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李潇编剧《纵有疾风起》,摒弃了男女主一味加戏撒糖的写法

李潇编剧《纵有疾风起》,摒弃了男女主一味加戏撒糖的写法
2021年04月27日 12:44 新浪网 作者 影视独舌

  今年2月,由靳东、宋佳主演的都市生活剧《纵有疾风起》杀青。

  剧集讲述事业有成的唐尘(靳东 饰)遭遇女友烁冰(宋佳 饰)背叛,而不得不宣布破产,而后联合沙舟(田雨 饰)、祝燃(杨玏 饰)等好友成立灰鲸公关公司一起创业的故事。

  从去年6月立项到现在,《纵有疾风起》的项目看起来颇为顺利,而背后的剧本创作也经历了不少波折。

  作为编剧,李潇写作过很多脍炙人口的情感剧,编剧过《大丈夫》《麻辣婆媳》等生活剧,也创作过《好先生》《恋爱先生》等都市剧。

  近些年她又以制片人、监制等多重身份参与项目。2019年,由她担任制片人、剧本总监的电视剧《加油,你是最棒的》引发了不少北漂观众共鸣。去年疫情期间,由她监制的电影《大赢家》也给观众带去了欢乐和慰藉。

  李潇是精力旺盛的创作者,她对自己的创作所长有着清楚认知,也对未来的都市剧市场有独到判断。以下为李潇自述:

  为靳东量身定制一部公关剧

  如果没有靳东老师,我可能不会写这样一部剧。

  2018年拍《恋爱先生》,是我跟东哥第一次合作。当时,他说自己有个想法,想拍一部关于公关题材的剧,男主角叫唐尘。

  正赶上新丽传媒的曹华益曹总刚跟他合作完《我的前半生》。就这样,靳东、曹总我们三方凑在一起,《恋爱先生》拍完了,这部公关剧的合作也定了下来。

  在这之前我写了《好先生》《恋爱先生》,这部剧的名字本来也想沿用我的“先生”系列,叫“公关先生”。后来因为和其他剧撞名字,外加市场上几部公关题材剧也引起过舆情危机,我们也不想因为“公关”二字让观众对这部剧产生先入为主的看法,所以剧的名字迟迟没有取好。

  最后,“纵有疾风起”这个名字是曹总定下来的,就像《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取自诗句,新丽传媒出品的电视剧的名字都很有诗意。我想曹总起这个名字也是为了表明剧中人物的一种态度吧,“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当然,这是后来的事了。

  最初,我接这部剧的时候很犹豫。感情戏在我机枪扫射的范围之内,《纵有疾风起》却超过了我的常规射程。

  写情感戏并不涉及专业知识,只要把人物做扎实,人物关系搭建好,人物彼此之间自然会发生关系产生故事。像《恋爱先生》中的男主角是一名牙医,但剧情涉及他工作的部分很少。但公关剧不一样,人物的职业属性要发挥作用。公关行业又不是我熟悉的领域,剧本能写成什么样我心里也打鼓。

  好在曹总帮忙联系了不少业界大拿,我们做了很多调研采访,发现公关行业的实际情况和我们想象中的不太一样。

  之前要想进入公关行业,不光要有海外留学背景,还得有相当高的职业能力。但现在门槛越来越低了,鱼龙混杂的情况也就出现了。还有公关和广告行业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了,他们都在向对方领域渗透。

  当然,圈内人对于公关行业的理解各不相同,就像影视圈里不同的导演、编剧对于创作的说法也都不一样,我们做剧本也不敢给这个行业下定义,说这个行业一定就是什么样的。我们只是站在某个人物的角度,谈他对于这个行业的理解。

  后来,帮助猪饲料大王谢立强打造舆论形象、推火毛毛的神曲、拿下飞达公司的公关合同这些案例都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但怎么把案件跟人物情感有机结合是创作难点,我不希望职场案例覆盖掉我的人物。

