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空有一颗不安于现状的心,却不愿努力向前,如何改变?

空有一颗不安于现状的心,却不愿努力向前,如何改变?
2020年03月25日 20:00 新浪网 作者 澎湃新闻

  如何改变不安于现状又不努力的自己

  几十年前,人们对“不安于现状”这个词的看法等同于“好高骛远”,经常会教育年轻人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平凡。而时至今日,“不安于现状”被看成了不断追求,推动人们努力前进的动力。

  其实,不安于现状只是一种对现状不满足的心理状态,或者说是一种内心的欲望未被满足所带来的冲突。它与努力的行为之间,就像水与船的关系一般,“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不安于现状,看起来似乎是带给人蠢蠢欲动的向往与追求,驱动着人们撸起袖子加油干;但实际上,在现状中的焦灼与不安,却往往令人对自我产生了怀疑,对将来产生了畏惧,反而踟蹰不前,焦虑却又感觉无能为力。

  1、到底是“谁”对现状不满足?

空有一颗不安于现状的心,却不愿努力向前,如何改变?

  是不是觉得这个问题很无厘头?可是,你必须承认,是你自己正在一边不安于现状,一边停驻着改变现状的脚步。而这就是你正在坚持不懈所做的努力——维持这样看似矛盾冲突,不安却又不变的平衡。就像内心中骄纵自在的“本我”与苛求向上的“超我”,相互间谁也看不惯谁,却又谁也干不掉谁的样子。

  极大的可能就是,对现状的不安,以及满满的志向,那都是来自外部的声音。比如来自童年重要客体的评价,来自与周围人的比较、来自社会环境的逼迫等等。而这些外部的不满,会成为要求你改变现状的压力,激发起你内心的不安,以及对未知的焦虑。

  正如心理学家卡伦•霍尼所说的:“不同的动机和驱动力能够引发不同的感觉和行为。倘若我们是被任何一种直接的、追寻满足自我的愿望所驱使,我们的态度中就会存在一种积极主动性与选择性;但倘若我们是受焦虑的推动,那么我们的感觉和行动就会带有很不情愿的强迫性。”

  人只会为自己的目标而主动选择改变,面对各种未知的挑战。

  2、你是否看好“努力”的结果?

空有一颗不安于现状的心,却不愿努力向前,如何改变?

  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不努力呢?可以不用为可望而不可即的理想而拼命奔忙,更不用去面对自己努力后那个“不一定”的结果。

  成功皆大欢喜,那么失败呢?将对你意味着什么?

  很多时候,在焦虑纠结和踟躇不前的背后,隐藏着对失败的恐惧。不是因为失败的结果本身,而是因为失败所带来的“无能”、“无价值”感将引致毁灭性的自尊丧失。所以,相对而言,责备自己是一个不努力的“积极废人”,总归比无能和无价值要容易忍受得多。

  此刻,你对现状的不满,正是你对自己过往努力的否定。那么,它们又如何能带给你奔向未来的信心呢?

  影响一个人对是否有能力获得成功的预期,即自我效能感的因素,除了个人过往成功或失败的经验以外,还受到个体归因方式的左右。一个对自己不满意的人,习惯于将成功归因为外部不可控因素,比如难度不大、运气好等等;而将失败归因为内部稳定因素,如自身的能力不足、性格缺陷等等,这就导致他的自我效能感不断地降低,自然也就不会对努力所奔向的结果抱有希望。

  所以,无论你是否打算去努力尝试改变,不要急着去恐慌未来,先停下来仔细看看现状,从中去发现你所拥有的成果,并且努力真正的去认可它们。

  拥抱过去,肯定自己,方能不畏将来。

  3、你是否知道“努力”要去向何方?

  虽说要努力改变现状,但是你可曾勾画过改变后将会是怎样的一副蓝图呢?你又将从哪里迈出改变的第一步,去搭建你脑海中的未来呢?

  很多时候,不想努力是因为不知道为什么而努力。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有指向性的,改变现状,只是对当下种种不如意的否定,而否定是无法构成目标的,它只会带来迷茫与空洞,自然也指引不了努力的方向。

  路并不在脚下,路在你心所朝向的地方。

  李宗盛,这位被公认为华语乐坛教父级的人物,年轻时惨到中专都无法毕业,只能到父亲开的瓦斯行,靠送煤气度日。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当时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我是一个可以在社会中存活的人,每走一步,都会被人一再告知,你注定会成为一个没出息的人。”

  14岁时,他在邻居家遇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把吉他。因为喜欢,所以他天天跑去学。读中专时,他跟朋友组了一个“木吉他”乐队,投身到台湾当时方兴未艾的民歌浪潮之中,并多次在民歌比赛中获奖。1980年他们出了第一张专辑《木吉他作品全集》,李宗盛也从此打开了进入乐坛的大门。1983年,李宗盛负责制作的郑怡专辑《小雨来的正是时候》推出市场,迅速蹿红,凭借这一成绩,他加入了滚石公司制作人的队伍,并随后制作出大热的作品《忙与盲》(张艾嘉),迅速成为滚石的王牌制作人。

  漫画家蔡志忠在一次演讲中告诉年轻人:“所有的东西不是去努力,努力只比不努力好一点而已,是要会思考。人生其实很简单,只要你找寻你最拿手、最喜欢的事物,把它做到极致,无论做什么,没有不成功的。”

  从来都不是为了改变而努力的,我们的人生是为了自己想要实现的愿景,而努力积聚实力,努力抓住机遇,努力地在成就事业的同时成就自己。

  4、如果痛苦就不要努力了吧,你可以改变不安的心

空有一颗不安于现状的心,却不愿努力向前,如何改变?

  为什么一定要努力向前呢?日本电影《我的丈夫得了抑郁症》中的妻子小晴就坚信:“如果痛苦的话,就别努力了,保持平常心就好了。”

  在这个充斥着焦虑感与成功学的世界里,我们总是在鄙视链与羡慕链中无法自处,总是在不够“好”、不够“努力”的自责中,找不到可以安心的所在。

  可是,如果在这些繁复喧嚣的纷争中心力憔悴,痛苦地找寻不到自己,此刻你所需要的不是继续追随着人流奔跑,枉顾左右在落差中局促不安,不停地催促自己努力、再努力一点,而是停下来,允许自己“颓废”,允许自己有疲惫和沮丧的权利。

  安然地接受你的现在,接受你的做不到,接受你的不努力。这样至少你会拥有此时此刻完整的你自己。

  正如一部日本广告视频《人生不是一场马拉松》中所说的那样:

  “失败又怎样?绕点路也没啥,也不用跟人比。路不止一条,终点也不止一个。”

  “人生各自精彩。”

  于平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签约心理咨询师、上海市心理学会会员

  文章所涉药方、疗法及防治观点均为医生个人意见,患者勿盲目使用,须及时就医。

  澎湃新闻出品 责任编辑:陈玉坤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焦虑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