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运营重,师资紧,1对1如何构筑自己的核心壁垒?

运营重,师资紧,1对1如何构筑自己的核心壁垒?
2020年05月23日 14:43 新浪网 作者 芥末堆

  ♪ 作者|树后没有人

  ♪ 编辑|芥末堆看教育

运营重,师资紧,1对1如何构筑自己的核心壁垒?

  前几天,老板突然问了我一个问题:“假如在线大班机构一夜之间转而进攻1对1,后者的核心壁垒是什么?”

  说实在的,当时愣了一秒;虽然只有一秒,却漫长到恍如隔世。我脑海中迅速闪过以下四个衍生问题:

      1.“一夜之间”是什么意思?是某家机构切入1对1赛道已久,且密不透风?

     2. “转而进攻”是兼做还是彻底转型?如果是前者,主业务已经规模盈利了?如果是后者,那可能是失意、失势、失败的那家?

      3.学而思网校、猿辅导、作业帮、跟谁学的四国大战这么快就要打完了?

      4.壁垒是线上1对1机构本身的,还是特指“在线班课机构一夜之间转而进攻1对1”这件事上的?

  带着这四个问题,我进行了如下思考——

  1、虽然线上场景省去了门店选址和教室改造的问题,但教培的圈子太小,大厂稍微对外招点人就很容易满城风雨,具体参考字节跳动。

  1对1业务的招生重、服务重、运营重,总之各种都重,不适合冷启动。早期线上1对1之所以先爆发,是因为它不需要投入太多在教研和技术上,且线下转线上损失的交互性最少,RPO几百个兼职名校大学生就可以快速起家。

  现今大厂自然是不愁技术储备,但要解决已成为标配的全职教研和全职老师的问题,恐怕不在“一夜之间”。所以我认为这应该是基于“将来时”的兵棋推演,非暗度陈仓可为。

  2、目前这条赛道整体尚处于烧钱换市场的阶段,敢宣布自身规模盈利的只有跟谁学,偏偏它又是这几家中规模增长最令人咋舌的。

  抛开近期被连续质疑这一点不谈,耀眼的Q1财报中,有两个问题已经被发现并着手解决了。

  其一是销售费用的高增长没有带来匹配的正价课付费人次,简单说投放效率下降了;

  其二是正价课付费人次环比降幅明显,且大部分来自拉新,说明在老生留存、续报上压力很大(完全根据财报)。

  第一个问题恰好证明了自媒体矩阵再美好,也架不住400%+的可持续增长需求据说GSX已经进行了辅导老师的大扩编,要招到一万人,尤其是训练营辅导老师——算是在“销”言“销”。隐患我上一篇谈过了,就看“产品力”是否跟得上,否则是个死循环。

  第二个问题你们自己品:“小学业务现金收入贡献升至最高;一季度小学业务的营收增长速度远高于其他业务;小学业务营收首次超过所有其他业务。

  而在去年,Q2小学是25%,高中45%;Q3小学同比增速超过800%,接近高中业务占比;Q4小学同比增速893%,同期在读人数超过高中(以上均来源于公开数据)。

  一句话:主做高中段的机构,在收获较高的客单价和转化率的同时,要有LTV低的觉悟此外,基于流量闭环的考虑,也确实有必要在盈利模式清晰之后,纵向打入口、横向拓品类,兼做1对1是顺理成章的。通常的打法是,班课作为私域流量池,大班捞进、漏斗分层、1对1承接头部需求,基于内部名单的二次转化让一部分用户可以躺着进来,获客成本方面会降低许多。

  至于彻底转型——我想班课没整明白的,大概率背水一战1对1也难。毕竟“all in 1对1”听起来就很奇怪,就像百度不再“all in AI”转而“all in付费搜索”——low,太low。

  3、四国大战短期内打不完。

  一来还有广阔的下沉市场等着列强前去征服,三四五线城市及边远地区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是经久不衰的经过这几轮投放,“9元班”不仅会出现在分众楼宇,更将通过上星卫视和短视频平台占据县镇一级父母们的候选菜单,整体渗透率可能已经站上30%。

  二来即便是作为基本盘的一二线城市,也正在经历官方性质的网课轰炸,用户都替你们教育好了,只剩下载哪个APP了,还不跑步入场?

  三来线下机构当下只是复工,距离复课尚不明朗。可能在暑假之前通过验收就是上上签了——还要提防万一公校里出现一例疑似,重新政策性关停(5月13日吉林舒兰案)。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增量,需要用更低价优质的课程和服务来掠取的流量洼地。

  此外,按照“老大老二打架,死的是老三”定理,巨头拼内容、流量和品牌,可能最先挤压到的是第二梯队以后的机构。未来,把中小机构都挤跑之后,巨头之间即便有竞争,获客成本也会降下来。最直观的,搜索关键词的投放上,抢的人少了。

