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范先行
现在网络贷款非常方便,只要你的信用良好,下载贷款APP就能贷到款。但如果有人告诉你, “以前你注册的贷款账号一直不使用,会影响你以后的个人征信,你得先注销账号,注销账号前还得贷款转账”-----------你会怎么做?
警惕新套路
合肥的程某是一名在读研究生。今年8月,她接到一个自称是“京东金融客服”的电话。对方称“京东金融”要注销程某在大学期间注册的京东金条账户,不然会存在被盗刷的危险,甚至可能影响个人征信。
程某起初半信半疑,直到对方准确报出自己的学校、专业和名字,程某这才紧张起来。在打开京东平台后,程某在京东金条发现了属于自己的贷款账户,最高额度20万元。
信以为真的程某连忙询问对方如何注销。客服告知,需要添加“京东金融客服人员”的QQ 帮助注销。“客服”声称,需要通过其他平台注销,程某只需要按照提示从这些平台开通贷款账户,将这笔钱转到他们指定的“财务回收账户”,而“京东金融”会给她的这些账户打来一笔钱,就能注销金条账户。
程某在“客服”指导下,先后在多个网贷平台开通了账户,并借款10万元转到“财务回收账户”。收到钱款后,“客服”却声称注销不了,还需要程某支付1.8万元,对冲掉支付宝借呗的额度。为打消程某疑虑,“客服”一再表示,等成功对冲后,他们会立即返还这笔钱。程某将好不容易凑来的1.8万元转给了“客服”,才成功“销户”。
当程某索要对冲款时,“客服”一再推脱。之后程某被对方拉黑,“客服”电话一直是关机。直到这时,程某才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了,当即报警求助。
近日,在聊城市公安局东昌分局配合下,肥东警方成功抓获该案5名嫌疑人,为程某追回11万余元损失。目前,犯罪嫌疑人均已被釆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还在进一步侦办中。
先看看,接过诈骗电话的网友怎么说?


△在微博上也有同遭遇的人

一
诈骗套路
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了受害人个人信息,再冒充贷款平台客服人员给曾注册过或在贷款平台上贷过款的人员拨打电话,或强行关联从未使用过贷款平台的人员,他们会告知由于国家政策要求,平台需要关闭(或是由于事主毕业、身份信息被冒用等,需要注销账号),免得影响事主征信,需要事主配合清空贷款额度才能取消账号,接着一步步诱骗事主进行转账汇款。

二
受害人被诈骗经过
外地某高校毕业生小李接到一个自称是“某某金融”工作人员的陌生电话,对方先是准确报出了小李的身份证号码、名字和大学名称,后面又说出小李有个“某某金融”的账号,由于小李已毕业,对方便问她是要注销账号还是把账号转成在职账号。
大学期间,小李确实在“某某金融”APP上注册过账号,她便相信了对方的说辞,就回复对方自己从来没有使用这个APP,也不需要使用。对方随即告知小李需要注销之前的账号,如果不及时注销,即便不使用,还是会对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及个人征信造成影响。
小李一听就急了,连忙问对方如何注销账户。对方随即让小李加了一个“某某金融客服”的QQ账号。

“客服”告诉小李,注销账号需要确认本人身份,要先下载一个APP,在上面贷款4000元并将钱转到“客服”的银行卡里面即可。小李按照对方的要求,通过银行卡将贷款转账给了对方。

但是“客服”又说,查到她在其他平台还有未注销的账户,需要一起注销。在“客服”的诱导下,小李又分别从两个借贷平台上贷了8600元和4000元转到对方指定的账户。

第三次转账完成后,对方又以各种理由要求小李在其他贷款APP进行贷款。

这时,小李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于是赶紧报警。
三
为什么受害人多是应届毕业生
学生以及应届毕业生社会经验不足,对于一些金融知识缺乏了解,容易被骗子牵着鼻子走。受到网络上关于套路贷、征信受限等新闻的影响,对网贷一知半解,却由于各种原因进行了尝试,害怕影响个人信用,个人信息泄露导致骗子能够直接找准要害,让受害人对骗子的话深信不疑。
四
警方提醒
1、任何以注销网贷为由的电话都是诈骗电话。
2、凡是在放款前索要费用的,都是诈骗。
3、贷款一定要通过银行或正规的贷款公司。
4、根本不存在注销网贷账户的操作,只要你按时还清贷款,就不会影响到个人征信。同时切记,个人征信是很难人为修改的。
5、一旦接到此类自称网贷平台工作人员的电话,一定要提高警惕。对于存疑事项,可登录官方平台或致电官方客服咨询。一旦被骗,应保存相关材料,立即报警。
新浪热榜
微博/微信扫码去APP查看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520066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