  故事如果写过了,容易让人觉得狗血虚假,但如果按照案子的真实情况发展,故事可能半集就写完了,未免太过平淡。当然,这是所有行业剧在创作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我们要做的就是在真实与虚构之间设置各种波折。

  调研和采访花去了不少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才慢慢形成创作思路。直到2019年初才开始动笔写作。

  这部戏的看点,你想象不到

  要把一个想法变成几十集的故事,也不是拍脑门就能定的,这个过程需要编剧不断丰富完善。

  前些年,我和于淼一起搭档写剧本,后来工作量越来越大,很难同时兼顾不同项目,创作模式更多变成了老带新。

  当时,除了这部戏,我还给《加油,你是最棒的》做剧本总监,《纵有疾风起》是我和姜无及一起编剧的。无及之前参与编剧过《恋爱先生》和网剧《余罪》,是我非常欣赏的合作伙伴。

  如果只是我一个人写,故事就会顺着我的思路进行下去。这时候就需要有个人站出来提醒,说这里的故事不太好看了,这个人物似乎单薄了,我们得想办法一起解决。

  大多数情况下,团队合作并不比自己写剧本快,但为了达到1+1>2的效果,我愿意付出这个成本。

  我写剧本都是先有人物再有故事。我知道男主角叫唐尘,这个人40多岁正在事业巅峰,因为女友“背叛”人生一落千丈,之后他就要一步步逆风翻盘。

  他是怎么变成这样的,他的对手是谁,他在重新创业的过程中有没有辅助力量……这些都是我们做人物和人物关系时需要考虑的。只有把这些理顺了,我才会去推进情节。

  最开始我们想把男女主角唐尘和烁冰的关系做成史密斯夫妇,观众一开始就知道这俩人最后一定会和解,齐心协力再去对付一个更大的Boss。但即使知道了结果,观众还是想看这个过程他们是怎么在一起的。

  这部剧还有个特点就是男女主角之间的对手戏很少,前两天剪辑师还跟我说,成片中男女主角一集也见不了几次面。那种为了男女主角互动而一味加戏撒糖的写法,我特别不喜欢。成年人之间的爱情,其中也会有甜,但什么都埋在心里的那种感情会更复杂更有魅力。

  剧本里这俩人是非必要不见面,但我能保证,只要见面他俩的关系就会发生改变。靳东和宋佳的表演也给剧本加分了,他们饰演的男女主角看彼此的眼神里有很多故事。

  这部戏不集中在男女主角身上,唐尘带领的创业团队,他们解决案子的过程也是重要看点。

  四五集一个案子,每个案子让同一组人去解决,案子和案子之间又要有一定联系。

  人物又特别多,五集以后,面铺开了,群戏创作对我来说确实是个不小的挑战。

  有心的观众会发现,灰鲸公关公司的成员有唐尘、沙舟、祝燃、侯志,他们的姓氏和《西游记》里唐僧师徒的名字对应,包括他们每个人进入团队的时间和在团队里承担的任务也都和那师徒四人有相似性。

  沙洲是像沙僧一样任劳任怨的角色,田雨老师我们合作过很多次,他在《恋爱先生》、电影《大赢家》里都有精彩表现。侯志这个角色是个小机灵鬼,他也总是最鲁莽的那个人。杨玏饰演的祝燃是最难写的,这个人物承担了类似猪八戒的设定——那可是《西游记》里最人性化、最与众不同的一个角色。几次调改过后,现在祝燃的人设特别飞扬,这跟杨玏以往饰演的角色都不一样,大家可以多多期待。

  这部剧里,我也和过往作品做了一个小小的联动。因为我自己喜欢鲸鱼,又觉得灰鲸比别的鲸更酷一点,所以在《好先生》里,孙红雷饰演的路远最后开的那家餐厅就叫灰鲸,这部剧里男女主角常去的那家餐厅也叫灰鲸,后来唐尘创业开的公司也叫这个名字。