  4、壁垒一词,容易让人联想到“城池”,就是“城墙”和“护城河”,充满了浓浓的防御意味。

  1对1机构不分线上或线下,核心壁垒一定是师资供应链——规模化快速供应标准老师的能力,因为你每招20个学生,就一定需要对应储备1个老师,这个比例几乎是固定不变的。

  其中,线上1对1的运营尤其重,谁能在最快的时间内手握足量稳定的师资,谁就具备了市场定价权。以师资为例,招聘、面试、培训、排课、管理、质检、考核、晋升、薪资甚至是离职,每个环节都充满了“人”的因素或者说变量。

  众所周知,“人”的变量越多,标准化难度就越大,规模化起势也就越难。所以我经常跟别人开玩笑——线下一家校区面对面管理100个坐班老师就重了?那你见过一家线上公司同时远程管理几万名“在家坐班”老师的吗?很长时间以来,老师的联系方式都是公司绝对保密的核心资产。防谁呢?当然是友商。只不过之前一直默认竞争对手在同一赛道,之后要防“隔壁老王”了。

  当“壁垒”特指“在线班课机构进攻1对1”这件事时,会不会发生一些不同?

  当然会。因为前者同样具备快速规模化供应标准老师的能力(辅导老师),这不是你1对1机构独有的壁垒。

  有人要说了,班课的毛利水平那么高,基本都在50%到80%(这个80%是哪家这么夸张你们自己猜)之间了——要知道被老百姓戳着脊梁骨骂的国内房地产行业巨头如万科、保利、金地、恒大这些,只有40%左右——怎么会看上你1对1这块干瘪的小蛋糕?

  这里面就是“能不能”和“愿不愿”的问题了。我并不觉得毛利水平越高越有竞争力,相反,当未来在线班课进化出究极形态的时候,其毛利水平一定会被压到一个合理低值。德鲁克就认为:“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对企业最大的误解,甚至是诬蔑。与其说企业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不如说企业追求的是利润最小化。”

  利润最小化,是一个很重要的竞争手段,因为如果某一条赛道的主要企业利润很高,那么只有一个结果,就是无数竞争者包括巨头如潮水般涌入,资本疯狂加持,无限推高营销费用率。最终蓝海变红海、红海变血海、血海变死海。

  壁垒的意义又不止于防御,更是向潜在的对手发出强烈的竞争警告

  拥有接近垄断地位下的微薄利润,正是在线1对1机构对抗班课进攻的壁垒之一,仅仅是“之一”,并不是“核心”。班课拥有巨大而长尾的市场、高企的毛利,注定了资本会疯狂加持,然后野蛮增长、跑马圈地。在没有分出胜负之前,谁也不“愿意”主动下牌桌,但这不妨碍头部的班课玩家们事实上已经“能够”解决师资供应的问题了。甚至像猿辅导在当年自己就是做过线上1对1业务的,你总不能说它不具备1对1的基因吧?当我们在讨论客观条件“能不能”时,你却总说主观态度“愿不愿”,这叫耍流氓。

  在线班课机构从什么时候开始具备这种能力的呢?我想是从双师模式开始。

  早期的大班课存在一个关键问题:由于明星主讲老师存在光环效应,学员们可以慕名而来,也可以随之而去每一次类似张邦鑫创业当年的名师出走或友商挖角事件,对机构而言,损失都是巨大且难以承受的。虽然学而思后来痛定思痛演化出了去名师化的逻辑,主打标准教研、品牌溢价,但大班课互动弱、强制力差的缺点依然存在,拦阻了一大半中等以下的学生。在这样的背景下,双师模式应运而生。

  它首先诞生于线下,采用的是“北上名师”+“当地助教”的搭配,也是当前线上大班课赛道选手们依旧采用的模式,目的是降本增效。主讲老师大班授课,辅导老师小班服务;主讲老师互动直播、精耕教学,辅导老师课后督学、保障落地。

  来自清北复交的主讲老师们在北京和上海以专业的教学教研,解决了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来自普通院校的辅导老师们在郑州、西安、武汉、济南等地,以针对性的服务跟进,解决了大班授课个性化程度不足的问题。

  最关键的是:有能力带走客户的老师接触不到客户,能接触到客户的老师没有能力带走客户。

  这看上去,很美。

  经过这轮进化,剩下的问题已然不多,但还有一些。第一个问题,班课一定是追求“满班率”的,这关乎毛利,而各地的教材版本、教学进度、考试难度存在一定差异,强行插班显然不够“本地化”。不够“本地化”则很难打入地级市以下的市场,也就很难去跟传统线下机构角力;过分“本地化”又将新增一地的未满班级,抬高自身的运营成本。

  要知道,大班课的获客成本在过去一年已经飙得很高了,目前行业普遍认可的算法是,一个低价入口班的获客在500元以上,转化率不足10%——这意味着一个正价课学员的CAC大概率会超过5000,远超1对1。一个学员可能要接连续上五到六期正价课,其LTV才能勉强覆盖CAC,更别说节节攀升的COC了。

  太难了,又似乎只剩下一条路可以走——于是班课机构纷纷扩军辅导老师,并赋予他们服务和续班的重责。既然“本地化”这条路暂时走得比较艰难,那通过个性化服务讲好“续费率”的故事总是好的。

  通过各大招聘网站上的JD不难发现,虽然这个群体的抬头略有差异,但职责无一例外地集中在了“沟通”、“黏性”、“运营”、“答疑”、“跟进”、“续费”等字眼……1对1本应是内容相对较轻、服务相对更重的,但今天的班课辅导老师在经历层层进化后,已经大部分承担了1对1辅导的职责,重点还是免费的!

