门当户对,因为杨绛是大小姐出身,但钱钟书的家庭却很贫寒。

  当初她嫁到钱家的时候,要对公婆行叩拜礼,但她并不觉得从旧俗和旧礼有什么不合适,反倒认为由宽裕的娘家嫁到寒素的钱家,一点没有“下嫁”的意思。

  还说:“如果双方过于计较这些外在的物质条件,应该趁早打听清楚对方的家庭状况,不合适就不要结婚。”

  从这一点来说,钱钟书和杨绛在物质、门第等方面是门不当户不对的。但他们的精神却高度契合,这种精神上的门当户对,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灵魂伴侣。

  这也是这段婚姻里,最让人动容的一点。

  杨绛和钱钟书夫妻二人,一直都是相互欣赏,相互肯定的状态,钱钟书觉得妻子是“最才的女”,而妻子杨绛则认为:钟书的价值远比我高,所以她心甘情愿全力支持钱钟书的工作,为他学着做家务,劈柴、做饭、洗衣等。

  这一切,都是出于对丈夫的爱。

  杨绛在后来的采访里说:“我爱丈夫,胜过爱我自己,我了解钟书的价值,我愿为他研究著述志业的成功,牺牲我自己。这种爱不是盲目的,是理解,理解愈深,感情愈好。”

  诚然,夫妻之间的理解永远是经营婚姻的重中之重,只有相互理解,才能相互尊重。

  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在这个世界上,从来不存在百分百契合的伴侣,只有尊重对方和自己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并且去理解他,肯定他,进而支持他,夫妻间的感情才能到达质量的顶峰,彼此在事业上的造诣,也会在这种理解和支持中,发挥最大的价值。

有一种高质量婚姻,叫做钱钟书和杨绛

  04.

  钱钟书和杨绛属于典型的、志同道合的夫妻,两个人都酷爱文学,痴迷读书。钱钟书说,自己这一生并没有大的志气,只想贡献一生,做做学问。

  杨绛先生亦如此,所以她直到百岁,依旧在翻译著作。

  1997年早春和1998年岁末,对于杨绛来说是最难的一段时间,女儿钱媛和丈夫钱钟书相继去世,让原本的三口之家,只剩下先生一个人。

  但一味沉溺于悲痛里,并非先生的格局,她抵住万念俱灰之痛,翻译了柏拉图《对话录》中的《斐多》,这是杨绛先生的跨界制作,从文学的范畴进入了哲学。

  很难想象,女儿和丈夫的离世,对于一个当时已经87岁的老人来说意味着什么,但杨绛先生一直相信,他们从未走完。

  她对生死之事早已看开,相信自己将来离开了,总会和家人相聚。他们先走一步,这种分开只是暂时的。

  从相识、相知、相爱到后来几十年的相守,杨绛先生和钱钟书夫妻二人,用自己一生的时间告诉我们,什么才是最好的婚姻。

  在杨绛先生看来,最好的婚姻无非就是“感情”二字,只有具有感情基础,才能想对方之所想,支持对方的事业,理解对方的精神世界,尊重对方和自己的不同。

  物质上的门当户对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契合。只有三观一致,志同道合,才能成为灵魂伴侣。

  生活中相互扶持,共担风雨,精神上相互理解,彼此成就。

  是夫妻也是知己,永远懂对方,永远理解对方。爱情是基础,友情是升华,亲情是归宿,这样高质量的夫妻关系,谁不想要呢。

有一种高质量婚姻,叫做钱钟书和杨绛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门当户对伴侣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