  包括女主角烁冰最喜欢的颜色也是灰色。这种中间色也象征着成年人世界的特性,那可不是非黑即白的地界儿。男女主角之间的关系也很复杂,女主角烁冰也不只是个蛇蝎女人那么简单。

  成片和剧本同频,太难得了

  剧本快写完的时候,又赶上了疫情。那时候老板也不催了,最后五集剧本恨不得花了半年时间才写完。

  等到去年6月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纵有疾风起》才加快了筹拍进程。除了等待演员档期,还得找到合适的导演。

  在行业摸爬滚打这么多年,我也有了一点点话语权,希望制片方在导演的选择方面更慎重。不只是导演单向度地评判剧本好坏,我也得看导演风格。他对剧本的理解能不能达到我的要求,如果达不到,很有可能就把剧本拍飞了。

  期间兜兜转转,我们也接触过一些导演,但都没有那么合拍。直到遇到费振翔。

  费振翔

  我俩很早就认识,在他《鬼吹灯》系列还没那么出名的时候我们就想合作一部现代戏。正好《纵有疾风起》的气质又是偏阳刚的,故事是强情节的,刚好是费导擅长的风格。我们一拍即合,导演人选这才尘埃落定。

  后来的成片证明当初的选择没有错。这么多年很少出现这种情况,就是一个导演拍出来的片子跟我当时写剧本时内心的节奏是一样的。包括男女主角每一次的情感碰撞,群戏场面你来我往的见招拆招,导演节奏和剧本节奏集几乎完全一致,我是惊喜又意外。

  有人说我的剧本节奏感很好,这确实是我的优长。节奏感看不见摸不着,可以说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就像台词好不等于节奏好,如果没有节奏感把关导致台词泛滥,观众看起剧来就会感觉很累。

  再者说来,台词写得好的人太多了,我并不追求金句。很多时候是营销需要,把台词挖出来做成截图宣传。但没看剧的人并不知道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境说出来的,人物说的话可能并不代表他的本意,他甚至是言不由衷的,但是只要截屏下来台词就变成了人物观点,回头编剧还得被骂三观不正。

  这些评价反馈我很少看,我也不敢看。因为看了之后我总是会生气,觉得自己被冤枉了想要解释,但理智告诉我这么做是没有价值的。好吧,既然如此,我就只能想开点,说我不在乎这事儿。

  也有朋友给过我一些建议,说现在流行什么样的情感,人物之间应该怎么甜怎么虐。我听了之后倒不会反感,但会心慌。我会想如果照这个方式来写,等拍的时候万一那个梗不流行了剧本是不是还得改,那时候可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了。

  有时候我也很费解,为什么要那么在乎大数据。创作本就是被少数人引领的,我们为什么要相信大多数人的判断。迷信大数据的多了,让人眼前一亮的经典作品就越来越少。

  看上去我一直在写剧本,但大多数项目都是别人找过来,我主动写的很少。说真的,如果没人找我,我就喜欢在家呆着啥都不写。

  经历的项目越多,就会发现它们各有各的难处。每次接手项目之前,我都会做大量的心理建设,因为我太知道打开那扇门是什么了。

  尤其后来当了制片人、监制,我发现那些岗位更需要强大内心。制片人不仅要抓生产,还得跟人打交道,他甚至还得受所有部门“挟制”。

  几次实践过后,我真是心力交瘁。那些工作我并不擅长,我擅长的是跟剧本里的人打交道。纸上的人受控,我大不了把他写死嘛!而现实中的情况有时候真是让人束手无策。

  这也让我不想再做编剧之外的其他岗位,以后顶多是在影视剧里做点跟创作相关的监制工作,其他工作还是交给之前的合作伙伴吧。

  当然,推开那扇门迈进去之后,跟痛苦并驾齐驱的还有创作的乐趣。对我来说,写好一个人物,写好一段故事,甚至只是写好一段台词,都是很有成就感的事。

  这是我的职业,我得保持专业。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