  当然,我们可以说这一切都是疯狂补贴的结果,待到回归商业本质的那一天,这些增值服务都将体现在昂扬向上的客单价中。但就目前而言,这些性价比超高的服务是真香,以至于有相当一部分用户根本不是冲主讲老师来的,而是盯着辅导老师答疑、改作业……这就产生了该模式的第二个问题:由于缺少统一而专业的学科知识培训,辅导老师们输出的学科内容质量是参差不齐的,且离散程度极大。

  机构似乎更愿意在最短的时间内,教会这些年轻人如何进行微信群运营、如何激发家长的危机感、如何利用优惠逼单以及模拟打电话催续报。其中优秀的个体可能来自双一流名校,基本能靠“吃老本”来提供不逊于主讲老师的专业讲解;大部分群体本身是被该岗位的高提成属性吸引而来的,相比之下更急切投入精力学习和提升的,是转化、续报、推荐的话术,而不是学科知识。

  如此设置该岗位的工作内容,本来是想通过做“服务”来做“续费”,这思路和自媒体通过做“内容”来做“营销”是一致的——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本质上没毛病,只是重点如此明显地倾斜,很难让老师沉下心来做好“内容”。实际机械重复着的,都是“营销”:打标签、建群、运营、催出勤、催续报……

  该模式的第三个问题在于辅导老师的稳定性,为了避免老生常谈,我观察的视角可能侧重于“年轻人为何会选择这个岗位,又为何会离开”。

  之所以说在线大班有可能在一夜之间转而进攻1对1,不仅是他们拥有同等规模的人数,更在于辅导老师和在线1对1学科老师的人物画像是高度重合的。

  岗位要求:

  统招本科及以上学历;

  具备一定的学科功底,普通话标准,沟通表达能力强;有教师资格证优先;

  良好的学习能力、亲和力及团队合作精神;有耐心、责任心,热爱教育行业……

  如果不看招聘详情,你会不会以为是在招学科老师?通过进一步抓取和分析主流班课辅导老师的招聘关键词,我们会发现这个岗位似乎更偏好应届生,主要是那些“抗压性强、目标导向、不惧挑战、拥抱变化、长期主义”的年轻人。

  一开始我比较困惑:不就招个助教么,怎么整得那么虚,跟招合伙人似的?后来哑然一笑——教育培训是人力密集型行业,销售又是典型的门槛低、起薪高、青春饭。今年应届生的就业形势这么差,国家都打起研究生扩招的主意了,这样大量消化就业的良心岗位,果断是要被鼓励的啊!

  事实上,这个岗位对年轻人也真的很有吸引力。“无责底薪、六险一金、餐补车补”、“10天以上专属年假”、“高提成、高绩效月均15K+”等等。

  那为何离职率还这么高呢?如果你理解这个问题其实是在问“为何销售的离职率这么高”?那么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业绩压力大,尤其到了月底;作息不规律,高负荷连轴转;晋升天花板低,容易出现薪资倒挂;职业荣誉感差,不受尊重;奖惩名目多,大月做业绩、小月离职……真正能适应并生存下来的才能赚到钱,但更多的在培训期和试用期就退出了。假如长期两极分化,以动辄月均30%的离职率来推算,不出半年这个群体就是沙漏型的了。

  最后一个问题属于前面的复合衍生问题,或者叫“并发症”:辅导老师流动性大,又缺少统一专业的学科培训,仅靠自觉自发去学习和沉淀专业知识的话,可能尚未初窥门径就要江湖再见了。

  虽说有师徒之间的带教,但毕竟又是靠“人”来干预,充满了不确定性。传统线下有一套相对完备的培训体系和较长的教师成长周期,老师们通过集体教研、分享评比、评课磨课、定期培训等形式,心甘情愿地把一部分干货拿出来,作为学费给到机构,再由后者进行资源整合分配。所以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机构赚的是培训教师的“增值税”。

  线上辅导老师的成长周期则比较短——你没什么可以给TA的,自然TA也没什么可以给你的——优秀个体的离职往往伴随着先进经验的逸失。招聘,然后流失;流失,然后招聘。循环罔替、周而复始。

  至此,我们基本可以得出“假如在线大班一夜之间转而进攻1对1,后者的核心壁垒是什么”的结论:本地化程度、精细化运营、师资发展体系。即——

      1.进一步加深课程和师资的本地化程度,标齐线下区域性龙头;

     2.进一步拆解教学服务流程中授课老师的职责,让老师专精于“多上课”、“上好课”;

     3.进一步设计完善1对1授课老师的晋升发展体系,让最优秀的老师也可以足足玩上五年不厌倦。

  * 本文来自于投稿,不代表芥末堆观点。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辅导老师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