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号手就位》研讨会:军旅剧如何突破创新?

《号手就位》研讨会:军旅剧如何突破创新?
2021年06月01日 13:09 新浪网 作者 影视独舌

  5月31日,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主办的电视剧《号手就位》研讨会,在京举办。

  会议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秘书长易凯主持,各界专家学者与主创代表以及火箭军相关领导,就该剧的主题立意、艺术特色以及军旅剧的创新之道,进行了深入探讨。

  

  《号手就位》讲述的是一群大学生投身军营,经历重重磨砺成长为“王牌号手”的故事。

  该剧是火箭军更名后拍摄的首部电视剧,也是新时代战略导弹部队的荧屏首秀。剧中高素质士兵的成长和高精尖装备的亮相带给了观众久违的新鲜感。年轻演员的参演吸引了年轻受众的关注,偶像化的表达则让军旅剧有了一个全新的打开方式。

  全新的军旅视角,不同的打开方式

  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副司长周继红提到,《号手就位》是火箭军政治部精心指导推出反映新时代改革强军的一个重点作品,也是广电总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理想照耀中国电视剧展播”的重要剧目。该剧在题材选择、情节设定和人物塑造等方面有新的创新和突破,体现了现代军人的青春热血和爱国情怀,也让观众了解了火箭军这个重要又特殊的军种。

  

  火箭军政治工作部宣传局局长王永孝认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号手就位》采用平民英雄叙事的手法,塑造了一个个生动饱满、个性鲜明的号手形象。也让新时代火箭兵的精神风貌可感可知,树立了用奋斗书写青春、用热血报效祖国的时代青年榜样,对凝聚军心士气有巨大作用,更加坚定了扎根军营、矢志打赢的信心决心。

  他还提到,火箭军接下来还将陆续启动电视剧《中国兵王》、电影《东风》等作品的拍摄制作。

  

  导演张寒冰认为《号手就位》优秀的剧本、强大的部队保障、制片方的格局以及一线演员的加盟,带给了他难忘的创作体验。同时,作为一个在军旅剧领域深耕多年的导演,他也在现场表达了自己创作上的一些困惑。

  “如果我拍一个40多岁的旅长,这是一个新视角,但市场不会认可;如果我拍一个戴罪立功的老兵重回军营,报效祖国报效党的故事,审查可能不会通过;如果我写一个新兵步入军营追求他的爱,观众恐怕不会答应;如果我拍七八十年代的军营故事,又很容易在市场受挫……”

  

  张寒冰表示,即便这些设想全都能实现,也会很快在创作上滑入固化状态,因为军事题材对人物瑕疵和情节的选取有极其严格的规定,容易导致军事题材作品的情节单一化甚至重复化。《号手就位》更多是在原有的常规设计上多撒了一把盐、多放了一把辣椒。军旅剧未来如何突破瓶颈,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编剧应良鹏对此亦有同感,他结合自身的军旅剧创作经历,呼吁有关部门为军旅剧的创作松绑。

  

  除此之外,他还认为,军人才应该是当下年轻人的偶像,而偶像剧应该包含军旅戏。“每个时代都有其特有的表达方式,既然当下年轻人很喜欢看偶像剧,我们应该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给军旅剧刷上一点偶像剧的底色,让他们想看、爱看,让他们能够真正认识到这个国家的英雄和偶像。由此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奉献的热情。我们创作军旅戏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新鲜的士兵形象,重塑青年偶像

  《号手就位》塑造的四个新兵形象在以往的同类型创作中较为少见,他们是传统院校培养的高素质人才,进入火箭军后实现了人生蜕变;他们每个人对应一个靠“土办法”吃饭的老兵,从侧面表现了火箭军新时期建设下的新老传承。《号手就位》中这种颇为新颖的人物塑造也成为了与会专家学者讨论的焦点。

  原总政艺术局局长汪守德认为,剧中的夏拙(李易峰 饰)、欧阳俊(陈星旭 饰)、易子梦(董春辉 饰)、林安邦(段博文 饰)等几个人物,有各自的追求和特征,也有各自的毛病和缺陷,但他们都在自己的从军之路上逐渐发生了蜕变,是一种颇为细腻的创作方法。人们可以通过这些人物形象,局部地认识和了解火箭军是一批什么样的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体现了该剧的揭密性特征。

  

  《光明日报》文艺部副主任李春利表示,以往的同类型剧中,出彩的大多是农村兵,他们往往具有吃苦耐劳的毅力,以超越常人的奋斗精神破茧而出,完成逆袭。而《号手就位》中的几个新兵都是大学生,是富有理想和使命的新一代。虽然他们并不完美,但却鲜活接地气,这种铁血柔情、铮铮硬汉的形象有一种刚毅之美,是军旅题材的一个新现象。

  

  《解放军报》文化副刊编辑室主任刘笑伟则提到了《号手就位》中的老兵塑造,他认为这群老兵将“士兵”这个职业做到了极致,是真正的兵王。与此同时,这部剧将偶像剧的元素和军旅剧结合在一起,大胆地启用偶像演员,对年轻观众产生了吸引力。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文学系主任李胜利认为,《号手就位》是红色偶像剧的又一种持续建构,它塑造了一批军人偶像,为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提供了浸润身心的教育。

  

  陕西省电影家协会主席张阿利表示,过去人们经常讲投笔从戎,而《号手就位》讲述的是携笔从戎,这是该剧在军旅形象塑造上的一次创新。“这部剧表现了两种成长:一种是新兵们在军队里的成长,另一种是火箭军的成长。这两种成长跟时代、社会的发展水乳交融、命运与共。”

  

  影评人李星文认为,从战士的属性来看,火箭军跟以往军旅题材呈现的完全不一样,给观众带来神秘感的同时,也增加了创作的难度。《号手就位》首先闯入了这片领域,开创了一个军旅剧新的子类型,并打造了一个样板房,为后续军旅剧的创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思路。

  除此之外,他还表示,《号手就位》有顺剪版和插叙版两个版本,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平台大数据指导创作后带来的得失。或许从播出需求来看,平台有自己的依据,但从作品成色上讲,插叙带来了一些瑕疵。

  

  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高级编辑邢戈认为,《号手就位》对“大学生为什么要当兵”进行了深层次回答,并充分发挥了人物群像的功能性作用,通过人物的相互关系,营造出了火箭军的整体形象。比如,部队更换装备时,老班长对老车的恋恋不舍,让人又感动又震撼,体现了创作者和演员对情感张力以及艺术感染力的把控。

  

  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表示,《号手就位》对普通观众而言,是一次生动的国防教育,加深了当代青年特别是大学生对火箭军的认识,可以吸引更多优秀大学毕业生从军,让他们加入到我们的国防建设中去。“我们没有看见一句口号,也没有看见空泛的议论。这部剧都是通过人物的精神轨迹和若干感人的生动细节征服观众,都是值得认真总结的经验。”

  

  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秘书长易凯最后总结时表示,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近几年军旅剧的创作数量显著下降,而火箭军能够主动参与《号手就位》的制作,是一个好的信号。同时,他认为用文艺表达来宣传火箭军很有必要。“火箭军是中国的底牌、王牌,但只有让更多人了解这支部队,才能吸引更多更优秀的人加入进来。《号手就位》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个有益的尝试。”

  

  【文/午言绝】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火箭军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